清晨的新莊老街,安寧和靜謐尚未被車馬喧鬧佔領,「尤協豐豆干店」已升起裊裊炊煙,米白色的豆漿在鍋爐中翻騰,醇厚的豆香味瀰漫了空氣
廢材變珍寶 「怪老子」吳木生惜物發揚再生藝術
外雙溪至善路上,一棟不起眼的房舍前,卻站著一個有手有腳的機器人。再仔細看,它的腦袋是一個收音機,四肢是截斷的水管,手裡還拿著平底鍋。這樣俏皮可愛的作品,設計者竟是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
逆子返家承父業 手工製鼓第三代黃呈豐:「終於可以跟爸爸交代了!」
天色微陰,寒風呼嘯,迎著陣陣強風,我們穿進白牆矮房並排的小巷,來到彰化線西鄉的一個純樸小鄉村,穿著褐色羽絨背心,戴著黑框眼鏡,理著短短的平頭,台灣碩果僅存的手工製鼓老闆黃呈豐從工廠裡走出來,熱情地引領我們。
失智不忘編草鞋 謝吳京阿嬤:「我不做了,誰還會記得呢?」
謝吳京靠雙手一草一葉的精工細作,每天產出的草鞋不超過四雙,卻堅持這項技藝到了今日。曾為了推廣草編文化考取了街頭藝人執照,巡迴展演於台南、高雄,近年卻因背部舊傷且患上老人失智症,逐漸退出各大市集
大龍峒保安宮的拼場傳奇──郭陳家族,四代匠人延續台灣堆花技術
建築裝飾藝術,是因應建築性格而賦予其藝術性的處理手法,可以表達出宗教信仰、地方生活型態等人文特色,而堆花則是傳統建築裝飾技法的一種。
泉興榻榻米:老店創新 串起祖孫情
小小的工作室裡,師傅正一針一線的縫製榻榻米,藺草香飄送整條新美街。李金水於一九四七年創立泉興榻榻米,二〇〇八年後交由孫子李宗勳接手,李宗勳將榻榻米結合文創,延續傳統手藝並注入新活水,迄今已有將近七十年的歷史。
稻田中的雞毛撢子──陳忠露夫妻 甲子歲月作伙行
二月份的彰化豐澤村準備插秧,稻田一片片接連三合院,電線桿邊堆滿秧苗,幾隻野狗趴在路邊曬太陽,一片安詳寧靜。但在民國五六零年代,這裏到處是放養的山雞
傳統繡莊轉型文創商店 讓神明不僅「穿得對」也「穿得好看」
時間倒退回六十年前的嘉義縣朴子市,土地貧瘠不易農耕,清苦的生活,卻練就了朴子婦女一雙刺繡巧手。婦人從事女工補貼家用,而年輕的少女則是為了自己嫁妝而繡,一針一線不敢疏忽,為了覓得如意郎君。
從銀樓學徒,一路爬到神明的頭上做事──天冠銀帽帶傳統工藝走向國際(下)
銀帽製作 工藝考驗真功夫 銀帽製作的時間根據等級高低而有所不同,有些十來天即可完成,有些卻要耗上一個月 …
從銀樓學徒,一路爬到神明的頭上做事──天冠銀帽帶傳統工藝走向國際(上)
早期的頂上銀飾,是出現在古代嬪妃的髮簪用材上,不僅造型尖銳可以拿來防身,又因材質純銀所以可以拿來驗毒,王親貴族愛不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