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銀樓學徒,一路爬到神明的頭上做事──天冠銀帽帶傳統工藝走向國際(上)

編碼:00052
文化:神明帽
文/顏麗家、邵璦婷 圖/顏麗家
責任編輯/邵璦婷

 

早期的頂上銀飾,是出現在古代嬪妃的髮簪用材上,不僅造型尖銳可以拿來防身,又因材質純銀所以可以拿來驗毒,王親貴族愛不釋手。起初,髮簪只流行於上流社會之中,為了彰顯富貴人家的氣派,材質不出珍貴的黃金、象牙、玉和銀,一般的平民根本負擔不起。到了王朝瓦解之後,御用銀匠流落民間,才漸漸轉為服務祭祀文化,為神明打造神明帽、配件等等,因而有銀帽工藝的誕生。

 

民國初年從中國來臺的移民們,將這個神壇上的工藝一併帶來臺灣,沒想到它們在中國文革時期被消滅得斷了根,卻意外地在臺灣這片土地重新發芽,而今傳承延續。

 

 

蘇啟松示範製作銀帽上的花草。 /圖片來源:顏麗家攝

 

「看冊攏看沒,不如去學習一技之長。」

 

早期臺南是經濟活動聚集地,物資豐饒的地域較有人願意為神帽支出大筆的花費,也因此造就臺南盛極一時的銀帽工藝產業。歷史悠久的府城多以手工銀帽為盛,天冠銀帽藝品社便是其中的翹楚。

 

蘇啟松工作室牆上掛有各種寬度的金銀銅線。 /圖片來源:顏麗家攝

 

天冠銀帽的創辦人蘇啟松出生於民國47年,父親在高雄台鋁公司擔任技師,母親則是經營一間小小的理髮廳。身為長子,蘇啟松有4個妹妹,以及相差11歲的么弟蘇建安,雖然在民國50年代算是小康家庭,但蘇啟松國中畢業便不再升學,說自己:「看冊攏看沒,不如去學習一技之長。」

 

蘇啟松天生對手工藝有興趣,加上當時普遍的價值觀是:要讀就要讀到最高,不讀就去學技術,因此他國中放學後就往銀樓跑,想起當時同學在玩尪仔標、玻璃珠,自己卻在銀樓「日時讀冊,暗時學功夫。」國中畢業後更進入銀樓當學徒,先從打掃地板、擦拭玻璃做起。

 

蘇啟松製作菊花中。 /圖片來源:顏麗家攝

 

「戇戇阿學,戇戇阿做」的銀樓學徒

 

銀樓內多是金銀銅等貴重金屬,師傅會默默測試學徒的人品,例如故意在桌腳等不起眼的角落,散落小塊玉石、細金鍊或銀片等,觀察學徒貪不貪心。蘇啟松說,當時在銀樓必須「戇戇阿學,戇戇阿做」,不貪心、不計較、肯吃苦,這樣師傅才願意教授真功夫。

 

 

通過人品測試後,蘇啟松接著參與洗銀的工作,學習如何洗去金銀飾物上的氧化汙漬,長時間觀察飾品的過程中,他也逐漸熟悉金銀飾物的裝飾紋樣及造型。經過一陣子的清洗練習,便開始能用較低價的銀進行敲打、燒熔、抽線等初步練習。

 

由於當時的銀樓除了一般金銀飾品,也接受神帽、神飾的訂單,蘇啟松在銀樓當學徒的時期也學會製作神帽的技巧。這三年的日夜練功,讓蘇啟松牢記貴金屬的延展特性、工具的手感、銲槍與銲藥的完美比例,也為往後的銀帽製作生涯打下基礎。

 

 

告別炫富銀茶壺 聽從父意創業

 

民國70年蘇啟松退伍,思考著如何突破「師傅牽師仔」的限制,過往徒弟為了尊重師傅,就算有新的想法也不敢冒然嘗試,只能延續師傅的技法,無法做出自己的特色。蘇啟松為了做出自己的創意,便轉去另外一家銀樓,接收純銀茶壺的訂單。

 

當時台南不少富商常訂做整組純銀茶具,除了銀的傳導速度快,用來泡茶招待訪客外,也有不少炫富意味。兩年後,父親蘇來進面臨退休,建議蘇啟松若是要以金銀細工為志業,遲早必須跳脫受僱於人的約束,否則工藝無法精進,更無法培養自己的風格。在父親的支持之下,蘇啟松離開銀樓自行創業。

 

創業維艱 全家鼎力支持

 

於是,蘇啟松開始在自家接銀帽的訂單,為了節省開銷,母親的理髮廳二樓小房間就是他的工作室,回憶剛創業時,來理髮的客人都會聽見二樓的金屬敲打聲。

 

創業初期,因為台南的神帽客戶都有了固定合作的店家,訂單流動不易。當時蘇啟松和父親「一人當師傅,一人當業務」,前往高雄開拓客源。蘇啟松描述父親當時一下班,就會騎著腳踏車到高雄,挨家挨戶的拜訪每間供奉神明的民宅、大小宮廟。在父親的協助下,高雄的客群快速增長,想起民國七八零年代的訂單,蘇啟松笑說是「暝佮日咧操。」

 

蘇啟松工作時會把抽屜拉半開,接金屬屑,蒐集後可以熔掉再利用。 /圖片來源:顏麗家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