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子返家承父業 手工製鼓第三代黃呈豐:「終於可以跟爸爸交代了!」

編碼:00057
文化:手工製鼓
文/朱天依 圖/廖韻雯
責任編輯/邵璦婷

 

永安製鼓場。/圖片來源:廖韻雯攝。

 

天色微陰,寒風呼嘯,迎著陣陣強風,我們穿進白牆矮房並排的小巷,來到彰化線西鄉的一個純樸小鄉村,穿著褐色羽絨背心,戴著黑框眼鏡,理著短短的平頭,台灣碩果僅存的手工製鼓老闆黃呈豐從工廠裡走出來,熱情地引領我們。

 

從小在線西長大的他,面對強風亦不低頭,困難在生活中早就習以為常。

 

務農不成學製鼓 逆子返家承父業

 

「線西是風頭水尾的地方,經常有海水倒灌,農作物總是長不好。」黃呈豐說起家裡會從事製鼓業,主要就是因為農業收成不足以維持生計,才另尋出路。

 

在黃呈豐的爺爺那一代,中國福州的製鼓師傅恰好到台灣來傳授手藝,爺爺便要求他父親跟叔叔去跟師傅學習製鼓。「我爸爸那一代,製鼓真的是家族事業,叔叔、哥哥都在做。」黃呈豐形容當時的情景,是全家大小每天都一起在製鼓廠忙進忙出。

 

而黃呈豐從小跟在家人身邊就耳濡目染,也打下一些基礎,但長大後爸爸要他接手家業時,他卻很排斥。

 

「我很討厭牛皮腥味。」由於手工製鼓要從生牛皮的裁切開始,然後經過曬牛皮、燙牛皮等過程才能成鼓面。夏天天氣悶熱時,家裡總是充滿牛皮噁心難聞的腥臭味,讓他很受不了。「爸爸要我繼承我就抵死不從阿,想辦法逃走。」黃呈豐雖然學歷不高,但寧可去工廠做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也不想接手製鼓這個又臭又累的工作。

 

直到1983年父親中風倒下,黃呈豐才真正意識到家業必須扛在他肩上的重量。曾經時常流連在外、買醉逃避的他,如今終於收心,回家認真學習製鼓手藝,一肩扛起傳承的使命。

 

重重工序難 道道是功夫

 

提起製作工序,黃呈豐不只一次地強調製鼓的繁瑣過程不是外行人一下就能理解。

 

「首先,必須選用一張好牛皮。」黃呈豐告訴我們,製鼓選用的鼓皮一般分成水牛皮跟黃牛皮兩種,但因黃牛皮較難去毛,現在多用水牛皮。

 

製鼓過程中,需將牛皮上多餘的脂肪削掉,並放在太陽底下曬個五天左右,直到牛皮呈現黃白色澤。/圖片來源:廖韻雯攝。

 

「牛皮不是牛肉,越幼齒越好,老牛皮才有韌性。」選好牛皮後,首先要依照不同鼓所需的不同尺寸裁切牛皮,接著要把牛皮拿到熱水裡燙過,再換到冷水裡冷卻。接著把牛皮上多餘的脂肪削掉,並放在太陽底下曬個五天左右,直到牛皮呈現黃白色澤。

 

牛皮放到木板上進行削紙,刮去多餘的脂肪。/圖片來源:廖韻雯攝。

 

 

再來,要鑿洞、穿繩,再放到鼓桶上用機具拴緊,進行繃鼓。「繃鼓是手工製鼓的重頭戲,鼓的音色差異就取決於繃鼓的時候。」黃呈豐說著,便示範了起來,他一邊拿著鼓棒打鼓,一邊調鼓皮的緊度,調完一輪後,竟然整個人站到大鼓上去踩踏!

 

黃呈豐的動作隨興,像是在鼓面跳舞般自然,但腳下的每一個力道與聲響,都蘊藏著數十年的老功夫。/圖片來源:廖韻雯攝。

 

「調緊之後要踩鬆,鼓面不能太硬也不能太軟」黃呈豐用全身的重量和腳底的觸感,用力踩踏鼓面,試圖把鼓的張力和彈性調整得恰到好處。他的動作隨興,像是在鼓面跳舞般自然,但腳下的每一個力道與聲響,都蘊藏著數十年的老功夫。

 

調整完鼓面後要放到外頭再曬一次,這時候就要來處理鼓身的部分。「鼓身需要紮鐵箍、鑽洞鑲鐵環、補土磨平、上漆、釘丁等等程序,裡面還需要裝上共鳴的響條。」程序不只繁雜瑣碎,還有許多眉角要注意。

 

上完底漆的鼓桶。/圖片來源:廖韻雯攝。

 

雖然製鼓的工程如此龐雜,黃呈豐卻一個步驟也不馬虎,從他專注的神情裡,可以看見對於鼓的珍視與愛惜。

 

大陸鼓傾銷勢難敵擋 手工製鼓走向衰微

 

手工製鼓既費工又耗時,做一張鼓至少一個月的時間,因要求品質所以無法大量生產,因此面對大陸機器製鼓低價傾銷的競爭,完全不是對手,現在已沒落成夕陽工業。「現在我們面對最大的困難就是原料不足。」黃呈豐感慨地說。

 

台灣在農業時代有許多耕牛,因此,早期製鼓原料來源還算充足。然而,現在不只水牛越來越少,人們也不願意把牛放到那麼老,總是趁牛肉還嫩,宰殺來食用或製鞋。至於鼓身,以前都用台灣楠木,但台灣禁砍伐之後,木料難以取得,現在只能用品質稍差的進口木材代替。

 

「我們訂木桶一次都是訂一整批的啊,但沒有牛皮甚麼都做不成。」黃呈豐邊說邊帶我們走進他囤積鼓桶的倉庫。看著成山的鼓桶,在手藝精湛的製鼓匠身旁,只能躺成一堆,毫無用武之地,不禁感嘆萬分。

 

因為沒有牛皮而無用武之地的鼓身,堆疊在倉庫中。/圖片來源:廖韻雯攝。

 

曲館旁的豬 聽音辨鼓不學而能

 

 

離開倉庫後,黃呈豐展示製好的鼓給我們看,他拿著鼓棒隨意地敲打各種高矮胖瘦不一的鼓,一邊試音一邊介紹:「這個底面凹下去的是板鼓,那個是通鼓,這邊的是投手鼓,那邊的是布鐘鼓。」

 

當外行人聽得一頭霧水時,黃呈豐卻只要從腦海裡輕輕一搜,就能配對出各種鼓使用的場合與相對的聲音。「陣頭鼓要高亢、鐘鼓樓要恢宏、藏傳鼓要低沉。」聽音辨鼓已成習慣,隨時都能信手拈來。

 

問起黃呈豐沒學過打鼓,怎麼能夠準確地聽音辨鼓?他笑稱自己是「曲館旁的豬,不會唱曲也會打節拍」」,從小到大都會去廟會,待久了,自然就能分辨出不同的鼓聲。「我最大的成就感就是看到廟會或陣頭的人在打我的鼓!」看到自己做的鼓,在別人手裡發出精神抖擻的洪音,黃呈豐就眉開眼笑。

 

鼓聲憾人心 高低似人情

 

「鼓聲真的很能振奮人心。」黃呈豐專注地說,仰起臉、閉上眼睛,彷彿沉醉在鼓聲裡。再次睜開眼睛時,眼睛是亮的,炯炯有神散發著光彩,「這就是鼓的力量」他笑著說。

 

做鼓人每天在鼓堆間穿梭,連性情也像鼓,「做鼓的心情時起時落,就像鼓聲一樣有高有低。」黃呈豐說他做鼓也要看心情,遇到有些客人不愛惜鼓,一下就弄壞,或對他的鼓說三道四的,他一氣之下就乾脆不做了。但遇到珍惜手工製鼓的人,會覺得很光榮、備受肯定,又會激起做鼓的決心。

 

 

用一雙製鼓的手 擊響希望的魂

 

 

 

回想製鼓數十年的辛酸血淚,黃呈豐一直是以完成父親遺志為目標堅持到現在。「好不容易永安製鼓的名聲打出去了,終於可以和父親交代了。」他笑著說,夾雜皺紋略顯蒼老的笑容裡,有著如釋重負的放懷與滿足。

 

雖然手工製鼓業逐漸衰退,但堅持手作品質的「永安製鼓」卻也逐漸受到更多人的關注與重視。製鼓對黃呈豐來說,已經不再只是生命中必須背負的沉重使命,而是一種成就感與榮耀。

 

「只要還有人重視,還有人來看、來買我的鼓,就會一直做下去吧!」他爽朗地說。前景的路雖然不寬,但黃呈豐堅持的心就像擊鼓的棒,只要敲下去,就有振奮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