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銀行|BANK OF  CULTURE Navigation
  • 文化金庫
    • 傳統技藝
    • 地方習俗
    • 宗教民俗
    • 建築古蹟
    • 歷史記憶
    • 表演藝術
  • 關於我們
  • 永續天燈
  • Search
  • 文化金庫
    • 傳統技藝
    • 地方習俗
    • 宗教民俗
    • 建築古蹟
    • 歷史記憶
    • 表演藝術
  • 關於我們
  • 永續天燈
  • Search

把一生歲月磨得閃閃發亮 專訪磨石子師傅王金耳、方福定

2021-01-04

說到老房子,臺灣人心中總有幾個共同的記憶,例如鐵窗花、貼滿馬賽克磁磚的浴缸,或是腳踩著的冰冰涼涼的磨石子樓梯與地板。然而,隨著磁磚的興起與種種原因,磨石子正一點一滴的消失在臺灣的建築風景中。

【名單之後】用畫筆揮灑精彩人生的鐘錶商——野田正明

2020-11-04

1908年4月,臺灣第一個研究西洋畫的美術團體「紫瀾會」成立,藉由臺北中學校美術教師石川欽一郎的有心推動,遂興起一股以畫會友的雅士文化,畫會團體也紛紛出現。

【名單之後】從畫會活動中累積繪畫能量——吉澤初藏

2020-10-06

1914年6月,政府委由石川欽一郎為首,並募集青年畫家之作一起舉辦學習成果展。出身京都的吉澤將關西城市風情作為主題寫生,被譽為「用現代新法的溫和筆刷,呈現出文學感的畫面」

【名單之後】初夏、牽牛花與她的少女時代—中部真佐子

2020-09-09

當第六回臺展入選的名單一公佈,臺北女子高等學院即便當時正值考試期間,全體仍相當興奮,因為她們一次有八位學生入選,而其中有六位是初入選!

【名單之後】林克恭:一陣輕拂過台展的英倫歐風

2020-08-03

早在1930年入選台展時,林克恭曾如朝露初現的漣漪,補足了這一段臺灣美術的空白。

【國寶光影】EP12.與祖靈對話(下):大武山上佳平部落

2020-07-31

人一生當中也許參加過無數場婚禮,但你大概不曾參與過「文物」的婚禮。

【國寶光影】EP11.與祖靈對話(中):大武山上望嘉部落

2020-07-31

大武山群是排灣、魯凱以及卑南三族的發源聖山,被原住民視為民族祖靈的所在地,而其中有個部落,循著遠在他方的祖靈柱,試著一點一滴地找回失落的傳統記憶

【國寶光影】EP10.與祖靈對話(上):縱谷平原上的太巴塱部落

2020-07-31

第一次前往太巴塱部落是某個冬日下午,在一條鄉間小路旁,座落著一棟以茅草與竹子蓋建而成的屋子,上面掛著「ka’Kitaan」的牌子。

【國寶光影】EP6.政治文獻裡的日子(三):戰後臺灣

2020-07-21

距今不過75年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戰爭的力量把世界炸得坑坑疤疤,時屬日本領土的臺灣也不例外。

【國寶光影】EP5.政治文獻裡的日子(二):清領年間的臺灣

2020-07-15

說到清領時期的臺灣,你會想到什麼?在這個至今仍為最長的統治時期裡,又發生了哪些事形塑了現今的臺灣呢?

  • Page 1 of 7
  • 1
  • 2
  • 3
  • ...
  • 7
  • →

聯絡電話: 02-23115041
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延伸品牌:C&藝術 / H&民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