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碼:00172
文/陳姿樺 圖/文化銀行
責任編輯/邵璦婷、陳德娜
大武山群是排灣、魯凱以及卑南三族的發源聖山,被原住民視為民族祖靈的所在地,而其中有個部落,循著遠在他方的祖靈柱,試著一點一滴地找回失落的傳統記憶。
不在部落的祖靈守護
望嘉部落為大武山上的排灣部落,Vungalid即世外桃源之意。1929 年,日本學者發現倒落於望嘉舊社叢林中的雙面石雕柱,經當時部落傳統領袖與官廳同意後,柱體被搬至臺北帝國大學(今國立臺灣大學)典藏,而這座石雕柱正是至今約兩百年前,排灣族佳邏夫岸頭目家的祖靈柱。
tjaluavan 佳邏夫岸傳統領袖家是來自望嘉部落的其中一個大家族,因家屋太小故搬遷後重新蓋建大石板屋。一般來說,排灣族的祖靈柱通常會置放於傳統領袖家中的正中央,具有守護部落安全及宣示傳統領域的意義。而這座雙面分別雕刻著tjaluavan 傳統領袖家的創社男、女祖先像的祖靈柱,目前則典藏於國立臺灣大學中 。
祖靈的召喚、部落的尋根
2015 年,此件雙面祖先像石雕柱被提交國寶申請,在此之前部落已與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進行了多次的討論,最後部落決定與國立臺灣大學結盟,象徵了傳統領域的延伸,也開展了文化保存的新方向。並於隔年重新復刻祖靈柱,舉辦立柱儀式,期望讓祖靈繼續守護望嘉部落族人。對望嘉部落的族人來說,更重要的或許是循著祖靈柱的方向,部落裡想復振文化的渴求也因而變得堅定。
為了重新建立石雕柱與部落的關係,族人自主發起無形文化的復興與傳承,舉凡主動回到遷村前的望嘉舊社去看看,而後決定將祖靈石搬遷至現址,並重新舉辦五年祭裡逾七十年未舉行的刺球儀式,試圖從中找回部落與祖靈的記憶與連結,而2018年的紀錄片《cenvulj ta vuvu 祖靈的召喚》正是紀錄了這段過程。
淵遠流長的原住民歷史,隨著時間累積了部落裡的傳統習俗與文化價值。也許,有形的文化資產背後總有無形的知識與記憶,而無形的文化資產也將有其有形的表現。
透過祖靈柱與重要儀式,望嘉部落的族人得以尋根,找回對他們而言最珍貴的祖靈連結,也可以放心告訴他們:「我們沒有把你們遺忘,我們也會努力不再讓這些記憶失傳。」
# 想了解更多國寶的故事,臺灣國寶館開館展覽【國寶光影】現正展出中!
地點: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
開放時間:每日9:00至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