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銀行|BANK OF  CULTURE Navigation
  • 文化金庫
    • 傳統技藝
    • 地方習俗
    • 宗教民俗
    • 建築古蹟
    • 歷史記憶
    • 表演藝術
  • 關於我們
  • 永續天燈
  • Search
  • 文化金庫
    • 傳統技藝
    • 地方習俗
    • 宗教民俗
    • 建築古蹟
    • 歷史記憶
    • 表演藝術
  • 關於我們
  • 永續天燈
  • Search

燕鮑翅蔘,迪化街乾貨行,撐起八十年風華的佛跳牆夢

2018-06-21

「新年快樂!」過年時節,爆竹四起,人人穿新衣、戴新帽。

與自然共舞,噶哈巫族人尋回最初的樣子

2018-06-20

清明節後,山上下了一場油桐花雨,隔日還聞得到土壤的潮濕味。

眷村菜,究竟吃的是鄉愁還是菜?

2018-06-20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灣,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余光中的詩篇,

【歲碎平安】拜粿生財產,杏花林裡的阿嬤味草仔粿

2018-06-20

沿著貓空的小徑往上來到了老泉街,暑氣盡失,空氣已和城市裡的截然不同

【歲碎平安】蔡萬興老店,從寧波到臺灣,帶著萬代興旺的期許落地生根

2018-06-20

現在的台灣,喜宴上少不了紅白參雜花好月圓的炸小湯圓;冰果室的透明櫃裡總有一盆雪白色湯圓供客人挑選;

【歲碎平安】合興壹玖肆柒,創意美學結合傳統糕餅,延續三代的精緻口味

2018-06-19

「叩、叩、叩……」年輕男子還沒走進店裡,就聽到木製模具敲擊響亮的聲音。店內蒸籠白煙冉冉上升,

【歲碎平安】「芋」香護子孫,細細咀嚼出三代的細水長流

2018-05-08

掀開蒸籠,白色氤氳撲鼻而來,揉揉雙眼一看,米白色摻雜紫色芋頭絲的粿映入眼簾,外型仿若神聖的筊杯,

【記憶裡的古早味】雙胞胎、甜甜圈、麻花捲,中式點心的八里夢工廠

2018-03-30

炸得金黃的雙胞胎在油鍋裡翻轉,細膩的甜味夾在熱烘烘的空氣裡,陣陣傳遍八里渡船頭。

【記憶裡的古早味】剪不斷、理還亂,巧手拉出千絲萬縷的龍鬚糖,也拉出歲月與惆悵

2018-03-30

巧手拉出千絲萬縷,而後剪斷柔軟的麥芽糖,再包上芝麻或花生內餡。

【記憶裡的古早味】熬著六十年的甜蜜,畫糖師傅用糖畫出一身細膩與瀟灑

2018-03-29

畫糖這門功夫曾廣泛流行於中國南方的重慶市與四川省,融匯吸收了皮影和民間剪紙的表現手法,在巴蜀一代日漸豐富、精美。

  • Page 2 of 3
  • ←
  • 1
  • 2
  • 3
  • →

聯絡電話: 02-23115041
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延伸品牌:C&藝術 / H&民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