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份的彰化豐澤村準備插秧,稻田一片片接連三合院,電線桿邊堆滿秧苗,幾隻野狗趴在路邊曬太陽,一片安詳寧靜。但在民國五六零年代,這裏到處是放養的山雞
傳統繡莊轉型文創商店 讓神明不僅「穿得對」也「穿得好看」
時間倒退回六十年前的嘉義縣朴子市,土地貧瘠不易農耕,清苦的生活,卻練就了朴子婦女一雙刺繡巧手。婦人從事女工補貼家用,而年輕的少女則是為了自己嫁妝而繡,一針一線不敢疏忽,為了覓得如意郎君。
從銀樓學徒,一路爬到神明的頭上做事──天冠銀帽帶傳統工藝走向國際(下)
銀帽製作 工藝考驗真功夫 銀帽製作的時間根據等級高低而有所不同,有些十來天即可完成,有些卻要耗上一個月 …
從銀樓學徒,一路爬到神明的頭上做事──天冠銀帽帶傳統工藝走向國際(上)
早期的頂上銀飾,是出現在古代嬪妃的髮簪用材上,不僅造型尖銳可以拿來防身,又因材質純銀所以可以拿來驗毒,王親貴族愛不釋手。
曾製作全台最大手工蒸籠!七十年老手藝 富山蒸籠
去年十月,在萬華老區、淡水河畔,有個高齡九十的老師傅,在家人的協助下,陸陸續續花費了近一個月的時間,手工完成了全臺灣最大的蒸籠。
亂石崩雲,粉塵瀰漫,石頭堆中的三峽囡仔──打石大師劉英宏
亂石成堆、粉塵瀰漫,民國50年代三峽祖師廟前,聚集來自南北的師傅,不分寒暑敲磨石材、夜裡秉燭討論圖稿
響徹世界的台灣鼓聲──响仁和製鼓達人王錫坤
鼓聲是常常出現在台灣日常生活的一種背景聲,無論是神將團、八家將、官將首、布袋戲這些傳統藝鎮技藝項目,還是紅白喜事民俗活動,鼓聲都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一雙黑手,揉出世界頂級墨條──陳嘉德父子傳襲台灣手工製墨技藝
相信不少人的小學時期會有這樣的回憶——台上老師手口並用,仔細地對著台下的小蘿蔔頭們教授書法。年幼的我們生澀地握著毛筆,白嫩的手掌緊握黑漆的墨條,在墨台上使力地來回轉圈磨墨。
紙神像的復興——北港大師尋回失傳百年的技藝
生在台灣,多少都會有到廟宇參拜,或是在路上碰見繞境慶典的經驗,而你是否曾注意——「神像」是用什麼做的呢?
老件修復師的神之手 張春能:「我不會創作, 我只是把好東西修好」
南投草屯鎮上,住著一位三十年經驗的文物修復師張春能,修復文物超過上千件,來自國內外各地,小至一只精緻的木雕茶則,大至氣勢磅礡的整面老神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