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中國功夫名揚海外的重要人物,大家不免俗應該會都會想到李小龍;他從詠春拳所衍伸出其自創的截拳道,直到現在仍有許多學徒,他的武打電影甚至成為了中國武術的象徵。
鉛筆馬丁黃興芳 ,放棄做動畫導演,回鄉用畫筆紀錄頭城的過去與現在
午後的頭城是金黃色的,暖燙的陽光澆在肩上,留下輕淺的刺麻,鉛筆馬丁帶著我們走在老厝擠出的小路,絮絮說起他與頭城的故事。
第一苦旦廖瓊枝:在我最苦的時候,是歌仔戲讓我有一個家
在人來人往的大龍峒保安宮旁,一間靜謐的小咖啡廳散發溫暖的黃光,寧靜的角落坐著一位滿頭銀白髮絲的婆婆,穿著一身素色黑衣,身材看來嬌小瘦弱,但她的背脊打得直挺挺的,面容莊重,自有一股端淑氣質,她就是被譽為「台灣第一苦旦」的廖瓊枝。
歷經起落,開出美好的傳承之花——南管新錦珠劇團 融合南北管特色的「高甲戲」(下)
新錦珠在傳承教育這一塊也下了許多功夫,姊姊梁陳錦珠,以琵琶彈唱負責唱腔的教學;妹妹陳錦姬負責教授身段及口白;排行居中的陳廷全,則以簫、笛、二弦、大廣弦、三弦等其他後場樂器伴奏。
歷經起落,開出美好的傳承之花——南管新錦珠劇團 融合南北管特色的「高甲戲」(上)
甫步出電梯,便聞一陣優雅的琵琶樂音自半掩的門縫傾流而出。一進屋內,迎接我們的是南管新錦珠劇團的幾位核心人物——團長陳廷全、其姊梁陳錦珠、其妹陳錦姬,以及劇團的資深南管樂師朱永勝
首創飛天三太子 大溪哪德社帶陣頭走出污名化的標籤
音響放送玖壹壹的電音舞曲,大仙尪仔跳起台客舞,在全國電音三太子尬舞大賽中,來自全台各地的電音三太子團奇招盡出。
從藥廠投入鞋廠 粗獷漢子為愛妻學做繡花鞋
走進西門町,穿過人來人往的徒步區,沿著峨嵋街一路前行。越過昆明街後,就彷彿來到另一個世界。雖然同樣傍在大馬路旁
廢材變珍寶 「怪老子」吳木生惜物發揚再生藝術
外雙溪至善路上,一棟不起眼的房舍前,卻站著一個有手有腳的機器人。再仔細看,它的腦袋是一個收音機,四肢是截斷的水管,手裡還拿著平底鍋。這樣俏皮可愛的作品,設計者竟是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
用錢也請不到,出團只看交情!傍淡水河而生的百年軒社──淡水南北軒
震天鑼鼓、高亢嗩吶,每每聽到總禁不住好奇循聲前往,看這次是哪尊神明出巡逗鬧熱。喧天的鼓樂,彷彿能夠帶著廟會盛宴與信眾的虔誠,一併上達天聽,這是台灣民俗慶典不可或缺的北管音樂。
年少習藝,歲月將他淬煉成國寶 掌中戲大師陳錫煌:「我不把戲偶當作戲偶,我把它當作是人。」
在台北市大龍峒附近,人潮川流的市區裡,車水馬龍的延平北路旁,有一幢閩式的白色四合院,靜靜地佇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