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碼:00162
文/陳德娜 圖/文化銀行
責任編輯/邵璦婷
花東平原上的自然贈禮
玉石溫潤,是從古至今許多人喜愛的礦物。但你知道嗎?其實在臺灣的花蓮豐田村,就座落著蘊藏豐富玉礦的荖腦山。一億多年前,臺灣還是一片海洋。因為造山運動所產生的高壓擾動,使得深海沉積物產生質變,形成玉礦。隨著溪流沖刷與外力因素,玉礦露頭後掉到溪中,被人類拿來使用。
「國寶光影」展場內展示了大塊的臺灣玉,讓民眾能使用高倍放大鏡,看看玉石的紋理與質地。(文化銀行攝)
在上個世紀,考古學家們便是在今天的花東一帶發現上百處的玉器遺址,其中包含距今四五千年的花岡山文化、卑南文化。這些出土的玉器做工精緻,形式特殊,共有五件被列為臺灣國寶,可以在臺東的國立史前文化博物館看到。
國寶:千年之前的工藝見證
雖然同樣都是玉器出土的考古遺址,但花岡山文化與卑南文化的性質不大一樣。花岡山文化分布於花蓮,與卑南文化遺址相比,出土的玉飾數量較少,大多為加工玉石後所留下來的廢料,也因此凸顯了這件蛙形玉飾的珍貴。無論是它的色澤、型態、工藝的純熟度,或者是立體性,在花岡山文化中都是很難得的。
相較之下,卑南文化可能更因為大量的陪葬玉飾出土而為人所知。從出土時的狀況推測,距今數千年前的卑南文化人們習慣讓往生者腳朝都蘭山,放入石板棺內下葬。而這些精美的玉飾,既象徵著墓主的尊貴身分,同時也見證了當時的工藝發展。
如今,當我們看到這些玉飾的本尊,實在很難想像最初的史前人類是在怎樣的環境下,打造出了像吸管一樣細的玉管、比珍珠還小顆的串飾;是在怎樣的文化背景下,形塑了人獸結合的耳環,以及看似蛙類的小玉飾。
史前原料的轉變:從玉到琉璃
花岡山與卑南文化見證了玉石工藝的極盛期,除了作為一種材料,玉石同樣可以作為一種社會觀察的媒介。從「誰可以戴?」、「臺灣或周邊地區哪邊也有人在戴?」或是「大家戴的款式有沒有產生變化?」,如同今日的時尚,玉飾既意味著審美與文化,同時也會傳遞到不同區域。
現場設有數位互動裝置,只要舉起手比個讚,就能將史前玉飾穿戴到身上。(文化銀行攝)
儘管我們不能簡單地將原住民族與史前人類畫上等號,但如今當我們進入部落,看到的更多是玻璃、瑪瑙等其他材質的裝飾物。在卑南文化之後所進入的鐵器時代,也正是玉飾快速消失的年代。
目前還沒有發現史前時代的文字,但透過漂亮珍稀的國寶出土物,我們仍然能遙想那個雲霧繚繞,在花東平原上傍著河流,創造出精彩文化的史前人類。
想了解更多國寶的故事,臺灣國寶館開館展覽【國寶光影】現正展出中!
地點: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 R04臺灣國寶館
時間:每日9:00至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