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輩子服務人、下半輩子服務神」 張瑞益的泥塑工藝路

  

編碼:00152

文/鄧欣容  圖/黃語婕
責任編輯/徐雪瓊

  

八年,有多長?三十多個遞嬗的季節,確為漫漫時光,八載歲月,足以讓一個嬰兒長成小童,讓小童長成翩翩青年;然而對張瑞益而言,這八年,是他初見泥塑技藝,便心甘情願為之奉獻的時光。

 

國寶級罕見工藝  嘉義巷弄中的泥塑神像師

 

張瑞益的工作室,隱身在嘉義市一處住宅區之中,採訪當天,若非張瑞益與其子張皓葳貼心地於門口招呼,我們恐怕無法順利地覓得其所。

 

一進入室內,迎面而來的便是一尊正在修復中,身形龐大、足比人高的凜然神尊。張瑞益見我們目不轉睛,緩緩地說明,眼前神像原為木材雕製,然而隨著時日耗損,木胎已經脫水、變形,不堪使用;於是,主家將神尊送到他這裡來,希望能以泥塑方式修復完善。此般修復工程,可非易事,其中運用的工法——「材胎土肉」——甚至幾近失傳。

 

泥塑工藝為臺灣即將失傳的傳統技藝。(黃語婕攝)

  

說到這裡,便不得不談談泥塑技藝的崇高性,古諺有云:「一紙二土三木四石五金」,便是在說明神像因為原料、工法不同而生的不同等第;排行愈前面的原料,代表著藝術價值愈高、入神愈快愈靈驗。現今,傳統的紙塑神像工藝幾近失傳,而緊接在後的——也就是今日主題——泥塑工藝。

 

泥塑創作重一氣呵成  出師之路道阻且長

 

談及這樣的情況,張瑞益認為原因在於「泥塑匠師,要學得太多!」因為泥土特性的緣故,泥塑創作必須一氣呵成,從一開始找土料、混合土材、養土,到粗胚、精雕、開面、細修,以及後續的裱紙、漆線和安金化色,這一連串功夫,都必須由同一位匠師完成;至於木雕,因其原料安定、易掌握,則較無此般限制,每個環節可由不同專業的師傅分工完成。

 

那麼,所謂「泥土特性」所指為何呢?

 

相較於木材和金屬等較硬且固著的材質,泥土在塑型前是柔軟、可揉捏的。然而,陰乾完成後的泥塑神像卻比木雕神像更為堅固、利於保存,甚至可流傳三百年之久,例如隋代的泥塑神像便保存至今,而這技術的關鍵便在於——泥塑師傅必須掌握好泥土的濕度、陰乾速率與收縮比等條件,以利在土材轉硬前完成雕塑工作。這段過程,全倚賴匠師的經驗與智慧,以及其當下所做的判斷,絲毫沒有假手他人的餘地。

  

除此之外,雕塑前的準備工作更是至關重要。匠師必須要選擇適合的泥土,並且自行依比例調整、混合,每個匠師都有著自己的獨家配方,才能讓土材適合塑形;土材混合後,還要經歷長時間的「養土」過程,張瑞益打趣地比喻道:「就如同麵包發酵一般!」如此一來,泥土組織方可更加密實、具黏性,否則雕塑期間,土材可能會鬆散、崩裂,使得努力功虧一簣。

 

至於,較後期的「漆線」步驟,亦是一門高深學問,張瑞益的兒子張皓葳,學習泥塑工藝已逾三年時間,方能擔當漆線的工作。

 

張瑞益之子張皓葳,正在進行漆線工程。(黃語婕攝)

 

張瑞益提到,以前連漆線都必須自己製作。這是因為昔日的磚土窯燒溫度高,磨出的磚粉較為細緻,在攪、槌後,可做為良好的漆線原料。現今,雖有便捷材料可供使用,但匠師本身仍須具備深厚功力,才能以漆線勾勒優雅圖樣與花紋,並透過適當堆疊呈現立體感。不只如此,張瑞益表示,神尊手上的配件、零件也都是從頭做到尾,多採泥土製作;待一切完工,至少要歷時三、四個月。

 

泥塑師傅的技藝需要長時間的養成,才能成就雕塑的許多細節。(黃語婕攝)

 

正因為泥塑工藝如此繁瑣、困難,使得學習泥塑技藝必須投入非常大量的心力與時間,像張瑞益便熬了整整八年,才認為自己可以試著獨當一面。

 

張瑞益笑說,做學徒時甚至被經常出入的阿伯問:「少年ㄟ,你是要學幾年才要出師?」即使如此,他卻甘之如飴,直言八年咻一下就過了。對張瑞益而言,出師與否,不是自己可以斷定的,是必須獲得觀者的肯定;同樣的,泥塑作品的價值,也並非當代可論定,而須留待後世評價。言談中,不難發現他的完美主義,以及那份對工藝的精誠熱愛。

 

初見泥塑神像便傾心 心志堅定終抵理想

 

有趣的是,張瑞益在投入泥塑工藝前,其實是一位消防員。

 

對他而言,人生繞了一圈,終歸會回到自己所愛的懷抱。他自幼便喜歡捏泥巴、玩創作,但高中從美工科畢業後,並沒有立刻走入泥塑工藝,而是在臺中從事漆器與修復工作。直至某次張瑞益偶然造訪豐原慈濟宮,看見裡頭供奉的泥塑神像,心裡金光閃爍,有如一見鍾情一般,突然領悟這便是他想從事的工藝!

  

其後,他積極找尋拜師機會,學習泥塑工法;然而天不從人願,適逢中國低價佛像傾銷,臺灣自製佛像產業遭受打擊。張瑞益在經濟壓力下,不得已轉而投入消防員職業。

 

然而,擔任消防員期間,他努力積攢,在三十多歲時全力投入泥塑學習,花費八年時間始學成出師。語畢,張瑞益笑說,自己是「上半輩子服務人、下半輩子服務神」。如此充實,已不愧對自己的一生。

 

張瑞益對當年如何確認泥塑是一生志業的過程侃侃而談。(黃語婕攝)

  

師承福州派 網路興盛助各流派風格學習

 

而投入泥塑技藝近三十年,張瑞益始終感謝當初師傅願意指導,讓他得以進入泥塑世界。他師承自福州派,師公是早期重要的福州派藝師陳祿官,其所傳師徒最多、人緣也最好,故有「福祿壽老人」、「樂觀師」的美稱。

 

張瑞益提到,現在因為資訊發達,泥塑各流派互相學習、截長補短,作品差別已不顯著。然而,還是可以從一些基本工法,窺探各流派相異之處,例如福州派著重擬人呈現、雕工較為精細;泉州派作品較為武頓、壯碩,身形粗獷威武;至於漳州派,在臺灣少有人師承,因而難以比較。如今,泥塑工藝以福州派為大宗,這是因為福州派習慣廣收弟子、教授工法;而早期泉州派則習慣將技藝家傳子孫。

 

而入行多年,張瑞益看著許多匠師凋零,不免擔憂泥塑技藝失傳,像是許多工法,若主家沒有指定,匠師也無機會操作,傳承也不易;例前陣子有主家指定「泥金」工法,張瑞益才有機會實做給兒子看。而現今社會一切講求快速、便利,使得匠師做工無法精緻化,工藝品自然難以永續流傳。這樣的背景下,人們趨向訂做木雕神像,而非泥塑神像,畢竟木雕神像一年至多可做三、四十尊;而張瑞益一年下來,頂多可完成八尊泥塑神尊。

 

泥塑前景乍聽或許有些悲觀,但張瑞益也提到因網路發達,許多年輕人重新認識了泥塑工法、明白泥塑神尊的獨特價值;同時,也比較能夠獲知如何尋覓泥塑匠師,他們也進一步成立「張瑞益泥塑神像工坊」粉絲專頁,經營得有聲有色。近幾年,上門找他訂做神像的主家,就有不少循網路資訊而來。另一方面,泥塑因其工法和創作難度高深,加上作品日益稀少,而有著更高的收藏價值。

 

傳承藝術火光 讓百年工藝永續流傳

 

至於入神方面,張瑞益分享道,製作泥塑神像的好處多多,例如主家可將開基的小尊神像放置裡頭,外面再以泥塑工法完成大尊神尊,開基神尊便可代代流傳、不受損害,又可確保神尊靈性;或是可將泥土和香火混在一起,放置泥胎中,做中心點,更可幫助入神。而若是多人合資,一起出錢雕泥塑,匠師習慣在雕塑初期,給每位主家泥土,讓他們親手為神尊添上肚臍,象徵「添財」的吉祥之意。而神尊完成後,剩下的泥土可與神像一同開光,之後主家便可將泥土放在香火袋中隨身攜帶,以求平安順遂。

 

由於泥塑這行需有天份與努力相配合,他只給想學藝的兒子張皓葳一年時間,所幸,張皓葳順利通過考驗。(黃語婕攝)

 

訪談尾聲,我們問及所有泥塑工法程序中,哪個步驟最困難?只見張瑞益皺起眉頭:「我覺得沒有什麼是容易做的!」對他而言,作品要做到什麼程度全都操之在己。他對待每一件作品,都是戰戰兢兢、力求完美,全然投入自己的精氣神。「你是用心做,還是為了錢,成品的溫度絕對不一樣。神像的溫度就像是人的靈魂,是一切精髓所在。」張瑞益眼神堅定的說道。

  

言及此,我們又不禁好奇張瑞益最喜歡自己的哪件神尊作品?只見他憨實地瞇起眼睛說道:「做每一尊神像,當下的心態都不盡相同,過程中也會面臨各異的挑戰,因而每次都能獲致新的成就感,沒有喜愛之分!每一件泥塑作品,都像是我懷胎十月所生的孩子,我一定會確保我的孩子完美精緻!」

 

訪談兩個小時下來,我們不禁被張瑞益父子感動,深刻地感受到他們面對百年工藝,那股絕不平凡的堅持與追求。他倆現下的努力,不求名、不求利,只求將精緻泥塑工法,認真、確實地實踐,讓藝術之火光,擁有流傳後世的機會。

  

 


文化銀行每週都有關於老文化的報導!
若你喜歡這篇文章,那我們每週都可以私訊給你新的喔!
[每週都想收到請點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