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握最後的倔強 李十三堅持製作「台式」高品質胡琴

 

編碼:00142
文/李宛諭  圖/ 李宛諭 
責任編輯/邵璦婷

 

胡琴是傳統國樂樂器,起源自唐代。/圖片來源:李宛諭 攝

 

胡琴是傳統國樂樂器,而談到胡琴的起源,必須追溯至「擦絃樂器」的歷史沿革。唐代始出現以竹棒「擦絃」演奏軋箏的文獻記載,可能是胡琴類樂器的前身,由北方少數民族「胡人」輾轉傳入。在宋代,胡琴又稱為「嵇琴」或「奚琴」。然而,當時「擦絃」僅是箏的一種彈奏手法,並非獨立的樂器。到了元代,《元史‧禮樂志》記載:「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顧龍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馬尾」,闡述了胡琴的製作原理。

 

明清時期,隨著戲曲及曲藝的流行,胡琴傳遍大江南北,成為民間伴奏和合奏的主要樂器。近代,不僅是中國,臺灣也有越來越多人學習拉奏胡琴,那雜揉细腻、纏綿、哀戚與深邃柔美的音色,撫慰了許多現代人急躁的心靈。

 

二胡製作關鍵 蒙皮與木材揀選

 

胡琴包括傳統的二胡、椰胡等,以及近代為配合民族樂團的出現所發展出的高胡、中胡、革胡等,其中以二胡最具代表性,由琴筒、琴桿、琴皮、弦軸、琴弦、弓桿、千斤、琴碼和弓毛等部件組成。欲製作一把二胡,需使用動物性皮革天然熬煮的水膠,將皮革黏在老紅木上,再組上鋼絲製的金屬弦。至於弓主要是由箭竹竿和馬尾組成,分成弓毛及弓桿。弓毛則由蒙古馬的尾巴製成。

 

胡琴琴弓的弓毛由蒙古馬尾巴製成。/圖片來源:李宛諭 攝

 

「做二胡跟煮菜一樣,其實材料很重要。」二胡師傅李十三(本名李春正)表示,一把好的二胡需具備好的皮革和木頭。皮革須滿足四個條件:決定聲音紮實度的厚度、決定聲音的穿透力的密度,決定聲音靈活度的彈性,以及決定聲音飽和度的張力強度。

 

而木頭須使用交趾黃檀等老紅木,新木料則須長期放置室外,一放可能是二、三十年,若存放時間不夠長,製出來的琴筒就無法產生共鳴,聲音也不會通透。此外,李十三表示,木頭忌諱以人工蒸煮方式乾燥,而必須借助微生物讓材料自然老化,「樂器非得要時間等待,沒辦法速成。」

 

皮革須滿足厚度、密度、彈性與張力強度等條件。/圖片來源:李宛諭 攝

 

木頭使用交趾黃檀等老紅木,新木料則須長期放置室外。/圖片來源:李宛諭 攝

 

將皮革蒙上木材和木材的揀選是二胡實作最重要的兩個關鍵,而非實作方面,則注重物理、化學、音響學、材料學等專業知識。李十三表示,現今許多樂器師傅是木工或金工轉職者,習以木工技法製作樂器,卻因缺乏專業知識、只注重美觀,而失去對二胡音色的刁鑽,「如果把樂器當木器做,做的只是一個形狀,它跟音色是兩回事,層次不同。」

 

時代背景驅使 李十三自學蒙皮技術

 

二胡是中國傳統樂器,但如今臺灣也有許多自成一格的胡琴師傅,隱居宜蘭鄉間的李十三即是一例。凜冽的潮濕雨天,走進工作室,一股溫暖席捲而來,昏暗的天色化為炙熱的燈光,燈光下木桌陳列著各式各樣的胡琴,胡琴後則站著一名與一般印象不同的年輕師傅,他是無師自通的二胡製琴師—李十三。

 

1990年代開放兩岸探親前,臺灣就有幾家二胡製作工廠,而後卻因中國大陸低價優勢相繼倒閉。當時,退伍後的李十三與同梯次友人創業,從事國樂器進口買賣,但很快地就發現自己更喜歡製造,於是遠赴台中向王聖哲老師學習提琴、製琴專業知識。同時,他也開始學習二胡蒙皮、製作笛簫和古箏。

 

比起國樂器買賣,李十三更喜歡製造。/圖片來源:李宛諭 攝

 

隔年,美國要求臺灣制定動物保護法施行細則,否則要祭出經濟制裁,而李十三唯恐進口皮革受波及,急忙把當時欲從中國進口的二胡貨櫃拉回,而後過海關拆櫃檢查時,因櫃中僅有尚未蒙皮的胡琴,未觸法而放行。不過,李十三下定決心,不再進口胡琴、行走法律鋼索,而自己動手做,「你不讓我進口,我就自己做。」

 

不屈就市場口味 堅持做「對的事」

 

然而,剛開始製琴,李十三也遭遇許多困難。材料選擇過程中,不但必須在中南半島和臺灣兩地跑、花費鉅額機票費用,還因對琴的認識不足,而浪費許多材料。李十三坦言,當時經濟壓力龐大,中途有好幾次想要走回頭路,但他深信,若不堅持下去就前功盡棄了,「前有追兵,後無退路。」

 

此外,夙夜匪懈製成的胡琴也不一定符合市場需求。約二十年前,臺灣社會已習慣二胡的「雜音」,乾淨的音色反而不是主流,當時,李十三曾將好不容易製好的琴拿給知名演奏家試音,卻當場被澆冷水,原因僅是「聲音太過乾淨,沒有個性」。李十三終於明白,並不是把琴做好就能賣得好,還要符合市場的習慣。

 

李十三曾製好的琴拿給知名演奏家試音,卻當場被澆冷水。/圖片來源:李宛諭 攝

 

雖然撞得頭破血流,李十三依然拒絕隨波逐流。「曲高和寡,但我知道我的東西好。」他骨子裡深信,一把好的二胡應該有乾淨的音色。因此,李十三以王聖哲傳授的專業知識為基底,花費十年,改良音色、胡琴重拉,以及狼音等傳統二胡既有的問題,並增加樂器靈敏度。

 

逆流而上 終於發揚「台式」胡琴

 

一路上,李十三堅定不疑地逆流前行,偶爾踉蹌,卻不輕易放手。終於,日本人慕名而來,「十三堂」在海外拓下據點。不久後,李十三成立工作室,開始自己裁切木頭,從零到有製作一把胡琴。然而,一直要到2015年,隨著臺灣整體文化習慣的改變,市場慢慢接受具備乾淨音色的二胡,李十三的二胡才逐漸找到銷路。

 

李十三於2011年成立工作室,開始自己裁切木頭。/圖片來源:李宛諭 攝

 

打響名聲的李十三不再需要為柴米油鹽煩惱,然他不苟且度日,每天睡前都摩拳擦掌等待隔天的新挑戰。「以胡琴來說,只有更好,沒有最好。」李十三深信,每把琴都有它獨有的「個性」,即使可以在製作過程研判,但唯有在試音的剎那,才能真正揭曉音色的好壞。

 

如今,李十三的胡琴不只內銷臺灣,也外銷到美洲、東南亞、甚至非洲。「我把中國大陸傳統產業在臺灣發揚,把品質做起來。」李十三認為,胡琴非臺灣土生土長的產業,理論上無法與中國競爭,但他仍靠著不妥協的精神,勇於改善品質、努力研發,製作出屬於臺灣的樂器。

 

李十三堅守原則 期待成立胡琴樂團

 

由於傳統胡琴低音音色不佳,市面上幾乎沒有中胡的獨奏或協奏曲,因此,李十三希望能成立胡琴樂團,讓高胡、二胡、中胡四重奏。「可以拉一個像韋瓦第的春夏秋冬。」李十三期待,未來胡琴不再只侷限齊奏演出,而能發展全新的創作。

 

李十三期待,未來能成立胡琴樂團。/圖片來源:李宛諭 攝

 

此外,李十三也定期在臉書粉專發表胡琴專業知識。「不能講很吹噓的話,要講真話。」他表示,社群媒體的經營必須堅守誠信原則,要對說出的話負責任。當收到網友的反饋,李十三心中除了虛榮感與責任感,更多的是深深的感動,「被信任的感覺很過癮」。

 

訪問尾聲,步出工作室,黑暗再度張牙舞爪而來,我一面踩著濕潤的草皮前行,一面等待瞳孔適應夜色,驀然回首,李十三掛著爽朗的笑容,與我揮手道別,那瞬間,他就像不願沒入漆黑的白,閃爍著耀眼的光芒。

 


文化銀行每週都有關於老文化的報導!
若你喜歡這篇文章,那我們每週三都可以私訊給你新的喔!
[每週三都想收到請點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