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碼:00131
文化:銀帽製作
文/李宛諭 圖/程堂榮
責任編輯/邵璦婷
銀帽,是台灣土生土長的手工藝。/圖片來源:程堂榮攝。
車子穿越金碧輝煌的黃金牌樓,一座雕梁畫棟的寺廟映入眼簾,這裡是屏東東港人的信仰聖地—東隆宮。跨越門檻,只見廟內香火鼎盛,虔誠的信徒叩頭跪拜、擲筊祈福,老人坐在塑膠椅上促膝長談。暖風拂過,樑柱上懸掛的祈福木片發出「喀、喀」的碰撞聲,再往外頭一瞅,正門前一名信徒屈膝成跪姿、雙手合十,身穿深色藍衫的班頭持中軍府令旗,在他身前後上下揮動,據說此舉能驅邪改運。
東隆宮為屏東東港人的信仰聖地。/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東隆宮主祀溫府千歲。溫王名溫鴻,字德修,粉面長鬚,頭戴銀冠,每年廟方工作人員都會向溫王擲筊請示換帽時間,待良辰吉時到來,便取下正式神帽,換上備用款,並委託工藝精湛的師傅清洗、製作新帽。座落於船頭里的「佛品神帽」工作室,今年接下了這項神聖任務,孜孜矻矻替王爺打造莊嚴肅穆的冠帽。
純手工雕鑿銀帽 細刻龍飛鳳舞
「佛品神帽」工作室,今年接下製作神帽的神聖任務/圖片來源:程堂榮攝。
鐵捲門緩緩升起,一道細瘦的身影從屋內深處走出,直到陽光穿過枝葉、光暈竄入工作室時,師傅的五官才漸漸浮出。雖年過花甲,卻不見龍鍾老態,與來客寒暄半晌,蔡貴敏便拾起金框眼鏡,表情由輕鬆轉為嚴肅,布滿皺紋的右手挑起抽屜裡各種雕鑿工具,左手持火嘴噴槍,開始打造溫府王爺的銀帽。
蔡貴敏持火嘴噴槍,打造王爺銀帽 /圖片來源:程堂榮攝。
銀帽製作主要分成「雕鑿」與「抽銀絲」兩種工法。首先,將放在木板上的黑色松膠加熱,不僅能作為助焊劑,也可固定鏨刻圖案紋理、強化輪廓曲線。而後,將壓好的銀片放在松膠上黏合,接著用槌子與球頭衝子輔助,在加熱過後的銀片上敲擊出各式形狀、紋路,這個步驟又稱為「斬子路」。
松膠不僅能作為助焊劑,也可強化鏨刻圖案紋理;師傅會用用槌子與球頭衝子輔助,在銀片上敲出各式紋路。/圖片來源:程堂榮攝。
銀帽圖騰不外乎代表吉祥的龍鳳、麒麟,或象徵富貴的牡丹花,而仔細觀察龍飛鳳舞,不難發現這些圖騰極富層次感、栩栩如生。「最困難的就是做一個肉出來。」蔡貴敏表示,「塌工」是製作銀帽最困難、也最重要的步驟,師傅在打凸圖案時就必須分出層次,越多層越困難,作出來的浮雕也越立體。現今有人使用模型或機器壓製浮雕,然成本貴,成品也不如手工細緻。
師傅在打凸圖案時就必須分層,以作出具有立體感的浮雕。/圖片來源:程堂榮攝。
穿越抽線板 銀線化為細細長絲
至於「抽銀絲」前,須用輾壓機將銀條製成細長的方線,而後放進抽線板上合適的洞口,用力向上拉,便成銀絲。「有時會燙到,拉起來會有熱度。」蔡貴敏說,早期純手工抽銀絲時,因銀線與線板摩擦生熱,經常燙到皮膚,因此須不斷退火,小心謹慎。如今,工作室引進機器,斑駁的抽線板也成為歷史的記憶。
工作室引進機器後,斑駁的抽線板成為歷史記憶。/圖片來源:程堂榮攝。
銀絲抽成後,台南的銀帽師傅會將不同粗細的銀絲「柳」成銀線,再把銀線凹成花紋,黏在銀帽上;而東港的師傅則較注重「鑿工」,大部分的圖案都是以敲打、塌工製成。
東港師傅較注重「鑿工」,以敲打、塌工製成銀帽。/圖片來源:程堂榮攝。
待圖樣完成,師傅會用剪刀剪下敲好的紋飾,又稱「剪花」,而後焊接各部分零件與裝飾用的絨球。「比較傳統都是橘色,現在很多年輕人會改變。」蔡貴敏表示,現今絨球顏色多變,桃紅色、藍色、綠色都很常見。完整的銀帽最終須塗上一層透明保護漆,以防止氧化、維持神冠風采。
用剪刀剪下敲打好的紋飾,又稱「剪花」。/圖片來源:程堂榮攝。
傳統的裝飾絨球多為橘色,現今則顏色多變。/圖片來源:程堂榮攝。
年少學金銀細工 蔡貴敏闖出一片天
銀帽產業濫觴於清領時期,當時,中國大陸打銀師傅渡海來臺傳藝,物資最豐饒的臺南府城逐漸成為細銀工藝的發源地。日治時期,又有日本銀匠來臺,府城銀匠便融合中、日兩種風格的細銀技藝,打造具有臺灣本土特色的工藝作品,也順勢帶動臺灣打銀業的蓬勃發展。而後,工藝南傳,在屏東東港落地生根。
東港是一個典型的漁村,早期的東港人也幾乎靠討海維生。然而討海生活不易,經常需看天吃飯,因此,年少的蔡貴敏聽從母親的勸告,遠離海洋、投身金銀細工。16歲初出茅廬的蔡貴敏徘徊東港街頭,在金真德銀樓邂逅第一位師傅陳玉波,開啟敲金打銀的人生新扉頁。在東港習藝三年、出師後,為求精進,蔡貴敏又揹起行囊,赴高雄拜師學習。「在這裡沒有跟別人比較過,就不太能進步。」蔡貴敏表示,承接不同師傅的經驗,才能內化成自己的東西。
蔡貴敏16歲就接觸金銀細工,並前後在東港、高雄習藝。/圖片來源:程堂榮攝。
離鄉背井學藝,直到弱冠之年,蔡貴敏入伍服役兩年,退伍之際,「大家樂」盛行大街小巷,許多民眾篤信中獎號碼會出現於各種超自然現象中,紛紛湧入廟宇、道觀、陰廟等,向神佛請求神示。當時,幸運中獎的人會以神帽酬神,訂單也因此源源不絕,而在這波潮流的推進下,蔡貴敏決定成立「佛品神帽」工作室。
萬事起頭難 蔡貴敏堅持本土精工
然而,萬事起頭難。工作室成立初始,缺乏經濟基礎和名聲,只能接別人趕不出來的訂單,但蔡貴敏放下身段,相信積少成多,未來一定能打開知名度。「年輕時沒什麼本錢,就是勇。」蔡貴敏回想,當年的貧困少年夙夜匪懈,即使做到天亮也不喊累。此外,蔡貴敏的太太亦是幕後功臣,一路陪伴老公打拼。「好險我太太很賢慧,會幫我忙。」談到這裡,蔡貴敏的笑容除了原本的慈祥,又增添一抹柔情。
佛品營業的頭兩年,生意蒸蒸日上,原以為事業已漸趨穩固,卻遭逢中國大陸改革開放。「有些人去大陸教一堆人做,那些人再自己跳出來做。」蔡貴敏表示,大陸以低價優勢大量生產,又老一輩的公廟主委不愛花錢,目光放向價格低廉的大陸製品,衝擊一半以上的本土訂單。
即使如此,蔡貴敏仍鍥而不捨,研發更漂亮、更精緻的台灣手工,而隨著世代的交替,年輕輩的主委更願意重視台灣本土手工藝,佛品於是再次找到立足之地,重新站上神帽產業的舞台。
廟宇委託外 神帽也成酬神謝禮
經營30餘年,佛品已是東港鎮上頗有名氣的老字號神帽工作室;今年七月,蔡貴敏更接受小琉球池隆宮指示,離家入住廟宇,為千歲爺清洗神冠。此外,今年正逢三年一度的東港迎王,蔡貴敏受東隆宮委託,替溫府千歲製作銀帽。「東隆宮特別交代要做五條龍。」蔡貴敏表示,為遵循王爺指示,這次的神帽多刻了兩隻龍和四隻蝙蝠,以象徵「賜福」。
東隆宮今年特別交代,溫王爺的新神帽須有五條龍。/圖片來源:程堂榮攝。
廟宇雖為最大訂單來源,但不少民眾為答謝王爺,也會向佛品下神帽訂單。蔡貴敏回想,曾有討海男子夢見王爺,王爺向他說:「海底沒有魚。」翌日,男子帶身體微恙的母親看病,並打消出海的念頭。沒想到這艘出海的船不但遇劫,還被狂風巨浪捲起,男子遂認為王爺托夢的話語,正是在警告這樁慘案,並幫助善良、孝順的人。因此,男子請佛品訂製神帽,報答王爺救命之恩。
以敬心製作神帽 便能與神修行
神帽從零到有,不但費時費力,師傅還須長保尊敬的心。「要有很真的心才能把作品做精。」蔡貴敏認為,神帽製作是一項神聖的工藝,雕龍刻鳳等絕活是其次,誠摯的心才能為作品錦上添花。「做這工作最大的想法是會不會更接近神,希望以後可以待在神明旁邊。」蔡貴敏相信,把神帽做好、做精美,就能與神一同修行。
蔡貴敏相信,把神帽做好,就能與神一同修行。/圖片來源:程堂榮攝。
銀帽絕活代代相承 蔡貴敏盼發揚本土技藝
如今,全台神帽工作室所剩不多,精雕細琢的工藝面臨失傳危機。因此,蔡貴敏已開始將技藝傳給兒子蔡松杉,希望後代將這項台灣本土工藝發揚光大。「從臺灣出來,就是我們真的跟別人不一樣的地方。」蔡松杉表示,因本身對手工藝有興趣,且相較於其他產品,神帽富有差異性,更是土生土長的神乎其技。蔡松杉希望,能謙卑向父親學習,紮穩基本功,並為神帽產業拓展更寬廣的未來。
為將銀帽技藝發揚光大,蔡貴敏已開始將技法傳給兒子蔡松杉(左上)。/圖片來源:程堂榮攝。
這天,敏仔懷著尊敬的心替溫府千歲安戴神帽,口中呢喃著敬神細語。十月,金風漸起,換上新帽的溫王爺將與東港全鎭七角頭合作,一同迎送「代天巡狩」的五位千歲爺。迎王末了,木製的王船駛入熊熊焰火,並隨著壽金與沈香粉焚化,送神歸天,也去除祛穢,保佑全鎮後福無疆。
文化銀行每週都有關於老文化的報導!
若你喜歡這篇文章,那我們每週三都可以私訊給你新的喔!
[每週三都想收到請點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