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碼:00127
文化:送聖蹟
文/黃悅瑄 圖/網路資料、桃園市客家局
責任編輯/邵璦婷
臺灣曾經有一個「送聖蹟」儀式,為了文字與知識而存在;這個儀式源自於客家人對文字的敬重,視文字為「聖蹟」。/圖片來源:桃園市客家局提供。
打開手機,各種訊息框交雜,裡頭打滿了零碎問候;字句中時不時充滿著鮮黃色表情符號,究竟笑臉對面的人是否也正快樂著?程式故障、手機遺失等突發狀況發生時,過往的語句便消失得無影無蹤,就像從沒有說出口一樣。
於是,我們想起了交換紙條上有點歪斜卻真心滿佈的手寫字;卡片中用濃黑奇異筆寫上的「聖誕快樂」;日記本裡被淚痕暈開的那行記憶;書法課裡一筆一劃寫下的墨跡;圖書館借閱卡上名字所承接的浪漫。在腦海中努力翻攪著,想要想起手寫著字的感覺,卻像是找也找不著了。
古老的帳簿 重現遺失的祭典
或許你沒有聽過,但臺灣曾經有一個「送聖蹟」儀式,為了文字與知識而存在;這個儀式源自於客家人對文字的敬重,視文字為「聖蹟」,而送聖蹟就是美好地、緩緩地,和乘載著字的紙張們好好道別。
民國95年,龍潭文史工作者徐鳳園在張致遠的《台灣的敬字亭》一書中,讀到了過往臺灣有四個地方有舉辦這樣的儀式,於是他開始親身參與倉頡聖誕祭典,卻發現當中根本覓不得「送聖蹟」過程;儀式熬不過時間,消逝在來時的路上。
為了尋找消失已久的祭典,徐鳳園拜訪了許多在地耆老們,試圖從他們的口中拼湊出當年的儀式光景。那是清光緒年間的故事,51位篤愛文學的文光社仕紳,各自出了錢,那集資來的102大圓,是文人們的盼望。那筆錢買下了龍潭的一處水田,佃農們一面耕耘,佃租便用來定期舉辦祭祀活動;每年的農曆 8月3日,全村的人祭拜倉頡,敬天焚燒紙張,展現對知識與文字的鍾愛。
又過了五年,徐鳳園一行人發現一本陳年老帳簿——文光社祀典簿,記載著關於聖蹟亭祀典的零星帳目,儀式的樣貌似乎有些眉目了。自此,他們循著古老的線索,眾人們集合力量,欲讓書中記載重新活過來。
徐鳳園說:「敬惜字紙向來是兒時父母耳提面命的生活點滴,伴隨著『書讀不好啦』、『屁股會爛掉喔』的警告,就是要讓我們尊重文字。」長輩們帶點威脅的說法,更顯現了當年人們對「字」與「紙」的重視,是已經疏於文字的我們所不能想像的,但想像卻在他們手中化作真實。
石雕砌紅磚 記錄時光的敬字亭
走近龍潭聖蹟亭,會看見滿佈歲月痕跡的「敬字亭」,但這也是1925年經重新整修後的樣子了。整修後的龍潭聖蹟亭在全臺灣當中屬面積最為大、規劃最完整的惜字亭,建築樣貌留有著清代的「三進式」建築結構。徐鳳園解釋這種特殊的建築造型,每過一扇門,稱「一進」,連過三進就會到主體。
敬字亭由三層磚石所造,一層八角形、二層四方形、三層六角形。敬字亭中軸對稱的佈局方式,讓整體井然有序,左右散發平衡穩定的莊嚴感。柔和弧線與紅磚堆疊,映照著兩側高聳的石筆,小石獅坐在前頭,雖稱不上宏偉,也頗有其靜謐的特色。
事實上,全臺灣還有其他127座聖蹟亭,而桃園市便有六座,包括中壢、大溪、蘆竹與龜山等地。儘管形制各自有不同的光彩,但同樣的是,把晴耕雨讀的傳統融鑄其中。
望向灰燼的眼眸,字紙成灰隨海漂流
宣告祭典開始,接著是降神、獻酒進饌、讀祝文一連串的動作。/圖片來源:桃園市客家局提供。
送聖蹟儀式繁複卻真誠,勤勤懇懇地面對生活與筆下寫過的字。起頭是請神、安座,接著擊鼓鳴金,在奏樂中一面放著鞭炮,聲音響徹雲霄的同時,宣告祭典開始。接著是降神、獻酒進饌、讀祝文一連串的動作,好迎接「焚祝文」。古人相信使用過的字紙不得任意毀棄,因此需要妥善收集,一同尊敬地焚燒成灰。
古人相信使用過的字紙不得任意毀棄,因此需要妥善收集,一同尊敬地焚燒成灰。/圖片來源:桃園市客家局提供。
在祭拜了倉頡、至聖先師、文昌帝君後,用勺子慢慢取出字紙燒成的灰,稱作「請聖蹟」。一行人浩浩蕩蕩們帶著聖蹟,吹奏著樂曲,熱熱鬧鬧帶著字紙灰到二板橋處。到了水邊後,沿著切成一半的竹子讓灰燼倒入流水中,當灰燼隨著河水抵達大海,就象徵了漢字文化得以傳諸四方,飄揚各處。
祭拜完後,用勺子慢慢取出字紙燒成的灰,到了水邊後,沿著切成一半的竹子讓灰燼倒入流水中,是為「送聖蹟」。/圖片來源:桃園市客家局提供。
最後,進行辭神、送神、撤饌、撤班動作後,送聖蹟也就圓滿達成。不僅讓人們看見傳統客家三獻古禮,也看見人們虔誠的面容與眸子。
古老儀式 在年輕的生命裡跳動
一開始送聖蹟儀式的恢復寄生於既有的「倉頡生」活動裡。爾後,在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教授羅烈師的參與下,花費兩三年的時間,比對耆老訪談、研究文化,終於構建出了重新舉辦送聖蹟儀式的可能。103年開始獨立辦理「送聖蹟」,曾經再也看不見的儀式,悄然成真。
徐鳳園談起這場復興運動裡最困難的部分,他說:「應該是說服原來的執事耆老們,同意我們的變革,這個變革其實是恢復。因為他們原先熟悉的是家傳的《文公家禮》,對別家的儀程不熟悉。」
在羅烈師的鼓勵下,他們決定自行著手培訓禮生,同時桃園市客家局也願意提供經費辦理禮生培訓課,有志之士覺不足,更加碼自籌經費增加課程時數,大家都動了起來。從「文化資產民俗」、「生活中的禮記」、「漢字演變」、到「文公家禮」,課程面向應有盡有。彷彿在這裡看見了對禮俗,對文字的感受,從點滴化作一條澄澈的河水。
原先訓練出來參與儀式的禮生,年齡達80歲以上的不在少數,儀程也多少有矛盾處,徐鳳園等人討論後認為是時候更新與改變了。因此從古文獻與經典中汲取佐證而創造出培訓課程,經過培訓,學員的年齡層下降至中年。但徐鳳園說:「我們仍希望能讓更年輕一點的民眾參與!」後來,他們決定讓國小樂生加入「奏大樂、奏小樂」,並且參與挑聖蹟。儀式在年輕的生命裡跳動,或許就能不滅,就能代代相傳。
國小樂生加入「奏大樂、奏小樂」,並且參與挑聖蹟。/圖片來源:桃園市客家局。
大雨滂沱 聖蹟卻不滅
徐鳳園想起了某一年的送聖蹟,他看著一名阿婆帶著三歲的孫子來參加,「阿婆執香跪下行禮,專注虔誠禮敬,那個畫面讓我一直縈繞腦海。」
他又想起了三年前祭典時下起的滂沱大雨,帳棚檔不住大雨,參與者們全身濕透。「我們照原定儀程執行,大雨中少了與祭者的說笑,讓祭典更加凝重肅穆。檢討會中看到影片中的自己和夥伴,不禁覺得鼻子酸酸的,眼淚無法控制。」
正因為此刻的社會風氣不重文字,走過失去經費的艱鉅歲月,更顯得「送聖蹟」的珍貴力量。那不只是儀式本身,不只是困在文獻裡的歷史,而是真真切切穿透了儀式,來到眼底心裡。
關上手機螢幕,闔上眼,彷彿看見了一筆一劃寫著字的自己。
桃園送聖蹟
時間:09/16(日)8:00~12:00
地點:龍潭聖蹟亭
活動流程:
8:00挑字紙進場
9:00 三獻古禮
9:30請聖蹟、送聖蹟
10:30儀式結束,徹饌、飲福受胙(供品紅粄分食 限量200個)
當天現場備有活動攤位,可以體驗文字遊戲,填寫問卷即送文宣品、小禮物呦!
文化銀行每週都有關於老文化的報導!
若你喜歡這篇文章,那我們每週三都可以私訊給你新的喔!
[每週三都想收到請點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