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針一線,修復我們的文化神經: 專訪《部落書寫體-針路》出版人林秀慧

撰文 /Evoked編輯

 

卡塔文化工作室林秀慧老師/圖片來源:林芷媛攝。

 

快速時尚當道的年代,有一群部落婦女,卻甘願追溯傳統,要「以針代筆,以線代墨」,用部落最溫柔的書寫方式,接續文化的根源。《部落書寫體-針路》就記載著他們的努力,計畫召集人林秀慧也是卡塔文化工作室的執行長,長期推動部落工藝文化的傳承。跟秀慧老師對談,聽她隨口吐出「馬陵諾斯基」、「陳奇祿」、「文物返還」等人類學關鍵字,同時又能娓娓道來圖紋背後的故事,讓我們跳躍在西方人類學視野跟部落觀點之間,試著以更寬廣的角度看待傳統。

 

你知道,圖紋背後的故事嗎?

 

對於沒有文字的原住民來說,圖紋就是一種語言,蘊含著生活的智慧跟社會規範。而《部落書寫體-針路》一書不但記下了圖紋的原住民語,連使用的針法跟示範者也一併記錄。於是我們才發現,原來原住民社會中的男編女織,共用的是一套知識系統。秀慧老師就指著其中一個圖紋「茅草的家」說,「他這個不是在講針法,而是圖像的詮釋。當他說『茅草的家』的時候,跟你去蓋茅草屋是一樣的道理,就是那個想像跟圖案,連縫綁的方式都一樣。」

 

《部落書寫體-針路》還透過調閱博物館中的典藏物件,讓部落婦女重新研究、演譯過去的針法,跟過去的文化銜接。秀慧老師以阿美族的「山脊」針法為例,「你在施針的過程中,跟阿美族的文化連上線,才發現原來他要這樣走,才會漂亮,『aluful-情人袋』整體物件的承受度才會夠。因為這個『aluful-情人袋』是要給成年的孩子,他要有承擔的力量。你才知道豐年祭他們訓練那麼辛苦,是為了要有膽識之外,還要有承擔力,他才有資格背上漂亮的情人袋。」

 

但《部落書寫體-針路》在查找的過程中,也有無法確定針法意義的部分,有些圖紋因此標註「待查」。但秀慧老師樂觀的認為,也許那些「待查」只是等待未來填補的留白。至少有了初步的整理,就可以引出更多人,回頭釐清原住民的文化脈絡。 唯有如此,才能找回原住民過去獨一無二的設計能力跟美感。因為只有把原理弄懂,設計才可能開竅。她用一個有趣的比喻說,「就像神經修復,修復完才會動!」

 

「即使講話的方式很笨拙,還是要透過自己的方式說出來。」

 

從小在都市長大,秀慧老師坦承自己也是出社會工作後,因為對自身文化的困惑、混亂,而決定回鄉溯源。她提到過去從事授權商品設計,即便是支付了權利金,她在設計時還是要尊重原創作者的思考脈絡,不能背離其精神 。「那為什麼在使用原住民的圖紋時,卻可以不管原本的文化脈絡呢?」她不禁反問。「現在很多文創設計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講話,也許可以調整一下,如何透過美感詮釋別人的東西,讓他感到被尊重而不是被壓迫。」

 

卡塔文化工作室充滿老師與在地部落創作者,融合文化與當代設計概念的創作。/圖片來源:林芷媛攝
 

她也發現,原住民文化的精采豐富不為人知,是因為沒有人花心思整理,而且是要好好地站在原住民的立場上整理。「我們的文化不是不好,而是被中斷!」秀慧老師提到,台灣有些部落,曾在近代燒毀自己的服裝。「就是說把你所有的脈絡都洗掉,你現在是新的人。」但不可否認,從歷代政權的壓迫、現代化生活的入侵,原住民文化在西方、漢人的凝視之下,時常被當作不合時宜,甚至野蠻落後的。要將在山林原野使用的語言邏輯套用到都會,毋寧是牽強困難的,也因此,為了生活為了融入,只好開始操練起他人的語言。

 

「我們原住民一直在勉強自己,用其他族群可以理解的方式溝通。我覺得很委屈自己,沒有用自己原來的方式,真的解釋自己,而且站在自己的角度解釋。」也許過去為了方便、取巧,原住民選擇使用別人習慣的方式來解釋自己,但現在秀慧老師說,「即使講話的方式很笨拙,還是要透過自己的方式說出來。」

 

跟老人家「草船借箭」-學習者要不怕被指責

 

秀慧老師反省道,「以前我們覺得用現代針法『直針系』跟『十字繡』解釋,覺得很專業,卻不曾問老人家,『你們會怎麼教這個圖紋做法?』」因此,她號召團隊進行長期的田野調查,重訪部落的老織女,謙卑地用不甚熟練的母語詢問針法的意涵。即便有的老人家可能不願意回答,或是會指責學習者,但她用諸葛亮跟周瑜對戰時的「草船借箭」比喻,這只是一種知識與智慧的分享方式,學習者就像是被箭射中的草人一樣,可以將這些指責轉變成有力的知識。

 

卡塔文化工作室中的族語教學角落。/圖片來源:林芷媛。

 

也因此,在《部落書寫體-針路》書中,會先標註針法的原住民語,然後再標示一般通用的針法。即便該針法在現代編織體系裡被視為相同,但她還是保留阿美族、卑南族跟布農族三個不同族群的各自的文化詮釋,如同原住民針繡的羅賽塔石碑,以供後人解讀。

 

秀慧老師巧妙的比喻道,原漢兩種文化就如同iOS跟Android兩種介面。「我們的東西就有點像Apple,很獨特,那他是不是像被孤立,不像Android跟大家都好,可是你現在發現Apple還是有他Apple自己的詮釋跟他要求的特性。」因此秀慧老師強調,一定要學著用自己的方式表達,才能如Apple有自己的邏輯。也唯有理清過去的文化脈絡後,搞懂設計原理,未來才有可能讓傳統進入下一個世代。

 

不要以為部落的分享是「你的就是我的」

 

卡塔文化工作室。/圖片來源:林芷媛攝。
秀慧老師講解傳統編織技法的基礎。/圖片來源:林芷媛攝。

 

老師一方面向我們介紹原住民文化的內涵,一方面時刻提點我們,什麼才是合理的使用跟詮釋。「一些年輕人回到部落在做事的時候,往往會覺得『你家就是我家』,認為這是『社區的共有財』就拿來用,但它可能還是屬於某個家族的專有知識。」就像商業上的專利,圖紋跟其背後的知識也是一種智慧財產權,因此訪問時,秀慧老師謹慎地告訴我們,「有些我可能沒辦法說,因為一方面我可能做出錯誤的詮釋,另一方面我可能沒辦法那麼貼近他們的感受。」她提醒了我們,部落不是一個統一的集合體,而是充滿著異質多元的聲音,即便是有發聲管道的人,也不該因此自居為部落的代言人。

 

因為不忍族人走進博物館,對自己祖先的文化「相見不相識」;因為捨不得孩子再也穿不到屬於自己族群文化脈絡的衣服,秀慧老師與部落織繡者共同戮力完成《部落書寫體-針路》這本書。《部落書寫體-針路》既指引過去的路,也許還能啟發當代織繡者,想像未來的圖樣。讓我們期待,搶救將被時代刪除的文化檔案後,他們不會在記憶硬碟中再度被遺忘,而是能不斷堆疊累積,讓圖紋背後的生活傳統跟知識美學,重新寫入當代原住民的記憶體。

 


本文轉載自《Evoked 承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