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的起落有時,匠人的溫度不變——木屐匠人陳仁程:「東西交到客人手上,就是最歡喜的時刻。」

 

編碼:00081
文化:木屐
文/朱天依 圖/朱天依
責任編輯/邵璦婷

 

車開進豐原的鄉間小路,停在東豐自行車道旁的一幢木造房屋前,一下車,一雙比人還大的木屐隨即映入眼簾,這裡就是神岡鄉第二代木屐匠人陳仁程與妻子鄭秀珍共同創辦的「綠之戀木屐館」。

 

走進館內,老歌悠揚直傳耳際,架上各式木屐琳瑯滿目,陳仁程夫婦穿著木屐「哒、哒、哒」地走出來迎接我們,悠閒的氛圍中混著木頭的香氣,我們聊起木屐的歷史。

   

「木屐來自中國」  三千年前曾是中國普遍服飾

 

說到木屐,許多人腦海中第一個浮現的第一個畫面,是少女穿著和服踩著木屐,在細雨下撐傘漫步的背影;或是日本男人穿著浴衣和腳上一雙必備的夾腳木屐,大辣辣地坐著喝酒的畫面。但其實這個一直被認為是日本文化代表物的東西,並不是來自日本。

 

「木屐來自中國。」鄭秀珍一語道破大家對木屐的迷思。據文獻記載,中國人穿木屐的歷史至少有三千多年,是清代以前的普遍服飾,在漢晉隋唐時期尤其常見。唐朝時中國勢力強盛,文化影響力遍及各國,木屐便是在這時候傳入日本的。

 

唐代顏師古就曾在《急就篇》注中寫道:「屐者,以木為之,而施兩齒,可以踐泥。」由於日本地熱潮濕,而木屐可以避濕,因此在當地得到良好的發展與改良,甚至成為日本文化的象徵之一。在日本統治台灣的時期,日本人把木屐文化帶到台灣,台灣人從而發展出屬於自己的柴屐。

 

台灣柴屐  融合台灣特色的木屐

 

「台灣的柴屐,和日本的木屐很像,但其實不一樣。」陳仁程說著,拿起兩雙木屐比劃著解釋給我們聽。臺灣人傳統的木屐叫作『柴屐』主要是用材質較軟的山黃麻木製作鞋底,鞋身可以釘釘子以固定鞋帶;日本木屐則是則是用材質稍硬的梧桐木製作,鞋身不容易釘釘子,鞋帶都做成夾角形式。

 

道地的台灣柴屐叫做『棕屐』,是用棕櫚搓繩編織成鞋面與鞋帶的木屐,主要供從前在市場工作的魚販使用,為避免魚販的腳長期浸泡在水中而採高跟設計,但後來因為遭到日本排斥以及編織屐帶的手藝漸失傳,如今已近絕跡。

 

後來,台灣發展出「男子漢」木屐,其夾角的款式可以算是台日木屐的混血兒。「台灣男子漢的特色,鞋底可以併在一起。」陳仁程說著將兩隻木屐鞋底相對,合成一個長方形,無縫密合,就是男子漢獨有的特徵。

 

台灣的男子漢木屐,鞋底可以密合成一個長方形。/圖片來源:朱天依攝。

 

做木屐難在不是一比一    線條、弧度靠經驗

 

介紹完畢,陳仁程帶我們來到店鋪後方的小工廠,示範木屐的製作。他告訴我們,現在機台已經很進步了,木屐已經可以全靠機器生產,但用手拿著木屐給機器削邊磨角的時候,還是要有足夠的經驗才不會出錯。

 

做木屐最困難的地方,就是製作木屐模板的時候,鞋底跟鞋面的比例要有線條和弧度。/圖片來源:朱天依攝。

 

「做木屐最困難的地方,就是製作木屐模板的時候,鞋底跟鞋面的比例不是一比一,要有線條跟弧度。」製作模板必須要先用鉛筆在木塊上打草稿,再用刀沿著鉛筆割,因為鞋底和鞋面之間有斜角,因此下刀必須抓好幅度。開模板是最難做的工作,但卻是木屐量產的關鍵。

 

製作模板必須要先用鉛筆在木塊上打草稿,再用刀沿著鉛筆割,因為鞋底和鞋面之間有斜角,因此下刀必須抓好幅度。/圖片來源:朱天依攝。
鉛筆畫好弧度之好,用機台將木塊才切成木屐需要的形狀。/圖片來源:朱天依攝。

 

看著身邊的機臺,想起不久前曾在網路上看過傳統的手工刨木屐,忍不住好奇地問是否真有這樣的做法?陳仁程這才拿出藏在機器堆後面的老古董刨刀,操作給我們看。他先是把木屐放到一塊下斜的木板上,然後拿著刨刀用力往下推,將鞋面刨平。就這麼一個動作,乍看很容易,但其實需要手腳並用,而且十分費力,才能均勻地刨出平整的鞋面。「這是以前在用的,連我都沒有學到家,現在大家都靠機器了。」陳仁程笑著說。

 

手工製作看起似簡單,但是其實光要把鞋面刨平,就需要手腳並用,而且十分費力,才能均勻地刨出平整的鞋面。/圖片來源:朱天依攝。

 

產業的起落有時    人的溫度始終不變

 

問起陳仁程學習木屐的經歷,他說因為父親開木屐工廠,自己從小學開始就必須幫忙家裡製作木屐的工作。「每天下午放學回家,書包丟著,就開始幫忙給木屐穿洞,裝上鞋帶,一直做到晚上九點。」陳仁程拿出一雙小木屐,指著鞋帶上印著的小蜜蜂圖案,告訴我們說這是民國四、五零年代最風行的卡通,當時的孩子就愛這一款木屐。

 

回憶起從前的日子,陳仁程既懷念又感慨。當時木屐產業興盛、銷售量好,工廠師傅一台機檯,每天都要做出六百雙木屐,隨時都非常忙碌。後來約莫民國68年左右,橡膠業起飛,嚴重衝擊傳統產業,使木屐業逐漸沒落蕭條,那是整個產業遇到的第一次低潮。接著,民國82到90年,台灣掀起復古風潮,木屐產業再興,重獲一波銷售高峰;然後,90年後又一厥不振,跌至谷底,至今銷售量每況愈下。

 

「現在就是最低潮的時候。復古風時期,一個月有時可以賣到一兩萬雙,現在一個月若有幾千雙就算不錯了,等看看哪一天木屐業又再爬上來。」陳仁程笑著說,話裡有些酸苦,卻不忘對未來樂觀的期盼。

 

傳統工業「被迫轉型」   積極發展新的可能

 

「我們是被迫轉型。」鄭秀珍忍不住插嘴補充「畢竟傳統守舊終究會被取代,還是要轉型才能跟上潮流。」因為意識到傳統木屐逐漸被淘汰的危機,鄭秀珍積極發展DIY 彩繪木屐和各式木屐文創小物。

 

「這些都是我畫的!」鄭秀珍指著桌上幾個掌心大小的木屐說道。這些繪有上有花草、小動物、英文字等圖案的迷你木屐,都是老闆娘親手製作。此外還有使用蝶谷巴特技法及高壓火製作的各式花樣,全都是店裡的副產品。除此之外,對於傳統木屐,陳仁程夫婦也做出許多改良,像是有彈簧的高跟木屐、可以按摩穴道、吸收腳汗的健康木屐等等……

 

在店內琳瑯滿目的鞋櫃前走一遭,可以看見新與舊在這間店裡交織的足跡。時代的洪流或許會改變木屐的面貌,但不變的是陳仁程對待木屐的細心和耐心,不論是替顧客調整鞋帶還是修理木屐,都讓這項逐漸機器化的產業,依然保有溫度。「東西交到客人手上,就是最歡喜的時刻。」陳仁程爽朗地說,手上拿著自家出產的木屐,笑瞇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