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碼:00066
文化:板陶窯
文/鄧欣容 圖/鄧欣容
責任編輯/邵璦婷
你可知道,截至目前全台各地的廟宇總計有上萬座——比便利商店的數量還多?台灣的廟宇數量眾多,可說是三步一小廟、五步一大廟!而廟宇建築之美,更是傳統藝術的精華展現。
我們常見廟宇屋頂上有著做工精細的裝飾——包含繽紛多彩的寶塔、威風凜凜的人物座騎、栩栩如生的龍鳳祥獸,乃至於花鳥蟲魚、山巒樹林等等,這些美麗的物件隨著陽光灑落,反射出閃爍光芒以及迷人色澤,使得廟宇看起來氣宇軒昂——而這些裝飾,便是透過剪黏和交趾陶工藝悉心打造而成。
陳忠正板陶窯 開創傳統工藝新局
交趾陶藝術家陳忠正,因眼見人才日漸凋零、下一代願意投身學習的人也愈來愈少,為了分享廟宇文化之美及延續交趾陶剪黏藝術,他將文化創意、社區營造與交趾陶剪黏工藝融合——在新港鄉板頭村的稻田中,築起夢想,成立板陶窯交趾剪黏工藝園區。
希望能讓民眾有更多機會認識、接觸交趾陶工藝,並同時持續發展剪黏交趾陶產業,陳忠正斥資建造全自動隧道窯,提供標準化及規格化的剪粘材料,實為台灣廟宇建築的一大創舉。從板陶窯出產的材料和產品,目前約佔了全台廟宇剪黏裝置市場的百分之七十。
兩次地震 新港成藝師發源地
新港本是台灣剪黏和交趾陶工藝的故鄉,國內大部份的藝師皆源自於此。
淵源得追溯到百年前的兩次大地震——西元1904年至1906年之間,新港遭遇震災,奉天宮因而毀損、急需修繕。當地仕紳請託福建泉洲的剪黏交趾陶技師洪坤福渡海來台,進行修復工程。在此期間,洪坤福於新港招收了多名弟子,剪黏技藝始於全台開枝散葉——陳忠正師承洪陳再興,為洪坤福派的第四代。
說到台灣交趾陶的流派,大約可分為「寶石釉系」和「水彩釉系」兩派,依其原鄉又可說是「廣東派」與「泉州派」——代表人物分別為葉王以及洪坤福。兩者在製作過程尚無太大相異,主要是釉料和陶土的配方為各家獨傳秘方、各有不同。
技法上則各有千秋——「寶石釉派」較注重雕刻之神韻,釉色穩定亮麗,專善於製作交趾陶。而「水彩釉派」比較注重紋飾與捏麵之手法,釉色渾厚溫潤,除了製作交趾陶外,兼做剪黏,兩派各成不同之脈絡。
根據板陶窯藝師所言,現今已漸漸不重視流派之分,而是以用途以及發展走向作為區分——可能是專善接應廟宇工程,或是投入精緻藝術的創作、研發文創商品,亦有人走向學院教學傳承為主。
水泥、碗片、鑽石刀 剪黏六法巧奪天工
剪黏和交趾陶的工法有著根本上的不同,然而因為皆屬於廟宇的裝飾工程,故老一輩匠師通常必須同時熟習此兩項工藝。而板陶窯中的師傅群們,則採行專業分工的原則——剪黏、交趾陶、彩繪、上釉各由不同的技師負責。
剪黏,又稱「剪花」,是鑲嵌藝術的一種,是將薄瓷碗用鑽石刀切割成合適的碗片,透過一片片拼貼和接黏,裝飾於廟宇屋頂、打造出裝飾立體、奪目的視覺效果。
進行剪黏工程有六法:首先必須要「打稿」——勾勒出理想中的作品形體和外觀;打稿完成後,便開始「折形」——利用鐵線、鐵絲網和薄瓦等材質,折塑出基本的形狀,製成骨架;接著便可「攪水泥」——將水泥、砂石與麻絨等均勻攪和。
之後使用備好的攪和水泥「製作粗胚」——循著骨架、透過層層塑製的方式打造胚體,因為必須等候水泥乾硬成形再疊塑下一層,因此通常需耗時三天以上方得以完成。胚體完成後,便可進入最關鍵也最耗時的環節——「剪」與「黏」,前者係將瓷碗或玻璃切割成所需的大小、形狀,後者則是將碗片、玻璃一片片地用水泥接黏於胚體之上。
匠師們憑藉著經驗、美感和耐心,在廟宇屋頂上仔細地操作著繁複的黏貼工作,最後,美麗的龐然巨作方能出現在我們眼前。
剪黏工藝 憂人才斷層
板陶窯的剪黏匠師阿旭師,從民國七十一年從事剪黏工作至今已屆三十餘年,當初接觸此一技藝係因家族連帶的緣故——新港的剪黏交趾陶技藝通常都是血脈相傳、親族相承。
阿旭師正在製作廟宇上方牌樓的裝飾、以泥材捏製粗胚中。/圖片來源:鄧欣容。
奉天宮西元1999年進行的屋頂翻新工程,他亦參與其中。回憶起那段耗時數月的日子,他靦腆地笑說一切值得,做起來也很有成就感。不過阿旭師也提到,從事剪黏工作必須長時間待在屋頂,不但因其高度而有著不小的危險性,陽光的曝曬也是一大考驗,剪黏的師傅待在上頭工作其實非常地辛苦難熬。
他提到某一次有一位工作伙伴竟差點從屋頂摔落,嚇得大家一身冷汗。從事剪黏工作半輩子的阿旭師對這項工藝仍保有熱誠和興致,言談中亦提及對於剪黏人才斷層的憂慮,直言願意吃苦、投身學習剪黏技術的年輕人已寥寥無幾。
向阿旭師問到,若再給他一次選擇機會,他是否仍會投入剪黏技藝。他頓了一會便說:「會啊!其實多數時候還是很有成就感!」對於剪黏工藝的熱愛不言而喻。/圖片來源:鄧欣容。
釉藥決定色澤 藝師常有祖傳秘方
提到剪黏,就不得不介紹常被相提並論的另一項廟宇裝飾工藝——交趾陶。
交趾陶又稱「廟尪仔」或「淋搪花仔」,是一種用陶土塑形,加上各種顏色的釉彩,在低溫窯裡燒成的藝術品。與其他陶類的不同在於,交趾陶使用的釉藥是「交趾釉」,燒製時採低溫窯燒。
交趾釉彩屬於金屬釉(又稱「濁釉」),是經金屬高溫氧化淬鍊而成,特色在於顏色較為暗沈、溫潤,並且釉面具有冰裂的紋路。交趾釉並不像瓷釉(又稱「水彩釉」、「生釉」)等顏料,而是積沙式的,因此在上釉時需要以滴管方式進行。
多彩的釉藥是各家的獨傳秘方。/圖片來源:鄧欣容。
釉藥是交趾陶最重要的元素,各家的交趾陶藝師通常會有家傳的調釉秘方,所呈現出的色澤都各有特色,以樹立自家的獨特性。而低溫窯燒則使交趾陶的質地較高溫窯脆弱,因此通常至於廟宇高處,不易被破壞。
塑形、窯燒、上釉 交趾七法渾然天成
而製作交趾陶則有七法:第一,同樣需要先於紙上構思「打稿」;接著則可開始使用陶土「塑形」。板陶窯使用的陶土色澤偏白,如此一來在上釉藥時更能顯現色澤,塑形過程中,匠師將以捏、堆、塑、貼、刻、劃六大技巧交互運用。
板陶窯的雕塑師傅蕭吉利正在進行交趾陶塑型工作。/圖片來源:鄧欣容。
塑形完成後則待「陰乾」,至半乾狀態則可進行「掏空」——傳統交趾陶皆是「有前無後」,後面空心以填充水泥、安裝於廟宇屋頂,因此必須掏空。另外一個原因在於,實心胚體進窯窯燒,容易爆裂,致使失敗;掏空後完全陰乾便可送進電窯「素燒」——也就是第一次的窯燒。
窯的溫度約在1100度左右,需要耗時30小時以上;素燒過後,便可進行重要的「上釉」程序。上釉是一門非常高深的學問,上釉師必須再一次又一次的試驗中學習、改進,方得以抓到正確的上釉技巧,釉藥必須上幾層、如何拿捏出力輕重,窯燒出來的色澤、濃淡如何掌握,會不會流釉、縮釉、窯變等都必須倚賴經驗。
上完釉之後,釉藥在素燒陶上看起來呈現粉粉、沙沙的狀態,必須經過「釉燒」才能大功告成——這是第二次的窯燒,必須根據各色釉藥熔融溫度而調整窯燒溫度,通常約在800-900度之間,耗時約10小時。釉燒完成的交趾陶方能擁有亮麗、溫潤的多彩形貌。
兩旁的陶偶已經上釉,呈現沙沙、粉粉的狀態。中間則為釉燒後的美麗成品。/圖片來源:鄧欣容。
傳統交趾陶匠師從塑形到上釉都得自己來,現在則細分為「雕塑匠師」和「上釉師」。板陶窯的雕塑師傅蕭吉利從事交趾陶技藝已十餘年,而上釉師洪英嬌也已入行八年,當他們講述工法時,眼中皆帶著認真、虔敬的神情。提及工序中較困難的部分,蕭吉利舉例說明,例如捏塑時必須注意胚體厚薄平均,以免窯燒時爆裂;上釉則必須專心致志,憑藉經驗、手感抓準上釉力道,避免流釉、縮釉,使得交趾陶作品功虧一簣。
彩繪師細心地上色中。/圖片來源:鄧欣容。
至於交趾陶的安裝更是大有學問!洪英嬌告訴我們——眼望廟宇建築,屋頂中央上方橫亙的便是正脊。正脊兩尾翹起,形成優雅的曲線,此處同時也是廟宇裝飾的重點之一。在正脊的中央依習俗會安裝「福祿壽三仙」——以財神為中心,右手邊為祿星,左手則是壽星。交趾陶藝師在安裝交趾陶時,必須將成品搬至屋頂正脊組裝,以對齊中線,象徵香火直達天聽。
除此之外,過去廟宇不允許女性上到屋頂,認為對於神明不禁。然而隨著時代演進、觀念慢慢改變,如今對於女性藝師廟宇們亦十分歡迎,過去性別歧視的現象已慢慢改善。
廟宇屋頂至眾生土地 最美麗的守護
板陶窯的師傅們表示,現在主要的業務還是放在廟宇建築,畢竟這才是最初始的交趾陶剪黏之美。不過為了讓此項工藝得以發展延續,他們也努力地進行創新,例如使用交趾陶作成Q版陶偶、精緻項鍊等文創商品,將交趾陶剪黏應用於美化園區環境、創作有別於龍鳳祥獸、神尊聖像、人物座騎的題材,讓大眾也能在日常生活接觸交趾陶剪黏藝術。
2010年起,新港甚至進行了藝術介入空間計畫,在板頭村利用剪黏工藝在橋墩上創作了美麗、滂礡的苦煉樹大壁畫,以及「三醉芙蓉」交趾陶越堤大壁畫,成功展現了新港在地的原鄉特色。更讓剪黏、交趾陶藝術從廟宇屋頂上,降生至我們身旁,優雅地守護茵茵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