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碼:00060
文化:纏花
文/王亦信 圖/王亦信
責任編輯/邵璦婷
「兩姓聯姻,一堂締約,良緣永結,匹配同稱。」早期的台灣,出嫁的新娘頭上必備艷紅欲滴的纏花,以示吉祥。新娘佩戴石榴,象征多子多福;新郎母親佩戴鹿、新娘母親佩戴龜,象征福壽雙全;其餘嬸嬸舅媽則佩戴五福花,象征歡喜和康寧,不同的身份佩戴不同樣式,各有講究。
纏花,這項細緻典雅,具有相當豐富的文化內涵的民間手工藝,隨著時代變遷,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正當無人察覺它即將瀕臨消失時,一雙溫柔的手重新拾起了它,細心保存、經營,經過數年努力,再次把這份美好帶給世人,她是全台第一位「纏花工藝」技藝保存人——陳惠美。
師承愛玉阿嬤 從瀕臨失傳到發揚光大
陳惠美民國39年出生於宜蘭羅東,原本從事皮革工藝教學及創作。一次偶然,在古董店同事的介紹下,陳惠美認識了的恩師「謝陳愛玉」,也接觸到了纏花。
陳惠美正在耐心縫製纏花。/圖片來源:王亦信。
第一次看到纏花,陳惠美就被深深吸引,心中讚嘆怎麼會有這麼優雅細緻的工藝!她央求謝陳愛玉開班授課,被央求不過,當年已經九十歲高齡的謝陳愛玉答應了,並把畢生所學傾囊相授。
學纏花的時候,陳惠美一心只是想怎麼把它學好,直到隔了幾年,愛玉阿嬤往生,陳惠美才幡然醒悟:如果不是阿嬤走之前把畢生功夫傳授下來,這項傳統技藝也將面臨失傳。
「我一定會把春仔花發揚光大,這是對她的承諾。」秉持著這份承諾,陳惠美義無反顧的投入學習這項民俗工藝。回憶早期推廣過程,她感歎:「真的很辛苦!」她當初設立春仔花手工店面,很長時間業績不如人意,甚至得靠皮革的收入來支撐,但陳惠美覺得,有沒有業績沒關係,但絕不能讓這個技藝失傳。
陳惠美做過各式各樣的春仔花造型。/圖片來源:王亦信。
後來,春仔花終於在宜蘭傳藝中心擁有自己的櫃位。民國93年,陳惠美的春仔花首度亮相朱銘美術館,又在六年後經由宜蘭縣政府提報,獲文化部登錄為台灣無形文化資產傳統工藝美術類別,成為全臺第一位纏花工藝保存者。
「春仔花有我的推廣,現在是不會失傳了。」陳惠美說,若不是愛玉阿嬤無私地把技藝教給了大家,這項文化也沒辦保留下來,儘管現在鹿港也有許多教春仔花的老師,但普遍大眾都認為春仔花是出自宜蘭。至今陳惠美依然開設課程,教導一批又一批的學生,甚至有的學生已經自己開班教學
純手工纏花 成型不易工序雜
「春仔花」是「纏花」的閩南話,但事實上,纏花還包括客家纏花、金門吉花等。這些纏花基本形都差不多,只是排列組合不同,用法亦不同。閩南纏花多用於喜慶節日,而客家纏花則會擺在箱子裡,像貢品一樣供奉給神明。
「春仔花」通常是三公分見方大小的紅花,以絲線纏繞紙片,搭配鐵絲,點綴物的飾品,經由纏、繞、捻、盤、綁等技法步驟,以純手工完成。一絲一線的纏繞,看似簡單,卻暗含玄機,若是初學入門者,更不可能領悟到陳惠美「鬆緊、鬆緊」之間的節奏。
不同的花都有獨特的寓意,十分講究。/圖片來源:王亦信
對於陳惠美而言,最大的難度莫過於「想做的跟做出來不一樣」,因為春仔花是單純靠手纏,沒有任何的膠水固定,如果紙的弧度沒有把握好,很容易崩掉。因此每一個作品,都是她經歷過很多次嘗試才完成的。
除了牡丹、金萱、百合等各式各樣的花,陳惠美還做各種動物,從民國97年生肖「鼠」那年開始,她創作了第一隻以生肖為題的作品後,每年生肖就成了固定的創作功課。如今從「鼠」已經歷了牛、虎、兔、龍、蛇、馬、羊、猴,到今年的「雞」年,快要齊全十二生肖。
陳惠美和她今年以雞為題的春仔花作品。/圖片來源:王亦信
傳統融入美學 纏花煥發新機
當年陳惠美跟從愛玉阿嬤學習纏花時,因為都是口耳相授,因此並沒有用書面記載技法,導致許多步驟不明、缺少定義。當陳惠美被指定為此項技藝保存人時,她以及學生下了很大功夫,定義基本技法,也為每個零件命名。2016年她出版了《春仔花細工:傳遞祝福的纏花手作》中英對照手冊,還附有影片,力求把纏花工藝的傳承系統化。
隨著學生越來越多,水平變得參差不齊,不少師資質量難以把關。陳惠美不能忍受教學的老師未達水平,或是不了解纏花的文化內涵。因此在去年,她推出了纏花技術的認證機制,把纏花技法拆成15項指標,要達12項以上才通過認證,去年已有八人取得認證。
「許多傳統之所以失傳,是因為沒有與時俱進。」為了讓更多人接受纏花,陳惠美別出心材,把纏花做成項鏈、耳環或是家中陳設品,讓其用途不僅是在嫁娶,還擴展到了日常生活,把傳統和時尚集合起來,融入現代生活美學元素,甚至結合設計師,讓纏花跳脫傳統走上國際設計舞台。
「文化的東西就是代表國家,是獨一無二的。」連蔡總統出訪中美洲時,還把陳惠美做的纏花胸針特別別致贈四位總統夫人,纏花如今名譽天下,這是陳惠美與纏花共同完成的里程碑,更是不辜負愛玉阿嬤的寄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