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光影】EP3. 渡海來臺的移民畫家:水墨的創新與精進

    

編碼:00164

文/陳德娜  圖/文化銀行
責任編輯/邵璦婷

    

1949年,國民政府遷臺。隨著這波因政局變動而導致的人口遷徙,許多原先在中國發展的藝術家們也來到了臺灣,像是擅長水墨畫的溥心畬、張大千與黃君璧。他們不僅留下珍貴的傳統水墨畫創作,也為臺灣的美術發展帶來新一波的影響。

    

儘管這些渡海而來的畫家擅長繪製中國地景,他們結合獨特的人生經驗,又或者是自身的懷鄉傷感,成就具有歷史象徵的藝術作品。如今,被列為國寶的當代水墨畫創作中就以張大千的〈廬山圖〉為代表。

   

潑出來的山水:張大千的大千世界

     

你知道嗎?山水不只能用畫的,還能用潑的。

大書畫家張大千(1899-1983)花了19個月,以「潑墨」、「潑彩」的技法創作了畢生最大的單幅作品〈廬山圖〉。他的廬山有著青綠的色彩瀰漫於山體之間,就像是山嵐的流動,看起來氤氳自然。儘管並非實際到廬山看著風景而完成,但看著這幅畫卻讓人彷彿立於廬山之中。

      

在「國寶光影」的第四展間,有山水潑墨互動裝置。只要揮動雙手,藍綠色的墨便會暈染在山體之間。(文化銀行攝)

    

張大千的習畫經歷特殊,在學習明清兩朝的繪畫技法之後,又到敦煌去臨摹石窟壁畫,而後定居歐美數年,最後回到臺北定居。晚年時,他使用石青、石綠色的顏料與墨,讓色彩大範圍地隨著水在紙上流動,以潑墨潑彩開啟了近現代水墨畫的另一個格局。

    

然而,他不僅讓墨彩能夠於紙上自在的流動,也同時保有傳統的中國山水畫形式,用線條勾勒山體的走向跟枝葉。這是他獨到的「色墨不偏廢、線面交相輔」,也是他於傳統與創新間所取得的平衡及成就。

    

對傳統的精進:溥心畬的藝術選擇

   

提到張大千,還有另一位與他齊名「南張北溥」的水墨畫大師溥心畬(1896-1963)。身為滿清恭親王奕訢的次孫,他於1949年後隨著國民政府來臺,擅長畫花鳥、人物、草蟲、馬鞍與走獸等。

       

十猿圖卷:在溥心畬的黑白水墨世界中,留白與濃墨共同成就了畫中靈動的猿猴。(文化銀行攝)

   

同樣是畫水墨,張大千走上了創新的道路,而溥心畬則選擇精進傳統。他的作品典雅生動,好比被列為重要古物的〈十猿圖卷〉。一隻隻黑白長臂猿或手勾樹幹,或作立於石塊之上,或隱匿於樹叢之後,各個活靈活現。

  

年幼時,溥心畬臨摹畫猿名家易元吉的〈聚猿圖〉;晚年時,他豢養猿,而且臨摹寫生。在他寫的《論猿》一文中,更將猿比做無爭、無惡念的君子。藝術的好壞從來不會侷限於單一形式,因為有傳統的精進,以及創新的嘗試,臺灣的文化能量才得以完整與精彩。

      


想了解更多國寶的故事,臺灣國寶館開館展覽【國寶光影】現正展出中!

地點: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 R04臺灣國寶館

時間:每日9:00至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