唸出臺灣的故事  說唱國寶楊秀卿期盼文化永續

             

編碼:00139
文/陳姿樺  圖/陳姿樺
責任編輯/邵璦婷

           

燥熱的午後,廟埕裡的那棵老榕樹下,聚集著街坊鄰居,每個人從口袋掏出自己能夠負擔的費用,邀請人家來表演唸歌仔,幾張板凳與譜架,悠揚的月琴聲與充滿韻律的唸歌仔逗得眾人哄堂大笑,也替午後的燥熱不適添上幾分愜意。

    

這樣的景象,現代社會年輕一輩大概不曾體會過,卻是早期臺灣庶民最普遍的消遣娛樂,也是屬於那個年代人們心中的共同記憶。

    

楊秀卿老師拿起月琴,示範一段唸歌仔表演。/圖片來源:陳姿樺

    

傳唱三百年 臺灣獨有的說唱藝術

    

「唸歌」,或稱「唸歌仔」,是臺灣獨有的說唱藝術文化。其表演方式大多是由一人或多人唸唱,配合月琴、大廣弦等傳統樂器伴奏,將故事透過唸歌者的獨特演繹傳遞給觀眾。表演題材則多以傳統的民間傳說或是勸人向善的故事為主,至於唸歌的曲調則依唸歌者依據故事內容或是個人特色自由改編變化。

    

而唸歌時所使用的文本又稱「歌仔冊」,其來源是將「唸歌」書寫成文字後印刷成書,歌仔冊的形式,通常以「一句七字、一葩四句」,一本歌仔冊至少涵括九、十葩;而唸歌以閩南語表演,歌仔冊則使用漢字借音的韻文呈現。

     

歌仔冊的內容除了反映當時人民的生活經驗外,同時紀錄下當時所使用的閩南語詞彙,也因此歌仔冊也常被視為反映年代歷史的重要文本。

     

唸歌為生活 說唱國寶楊秀卿的生命歷程

    

2017年上映的國片《血觀音》,當中邀請到臺灣的說唱藝術家楊秀卿擔任穿針引線的重要角色,也讓許多年輕觀眾開始注意到臺灣的唸歌文化。

     

採訪楊秀卿老師的這天,沿著鄉間小路找到老師的住處,初來乍到地,寧靜是對這裡唯一的形容詞,少有的喧鬧是偶然經過的車輛與老師收容躺在一旁的野狗突如其來的叫聲。坐在自家屋簷下與藝生交談的楊秀卿,此時此刻也就像個尋常和藹的長者一般。

    

直到訪問開始,提到唸歌文化的歷史,楊秀卿淘淘不絕地說著三百年前的故事,從歌仔戲與唸歌的發展,到月琴當時又稱乞丐琴的由來,流暢的字句使用與中氣十足又富含韻律的語調,瞬間讓人見識楊秀卿一輩子與唸歌為伍的文化底蘊,完全無法想像已經高齡八十三歲,幾百年前的歷史與演進彷彿化為一條膠卷在腦海活靈活現地上演。

     

楊秀卿老師為臺灣重要的說唱表演藝術家。/圖片來源:陳姿樺

    

談起與唸歌結緣的開始,楊秀卿豁達地回答:「為生活啊。」自年幼失明,父親為了幫楊秀卿老師謀尋出路,便帶她去學習說唱技能,也因此成為養母的女兒,開始和養姐靠著唸歌四處賣藝。

    

「早期沒有其他娛樂,大部分人都是做粗工、做農事,日治時代只有有錢人家有收音機。」楊秀卿憶起當年,一般庶民沒有其他娛樂,在那個沒有冷氣和電視機的年代,三五友人聚在一起聽唸歌仔即是唯一消遣。

    

唸著唸著,隨著時間累積也漸漸有了知名度,便開始有廣播電台邀請楊秀卿說唱賣藥,也造就當年幾乎所有電台都放送著她的節目的巔峰景象。

    

過去楊秀卿老師在臺灣月琴民謠祭與其他藝術家的合照。/圖片來源:陳姿樺

    

然而,唸歌文化也反映著臺灣這塊土地的歷史,隨著政府開始對電台賣藥的管制與說國語運動的推行,電視機開始問世,種種非針對唸歌文化的政策與演變卻也間接影響了唸歌的發展。

    

沒有舞台發揮、甚至禁止使用台語的窘況下,導致楊秀卿沉寂了好一陣子。直到許常惠老師的出現,邀請楊秀卿至民間劇場演出,才讓唸歌文化開始有了復甦的可能。

    

自創口白式唸歌 唸進觀眾心坎裡

   

唸歌依表演者個人特色自由改編的特性,讓說唱藝術家擁有更多發揮的空間。說到唸歌藝術的特別之處,楊秀卿回答:「唸歌就是靠個人開竅,要讓客人專心聽,聽了能夠讓他們感動。」

    

強調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風格,如何能夠讓觀眾專注於表演才是真本事,而其自創的「口白式唸歌」,則是因為害怕原先唸歌一句接著一句地唱下去,有些觀眾可能會聽不懂,因此打破原先的規則,唱到某個段落便加入口白解釋劇情,也成為楊秀卿的獨有特色。

     

「喜怒哀樂要分清楚,客人聽了開心會跟著我們開心,悲傷的也會跟著我們一起哭。」楊秀卿如此說道,表演者與觀眾越是接近,僅有樂器伴奏和人聲的唸歌要如何利用語調引起觀眾共鳴便顯得越是重要。

    

楊秀卿老師唸著喜、怒、哀、樂,四個字就有四種情緒,語畢讓人不禁讚嘆唸歌藝術如何帶領觀眾徜徉在故事中的真功夫。

    

唸歌一輩子 盼延續臺灣文化

    

隨著有越來越多人開始重視唸歌文化,不論是被政府指定為重要傳統藝術說唱(唸歌仔)保存者,或是得到德國紅點設計獎的《唸啥咪歌》,各種大大小小的獎項和電影邀約,面對大家的喜愛,楊秀卿謙虛地說:「萬事都是要緣。」幸運地擁有這樣的緣分,剛好合觀眾緣如是而已。

    

楊秀卿老師獲獎無數,圖為掛在其家門前院的「台北傳統藝術榮譽藝師獎」匾額。/圖片來源:陳姿樺
     
透過重要傳統藝術傳習計畫,圖為楊秀卿老師與其眾藝生們的合照。/圖片來源:陳姿樺

    

而在這麼多獎項與肯定的背後,楊秀卿最掛心的仍然是「傳承」,好幾十年前早已開始接受學生向其學藝,近年更有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的「重要傳統藝術傳習計畫」,招收藝生並且繼續地將唸歌技藝傳承下去。

    

談到未來的唸歌會變成什麼樣的風貌,楊秀卿緩緩地說:「希望學生能一代一代傳下去,這就是臺灣的文化,要讓他們了解。」短短地一句話,蘊含著楊秀卿對唸歌文化及未來這個世代的期待。

    

楊秀卿老師和其結業藝生鄭美翻閱過往照片回憶往事。/圖片來源:陳姿樺

    

採訪結束,楊秀卿應邀拿起月琴,信手拈來便是一段《遊西湖》,鄉間小徑再次沈浸在月琴聲中,一字一句也再次在腦海中生成一幅又一幅圖畫,心裡不禁期望唸歌文化能持續地唸著臺灣這塊土地的故事,並且在未來的世代長出不同的樣貌。

     


文化銀行每週都有關於老文化的報導!
若你喜歡這篇文章,那我們每週三都可以私訊給你新的喔!
[每週三都想收到請點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