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碼:00113
文化:篆刻
文/胡宇萱 圖/陳慶倫
責任編輯/邵璦婷
所謂的「篆刻藝術」指的便是將書法字體結合鐫刻,以製作印章的一種藝術,而其應用的字體多半為篆書,故稱為篆刻。談起印章的歷史,可說是淵遠流長——據傳,中國最早出現的印章是商代的三顆璽印,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時間。
到了春秋戰國,手工業漸趨發達,璽印的用途也逐漸擴大,這些璽印的印形、文字的安排,表現出了強烈的藝術性,亦反映了戰國時代思想活躍的生動局面。一直到明代之後,鐫刻印章的工藝開始發展成為一種獨立的藝術形式,同時產生了各種不同的風格流派。
現年50歲的吳契憲,從12歲開始就在自家經營的刻印店幫忙,自小在店裡邊做邊學,累積了深厚的雕工。長大後,他持續著對篆刻的熱愛,四處和不同的師傅學習刻工,同時也堅持手工刻印,吳契憲認為,這才是工藝的溫度以及價值之所在,也才能夠在這樣的基礎上再次創作。
吳契憲自創的印刻之一,其中刻意缺邊的作法也是仿古的一部份。/圖片來源:陳慶倫攝。
磨刀霍霍 練就一手好刻工
吳契憲說道,目前民間刻印業界中,已經少有人採用全手工刻製了,半數以上的店家使用電腦刻印,再者就是半手工。吳契憲除了堅持全手工的原則外,甚至追求「不寫稿」的篆刻,也就是在下刀之前不先行擬稿,全憑經驗積累出的精準度,以及施藝當下的創作直覺。之所以不擬稿的原因在於,吳契憲認為篆刻從元末開始發展過盛、過於浮誇且側重包裝,以致於現在的篆刻大多設計過度,重複的修改使得作品不夠渾然天成、失去了原始的藝術力道。吳契憲笑道,自己現在已經是「百毒不侵」,堅持不寫稿的狀況下,作品常常與自己原本的想像相差甚遠,但他認為:「刻得工整的是商品,刻壞了的就是藝術品」。
對吳契憲而言,傳統工藝必須藉由創作來和純商業區別以及抗衡,同時也更應該強調「工藝」本身,不該讓篆刻盲目追求制式的美感,抑或為了賺錢而存在;匠師應該秉持著對技藝的深刻認知以及尊重,以創造藝術的心態出發,進行創作。
吳契憲以「文化銀行」四字來示範橫著刻寫的篆刻技巧。/圖片來源:陳慶倫攝。
用刀寫字 一橫一豎都是藝術
談起篆刻的工序,吳契憲說篆刻的入門首先要學「磨刀」——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沒有合適的刻刀是沒有辦法好好篆刻的,刻刀對篆刻工作者來說,好比廚師的菜刀一般重要,除了各式的刻刀之外,從印章的床架、雕刻固定器到產品的包裝,吳契憲幾乎所有的工具都是自己做。
吳契憲說篆刻就是「用刀寫字」,許多人會覺得篆刻是建立在書法的基礎上,的確,刻印章的人大多需要書法的底子,就連吳契憲本身也是每日都臨摹書法,但其實篆刻的歷史應該是先於書法的,畢竟是先有刻字才有了毛筆。
篆刻是刀的書法,兩者相關但發展的路數不同。在著手篆刻之前除了需要先備齊適合的刀具之外,材料的選擇也是一門學問,目前文人界喜歡的是石印,壽山石是最普遍的通稱;而最多人選擇的依舊是木頭章,求的是輕便好攜帶的便利性。吳契憲說木頭的好壞對於雕刻的難易程度影響極大,過軟爛的木頭多半因為纖維混亂,在雕刻上就會顯得困難,反之,硬度夠的材質相對好刻。而銅印和玉印則是市面上較少使用的材質。
吳契憲為每一種刻印材料都製作不同尺寸的專用刻刀,一字排開近百把。/圖片來源:陳慶倫攝。
從無到有 篆刻工藝的工序過程
第一步:選好材料後在砂紙上將印章表面磨平,到一張紙也塞不進縫隙。/圖片來源:陳慶倫攝。
第二步:在磨平的印章表面塗上硃砂,方便篆刻(看得更清楚)。/圖片來源:陳慶倫攝。
第三步:將印章放置在固定器上再次確認表面是否平整,並畫上格線。/圖片來源:陳慶倫攝。
第四步:用毛筆寫稿並排序,同時查詢篆體字型的寫法(圖為川流不息)。/圖片來源:陳慶倫攝。
第五步:直接執刀一筆到位的開始依稿篆刻。/圖片來源:陳慶倫攝。
第六步:篆刻完成後將表面大致清潔,並檢視成品完成度。/圖片來源:陳慶倫攝。
第七步:試印確認後,最後再將刀刻深淺補齊。/圖片來源:陳慶倫攝。
第八步:在印章的左側直接用刀落款(上方或下方皆可)。/圖片來源:陳慶倫攝。
第九步:落款後用顏料將其燙金,完成作品。
盼傳統工藝 重現漢印大美
訪談尾聲,我們與吳契憲聊起了目前工作室的經營狀況,只見他沉了臉說今年生意慘淡。
主因在於印章的用途本來就受到侷限,加上電腦刻章幾乎滿足了大部分的市場需求,手工篆刻市場不停地萎縮、商品的經營愈來愈困難,於是手工篆刻漸漸走到了藝術的領域,一些大專院校的美術科系學生是目前篆刻界僅存的活血。吳契憲本身也開始拓展商業接案之外的道路,除了創作之外,也從事教學和推廣,到三峽的小學去讓孩童們認識手工篆刻。
回到吳契憲對復興古法的追求,漢印相對於現代替換性極高、隨用隨拋的印章來說,是相對樸素而雅正的,吳契憲認為漢魏古印平實方正的核心就是一種大美。言談間,我們不時感受到他那濃厚的文人氣質,以及對於鐫刻藝術的熱愛和無盡追求——對吳契憲而言,雕刻在印章之上的每一筆、每一劃,或許,也正是他為自己生命添上的美妙註記。
于右任是吳契憲的偶像,他們蓄著相同的鬍子。/圖片來源:陳慶倫攝。
文化銀行每週都有關於老文化的報導!
若你喜歡這篇文章,那我們每週三都可以私訊給你新的喔!
[每週三都想收到請點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