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藝師葉明吉——傳承葉家三代剪黏功夫

 

編碼:00103
文化:剪黏
文/王子承 圖/王子承
責任編輯/鄧欣容、邵璦婷

 

台南葉式剪黏的第三代傳人——葉明吉。/圖片來源:王子承攝。

 

台南府城身為百年古都,傳承了傳統的宗教文化與禮儀,這些珍貴且淵遠流長的宗教文化,不但映照了台灣豐富的歷史記憶,也連帶哺育了台南地區相關行業的發展。位於安平的剪黏師傅葉明吉,便是為宗教做工、為傳統藝術奉獻的標準例子。

 

台南葉式剪黏傳人——葉明吉

 

所謂的剪黏技藝,又稱「剪花」或「崁瓷」,是源自中國南方的一種嵌鑲藝術,多施作於屋簷上方。在台灣,我們經常可見廟宇上有著做工精細的裝飾——包含繽紛多彩的寶塔、威風凜凜的人物座騎、栩栩如生的龍鳳祥獸等等,這些美麗的物件隨著陽光灑落,反射出閃爍的光芒以及迷人的色澤,使得廟宇看起來熱鬧非凡——此般裝飾,便是透過剪黏工藝悉心打造而成。

 

剪黏技藝雖源自於中國,然而經過半世紀前的文化大革命後,這門傳統工藝幾已在中國消失、不復存在——因此,台灣可說成為了存續與傳承剪黏技藝的重要基地。而談起臺灣的剪黏,就不可不提位於臺南安平的葉家。葉明吉的祖父葉鬃,師承本土剪黏藝師洪華——洪華之藝術輩分極高,與廣東剪黏大師何金龍同輩分,並且號稱臺灣本土剪黏開山始祖——於是,葉家的剪黏事業從葉鬃(人稱鬃師)開山、葉進祿(人稱進祿師)接棒,目前由第三代葉明吉接手,是為臺灣剪黏藝術的重要門派。

 

現今,葉明吉以及其父葉進祿皆已是國家認證的國寶級大師,在傳統剪黏技藝的傳承道路上,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要角。

 

剪黏六步驟 施做學問多

 

訪談期間,葉明吉不好意思地說道,因為臨時決定北上視察工事、監督作品狀況,所以必須將採訪時間壓縮——我正驚訝師傅必須在一天之內往返南北之時,他卻揮著手苦笑道,這對剪黏師傅其實是常態,因為大大小小的廟宇遍佈全台各地,而剪黏工事必須到實地才能作業,因此四處奔波可說是剪黏師傅的宿命了。

 

進一步言及剪黏技藝的內涵,葉明吉首先提到,剪黏不同於一般傳統工藝,而是非常深奧且耗時的一門技藝,其中涵蓋了許多工法——包括結構力學、營建、土木、彩繪、交趾陶等專業技藝,是一門複合媒材的藝術。葉明吉的言談間透露出十足的認真與自信,直言剪黏技藝層次非常高且複雜,屬於需要多工養成的精細藝術,並且不是每個人都能學得來,有時還是得仰賴天份和運氣。

 

至於剪黏技藝的確切工序,大致可分為六步驟:首先必須要構圖和打稿;完成後,便可開始利用鐵線、鐵絲網和薄瓦等材料「折形」,鋪面出基本的形狀、製成骨架;接著則需要將水泥、砂石與麻絨等均勻攪和,並使用備好的攪和水泥「製作粗胚」——也就是循著骨架、透過層層塑製的方式打造胚體——此一步驟必須等候水泥乾硬成形再疊塑下一層,因此通常需耗時三天以上方得以完成。

 

胚體完成後,便可進入最關鍵也最耗時的環節——「剪」與「黏」,前者係將瓷碗或玻璃切割成所需的大小、形狀,後者則是將碗片、玻璃一片片地用水泥接黏於胚體之上。

 

葉明吉製作中的龍如意創作。/圖片來源:王子承攝。

 

葉明吉表示,葉家的剪黏可以說是完整的保留古老剪黏技法,與市面上的廠商不同。因為現在市面上,大部分的作品都是利用「淋塘」手法,而不是經由師傅手工貼黏瓷片。

 

所謂的「淋塘」能夠直接略過剪黏這個步驟,師傅只需要直接跟工廠訂購規格化的部件,再裝配到胚體上、組合安裝即可,大幅降低了匠師的工作時間,節省工錢及材料成本,成為了現代新建或翻修寺廟主事者的首要選擇。但因為淋塘不需要也無法裁剪,亦不行上色,因此做出來的作品較為呆板、沒有特色,也較不精細。

 

面對低價淋塘部件的挑戰,葉明吉並不擔心,他表示,正因為葉家堅持古法、不違本心,才能夠做出與其他師傅做出市場區隔,有些廟宇選擇壓低成本,當然也有廟宇以傳統和精緻度作為選擇標的。現在,願意上門找葉明吉施作的廟宇,大都是知道葉家的特色,才會找他來做工程。

 

寫實派剪黏 做出立體創舉

 

一般人將葉氏的剪黏手法歸屬於寫實派,細緻而忠於現實,即真實人物的縮小版。在葉明吉的工作室裡,可以見到多樣大型的剪黏「畫」,之所以形容像畫一樣,是因為每個作品都擁有畫框,裡面有栩栩如生的龍、鳳、虎等不同生物,葉明吉告訴我們,眼前的許多作品是父親葉進祿的作品,而且是他們花錢跟廟宇買回的;其中也有幾件是葉進祿、葉明吉父子兩人的共同創作,十分有趣。

 

葉進祿的作品:虎磐石方。/圖片來源:王子承攝。

 

擁有三代歷史的葉氏剪黏,傳承到了葉明吉手上之後有了一些轉變——例如前述,將作品裱框、讓剪黏技藝的價值登上藝術殿堂,便是葉明吉想出的一個辦法。他表示以往大家並不會特別注意廟宇上的這些裝飾,現在經由裱框的方式能夠讓大眾注意到「原來剪黏也可以用這種方式呈現」,讓作品除了作為裝飾、作為建築物的附屬品之外,亦有自己獨立的藝術地位。

 

而葉明吉最為人稱道的一個創舉,就是將原本平面、半立體的剪黏作品,改良出立體無死角的《朝天龍》,並且持續推出新作。傳統的剪黏作品,多採半面鏤空、浮雕的創作方式,亦即只有向外的部分是有施作工藝的。而葉明吉是在一次展覽當中,觀察到一位觀眾發現傳統剪黏作品的背面沒有任何裝飾後,顯現出了失望的神情,這才讓他產生改良剪黏、創作立體作品的念頭。

 

葉明吉心想,既然立志要讓剪黏走向國際化,後半部空白、不做修飾是一個很大的敗筆,他認為不能因為立體作品沒有先例可循、施作困難,便放棄讓剪黏藝術更好的可能,於是著手開始改良,嘗試製作沒有死角的作品。

 

葉明吉表示,做立體剪黏,最困難的是每個角度都需要注意,不能有一絲死角。而朝天龍作品自1999年製作出來後,的確成為剪黏技藝的一大突破、技驚四座,並歷經多國展覽。

 

葉明吉的作品:朝天龍。/圖片來源:王子承攝。

 

剪黏作為職業 國寶藝師的甘苦談

 

訪談過程中,葉明吉始終神采奕奕,對於剪黏技藝的熱情與愛好溢於言表,很難想像,他是在34歲時,在父親的詢問下才決定辭掉當時的工作,擔起接棒的責任。葉明吉回憶起當時的情況,辭掉了原本白領階層的工作,開始了在工地生活,早已娶妻生子的他,頓時面臨了養家活口的巨大壓力。

 

皇天不費苦心人,在努力和高標準的自我要求之下,葉明吉使出了渾身解數,逼出了自己的潛能——他形容就像被人丟下海後,需要自己想辦法游回岸上——葉明吉利用意志力和努力,在最短的時間裡,將自己血液中的天分「找回來」。葉明吉笑道,他以前也不知道原來自己擁有剪黏的天分,是爸爸葉進祿好說歹說,堅信他能做好這份差事,他才一步步接下父親衣缽,最後果然也不負父親的期望,成功的繼承了葉氏剪黏技藝。

 

「硬著頭皮做做就對了」

 

對葉明吉而言,走原本的路、領固定的薪水,當然比較輕鬆、容易,如果不是因為有家族的重責大任在,他也不會選擇這條路。但真的選擇走上剪黏之路,他表示並不後悔,硬著頭皮也要做下去。

 

工作室裡,剪黏所需的工具。/圖片來源:王子承攝。

 

從事剪黏工作其實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好在葉明吉的太太也選擇尊重與支持。葉明吉苦笑說道,另一半當然都希望自己的老公能有安定的工作與生活,能夠每天待在家、陪在自己身邊是最好,但是身為剪黏師傅,工地在哪裡人就要去哪裡,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也許是使命感帶來的拚勁與堅持,讓葉明吉的事業並不因為低價品的入侵而受到影響,邀約也沒有變少的跡象。葉明吉提到,雖然剪黏行業現在看似缺人,但是要真正完全學會到完全獨當一面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因此建議想要入行的新人們,還是需要多方評估自身的狀況。目前他在不同地區都有學生,但是還沒有收學徒的打算,因為需要負擔起學徒的生計,加上體力等因素,葉明吉僅淡淡的表示「看機緣吧」。

 

葉家歷經了三代輝煌,為台灣本土剪黏藝術奉獻良多,即使已在國內擁有一席之地、名聲響亮,仍謙遜且努力的尋找精進剪黏藝術的的可能。期許這樣珍貴的工藝,能持續閃亮,如同廟宇的裊裊香火,承載著人們的盼望與土地的力量,上達天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