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船,找回失落的海洋記憶—訪「西灣海洋」

撰文/阿桂

 

中山大學「邊緣社區認同再造」計畫中,由中山大學社會系與高雄海洋科技大學造船及海洋工程系跨校合作開設跨領域課程,進行「旗津舢舨文化的保存」工作。2014年,師生與董明山老師傅一起啟動舢舨船之造船實驗,最終完成了睽違幾十年來首度的舢舨船復刻。/圖片來源:中山大學「邊緣社區認同再造」計畫團隊。

 

提到「海洋教育」,你會想到什麼?不免令人想起的各種水域汙染、海洋生態保育議題,以及數不勝數的淨灘活動。然而,除了淨灘,我們還能怎樣了解與接近海洋呢?

 

「西灣海洋」團隊告訴我們:直接下水吧!用船。

 

位於中山大學貨櫃創業基地的「西灣海洋」團隊,是由幾位中山大學的畢業生所創立。負責人羅國棟因曾在社會系擔任助教,帶學生進入旗津地區進行田野調查,在不斷深化在地議題的過程中,一步步地走上創業之路。現在「西灣海洋」除了致力於傳統木船技術保存,也是全臺唯一推動DIY造舟的團隊。

 

一切的起始來自一張照片

 

羅國棟大學時代讀的是航海,進中山社會所前,他曾跑船跑了好幾年,因此對船舶有特別感覺。一天他在書上發現了一張美軍拍的漁港老照片,照片中的舢舨船,造型非常獨特,引起了他的注意。

 

這張從書上尋得的老照片,開啟了舢舨保存計畫,以及後續的創新活動開發。/圖片提供:西灣海洋。 

 

趁著帶學生田野調查的機會,拿著這張照片尋訪耆老的結果,高雄附近的漁民耆老都說,在高雄從沒看過這種船。他帶著疑惑從書中找答案,發現這種船確實曾經存在,且僅出現在高雄和基隆。只是在民國60年左右,政府以安全性考量為由全面收購,這引發了羅國棟的好奇心。

 

「我們明明就是海盜的子民,為什麼沒有人去研究船,特別是實用的船?」羅國棟說。

 

保存老師傅的造船技藝

 

2014年,經由旗津老大木工廠的引介,找到了精通手工木造船的董明山老師傅。沒有船圖和實際物的參考,沒有任何測繪,憑藉著那張1954年美軍拍的照片,明山師傅依據多年的造船經驗,以傳統的工具比劃,在沒有任何先進科技輔助之下,打造出早已在高雄港消失40多年的尖頭舢舨船。

 

老師傅造船,之所以能不仰賴測繪,是因為傳統造船的知識體系裡,有著濃厚的經驗主義色彩和豐富的口訣,而這些非系統化的經驗與口訣,與現代造船原理是可以互為證明的。比如羅國棟指著小舟的船頭斜斜的半弧形,「老師傅說,這是『一吋走八分』(臺語,指船頭斜度)。這其實可以和現代造船知識對應—我們知道,這種斜度可以破浪。」

 

2014年由中山大學舉辦的一系列木船實務技術講座,由董明山老師傅示範他以傳統精湛的木船建造知識,復刻了高雄港消失已久的舢舨船。/圖片來源:中山大學「邊緣社區認同再造」計畫團隊。

 

因著傳統知識本身非標準化、彈性大的特質,足以應付客製化遊艇萬萬種不同的變化,使得臺灣的客製化遊艇產業在國際上大放異彩。然而,當年羅國棟帶著學生在旗津田野調查的過程中,卻發現,這樣支撐起世界級遊艇產業的傳統技藝,正因缺乏傳人,面臨著嚴重的人才斷層。

 

因此,「西灣海洋」的任務之一,就是要將老師傅這些非標準化的知識內容記錄下來,希望能從汲取傳統的木船技藝,找到船舶設計的養分。「老師傅的這種知識取得不易。真要他說,他說不出來。」羅國棟說,「得要他一邊做,才會慢慢從他口中聽到。」因此現在每週六,「西灣海洋」都邀請明山師傅來工作室後院,持續進行傳統船隻的復刻工作,明山師傅邊做邊說,工作人員邊從旁影像紀錄。

 

 

「西灣海洋」負責人羅國棟指著「一日造舟」的船型,其設計概念是以傳統與現代技術結合而成的。/圖片提供:阿桂。

 

受到老師傅非標準化的、有彈性的造船知識啟發,現在「西灣海洋」工作團隊也已開發出所謂「西灣三步驟」的造船方法,並且進一步開發出「一日造舟」、「三日造舟」的活動。團隊結合了現代設計與老師傅的傳統工藝概念,設計出輕便的、半日就能組裝好並下水的獨木舟。組裝獨木舟,就是類似IKEA家具的概念,上半日將獨木舟的木造結構綁好,穿上透明的塑膠「外衣」,下半日便能帶著它去划船了。

 

「我沒辦法把老師傅的技藝全部保存下來,但是,我們可以用他的精神,融合傳統和現代的概念,簡化木船,讓大眾更親近船。」羅國棟說。

 

認識海洋,由船開始

 

過去關於臺灣船舶、以及相關背景文化的研究,比較多是在祭典上的王船。然而王船的功能僅限於儀式,與實用性的船隻性質大不相同。實用性的船隻,其技術與臺灣的歷史文化,應有非常緊密的關係,從這個角度的研究,目前在學界卻是闕無的。

船出海,就得載貨。貨物的多寡、內容、性質,都能在船隻結構與建造技術上反映出來,而這些當年因應市場需求的船,像是一扇穿越時空的窗,能帶領我們一窺當年臺灣周邊海上的世界:那是商船往來絡繹不絕的年代,有軍隊的,走私的,亦商亦盜的,以及殖民與人口遷移的,說不完的故事。復刻一艘高雄港消失40多年的舢舨船,帶回我們眼前的,不是只有具象的船體,背後更多的,是在陸地上的我們遺忘已久的、祖先們從海上渡海而來的故事。

 

如果我們不上船,我們的海洋教育就永遠只是站在岸邊看。」羅國棟說。「我們的祖先是海上來的,但我們其實對海上發生的事情卻非常陌生,這不是很奇怪嗎?」

 

因此,除了開發大眾均能接觸的造舟技術,「西灣海洋」工作團隊目前也應邀在臺灣各地學校裡,以船為媒介,和國中小學生介紹他們對海洋教育的理念。羅國棟認為,要孩子們一下子去親近海洋,對他們來說還太遠,但可以先從家鄉附近的河川上玩船開始。「我告訴他們,一個城市的文明,在於你們家的河能不能划。」

 

如果家附近的河水划起來很累,表示那是死水,那樣的河水喝了會令你長疹子,因為河流已經被汙染了。如果這個城市夠文明,那麼水域會是乾淨的,且是活水,是可以划船的。以此帶著孩子做船,體驗人們在水上移動、遊憩的生活,並且藉由做船的過程,從技術原理出發,帶孩子們體認到那些素樸而非科學化的技術知識,如何與海洋文化脈絡結合起來。此時,與船相關的儀式,就能帶入海洋教育的課程中。羅國棟秀了一段高雄港大船下水儀式,上面插滿著魚旗、紅布條,還有擲瓶的儀式,他告訴我們,這些儀式充滿了日本留下來的風格,從此亦能窺見歷史。

 

從船舶的種種,能帶著我們找到被遺忘已久的祖先歷史,那是在海上發生的無數故事。圖為高雄港大船下水儀式,從上面插滿的旗幟與紅布條,可以看出深受日治時期影響的痕跡。/圖片提供:西灣海洋。

 

「西灣海洋」工作室桌上,有個團隊開發的小舟龍骨模型,仔細觀察,構造很簡單,不到五分鐘就能組裝好。隨意稍微凹折、推任一組龍骨,小舟的形狀就有些微的改變。令人想起羅國棟所說的「非標準化的、有彈性的」傳統造船知識。來此工作室前,我們很難想像,從一條小船、造舟這件事上,能牽引出的意義是那麼地深厚。有些事情,以不同的面貌在現代社會中載浮載沉,如仍在現代遊艇產業中存活著的、老師傅的傳統木船技藝;有些事情,則能從這些歷史留下的痕跡中,慢慢尋回,例如海上經商的歷史,高雄港的變遷。

 

歷史總是會留下那麼一條尾巴,往者,並非已矣。從建造一條小舟,我們也許能找回失落的海洋記憶。

 

從一條小船,我們找回失落的海洋記憶。/圖片來源:阿桂。

 

 

 


本文轉載自十二道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