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碼:00076
文化:北管
文/金永純 圖/頂埔集蘭社提供
責任編輯/邵璦婷
清中葉年間,蘭陽地區的北管子弟團分為西皮、福祿兩派音樂系統,因唱腔、樂器及信仰的差異,相互嫉視而釀成職業團體械鬥,是台灣開發史上十分特殊的案例。延伸至日治時期,政府為招攬民心,鼓勵北管社團成立,當時每個庄頭都有一團,砸錢拼場拼熱鬧,北管之勢如日中天。
然而因為時代的變遷、現代人娛樂形式的演進,北管文化式微,正面臨重大斷層。在頭城,已看不到真正傳統編制的北管,各軒社更要互相調人力,才能湊齊一團。
今年十六歲的梁鈜傑,不忍心看家鄉的北管文化就此沒落,號召大家,重振在頭城超過五十年歷史的頂埔集蘭社,傳承北管「憨子弟」的精神。
擁有四、五十年歷史的繡類彩牌/圖片來源:頂埔集蘭社提供
昔日輝煌 北管在頭城
北管樂曲分為西皮、福祿二派,兩派最大的分別在於領奏樂器的不同:福祿的領奏樂器是椰子殼作成的「殼仔弦」(椰胡、提弦),旋律聽起來比較激昂;西皮則是以桂竹筒製成的「吊規仔」(京胡)領奏。
傳統福祿派樂器「殼仔弦」,上頭刻著集蘭社之名。 /圖片來源:邵璦婷
在宜蘭,以「社」取名的,代表北管福祿派,以「堂、軒」取名的,則代表西皮派;鼎盛時期,全宜蘭有將近130個北管軒社,隨著時間的洪流,現下只剩不到50個,而頭城也從16團,減少至只剩6團。
頭城的北管軒社多屬於福祿派,位於南部的頂埔里本來有兩個北管團,最早出現的是有一百多年歷史的頂蘭社,日治時期又成立了集蘭社。對於集蘭社過去的風華,多半來自於老一輩的記憶,八十三歲的林燕麟先生是目前集蘭社僅存的三位長者之一。
林燕麟先生,是集蘭社僅存的三位耆老之一。/圖片來源:取自頂埔集蘭社臉書
由老一輩的口述,得已窺看到頭城幾十年前北管興盛之景:當時休閒娛樂就是北管,農閒之間,鄉村子弟圍繞在大樹下吹嗩吶為樂;遇到慶典時,全庄頭有錢出錢,有的出力。當時繡旗擺出去有一兩大陣,並甚至吸引基隆的軒社也特地南下遶境。
相隔數十年 集蘭社復興
好景不常,隨著在地軒社的凋零,現在頭城的北管風氣也漸漸式微。去年因緣際會之下,就讀宜蘭高商的梁鈜傑,帶領欲調查北管的朋友與頂埔耆老訪談,由此開始意識到北管之於在地文史脈絡的重要性,以及面臨的技藝斷層。
今年十六歲的梁鈜傑。/圖片來源:邵璦婷攝
梁鈜傑從小接觸各式廟會活動,也曾跳過幾年的陣頭,有感傳統文化消失的速度之快,他便下定決心要復興集蘭社,讓庄頭的文化得以傳承。
談起復興北管軒社,他所顯露的決絕與熱情,讓人完全忘記他年僅十六歲。一開始,梁鈜傑從自己的好友群裡開始召集,為集蘭社招募到七名年輕社員,並找了頂埔頂蘭社的邱坤養老師和下埔協蘭社的劉建旺老師,教授社員吹奏樂器。
今年一月,梁鈜傑帶領著集蘭社的社員,在頭城重啟了已消失數十年的新年踩街。為了找回熱鬧的氣氛,幾個年輕人親自跑公文、印製海報、宣傳、召集人員,在大年初四的時候沿著頭城市區沿路吹奏,重現過去北管軒社新年迎春迎鬧熱的傳統。談及當時熱鬧的情景,梁鈜傑也不禁笑道「這樣,應該算是憨子弟了吧!」
集蘭社迎春踩街場景。/圖片來源:頂埔集蘭社
勤學勤練 「不會的就上YOUTUBE學!」
聊及學藝的過程,梁鈜傑特別感謝頂埔頂蘭社的邱坤養老師。有些年長一輩會因梁鈜傑年輕、資歷淺而對他的抱負及能耐有所質疑,打從一開始便不看好他。然而,阿養老師卻自願撥出時間教導在地的孩子吹奏嗩吶,並積極的關心這群青澀但熱血的少年仔。最一開始,集蘭社沒有可以固定練習的地方,從社區活動中心遷移到庄頭的廟宇,後來也是靠著阿養老師租借了噶瑪蘭救難協會的場地,才讓他們有一席容身之處能夠練習。
梁鈜傑和我們分享,吹奏嗩吶第一步是學會看懂傳統的工尺譜。工尺譜是源自唐朝,漢人文化圈特有的記譜法,現今為求方便,學習國樂都改成簡譜,只有傳統戲曲的學習者還會使用工尺譜來演唱或記譜。而每個嗩吶樂手,都有一盒吹嘴。因為出陣時不能保證品質,搞不好濕掉、破掉,會影響音質,所以要準備一盒備用。「現在沒人會綁吹嘴了,外面賣也要一顆一百塊,根本是詐騙集團!」梁鈜傑一邊笑道,一邊跟我們分享他隨身攜帶的吹嘴。
因為練習時間少又不固定,梁鈜傑也會自己上YOUTUBE找北管影片自學,不僅僅學習嗩吶,各種樂器他都會學個基礎。若是沒有老師指導的自主練習時段,他也會教導新進的社員,從基本功練起,希望新一代的軒社勤能補拙。
一顆顆掃帚形的吹嘴模樣精巧可愛。/圖片來源:邵璦婷。
復興北管的漫長路
然而第一次舉辦「集蘭迎春」,自己上街遶境後,梁鈜傑也知道以前熱鬧的感覺很難找回了。當文化已經歷數十年的斷層,需要時間來培養及耕耘,才能重新勾起居民心中的回憶。
「自己誒庄頭,攏不支持庄頭小孩去做這件事。」梁鈜傑一語道破現在面臨的最大難題。當眾人認為北管理應隨著時代變遷而自然沒落,要讓眾人懂得欣賞北管音樂的本質,是他需要克服的挑戰。
遠離了過去生活單純、娛樂稀少的農業生活,現代人有更多休閒活動的選擇;以往神明生日、軒社拚場是整個村落的大事,家家戶戶無不傾力支持,在傳統的農業社會中,北管鑼鼓喧天、豪邁激昂的音樂風格深受歡迎,甚至可以說是台灣早期的「流行音樂」,慶典中總要請到多個北管團拼場,才夠有面子。然而,現今台灣許多廟會活動,不再請北管團,而以電子花車取代,雖然較便宜並但卻忽略宗教活動的精髓,出陣的隊伍,都走味了。
「最悲哀的一件事,莫過於自己庄頭沒有年輕人要來學,沒有人有心幫忙。這樣傳統文化就會斷掉,很可惜。」梁鈜傑誠實的告訴我們,北管樂隊完整的編制需要至少十五人,包括鼓、鑼抄等其他樂手的加入,而現在集蘭社僅有不到一半的社員,要出團都還要四處跟別的軒社借人、借樂器。
北管團的「憨子弟」精神
「庄頭」是傳統社會發展出以一間廟為據點向外擴散的聚落型態,凝聚力高、居民的生活關係緊密。以前,北管出陣能夠動員整個庄頭,歷史文獻中,曾經有人為了北管廢寢忘食、拋家棄子,是以北管子弟有了「憨子弟」的別稱。
憨子弟則由「三才」組成——擔任「錢才」負責出錢的士紳、出勞力搬運繡旗、戲籠等粗重道具的「奴才」、以及學習吹奏樂器的「人才」。這三個圈圈的交界點,便是一份對傳統文化的愛護。
北管樂曲走入現代,最根本的還是人與之間情感的維繫。梁鈜傑希望跟老一輩的北管人達成共識,不同代的北管人,需要找到一個共同的目標去前進。對於集蘭社的未來,梁鈜傑十分希望能有一批固定的「少年仔」,每個人對於北管擁有熱情,並享受演奏時的熱鬧氣氛。
復興北管文化不光是軒社的復興,而是以技藝為核心,延續深根了百年的文化底蘊。梁鈜傑英雄出少年,帶著新一代的集蘭社社員,重振軒社,讓古老的樂曲能夠永續傳唱。
梁鈜傑帶領新一代的集蘭社社員,承前啟後,讓古老的樂曲能夠永續傳唱。/圖片來源:取自頂埔集蘭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