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王暗訪系列四】台北城最美風景,青山王暗訪解析!

 

編碼:00041
文化:青山王夜祭
文/邱翊 圖/台北城市散步

(本文轉載自台北城市散步

 

 

漢人移民定居台灣,同時也將家鄉神明迎至台灣, 因此早期漢人聚落的發展與信仰密不可分,如北港朝天宮、大甲鎮瀾宮、大龍峒保安宮等,人們的生活場域以廟宇為同心圓擴散,不管是地方政治、經濟都深受影響,成為台灣特有的文化發展脈絡及生活型態。

 

然而隨著現代都市型態影響,都市人們的生活逐漸與地方脫離,及人口組成移動與快速轉變,使得都市內傳統祭典的規模與影響力日益減少,過往祭典由信徒或組織為感念神明保佑、籌資舉辦,今日已逐漸轉變為廟方管理單位出資策劃。台北三大祭典大龍峒保安宮、大稻埕台北霞海城隍廟及艋舺青山宮,今日僅有艋舺青山宮仍保留擲筊選出爐主頭家,為青山王舉辦迎神賽會。

 

靈安尊王來台

 

1854年艋舺地區發生瘟疫,在此定居的泉州惠安人士迎請家鄉靈安尊王(又稱青山王)至艋舺,相傳尊王經過西園路時,神輿就無法前行,並指示就地建廟,1856年於現址間廟,今為國定三級古蹟。青山王具有司法及驅疫神格,巡視地方、驅邪避瘟,故從間廟之後即有小規模遶境,逐漸演變為艋舺地區最重要的遶境活動。

日治時期日日新報對於青山王迎神賽會有多篇報導,1914年12月11日「……首尾延長不下數里。通過須ㄧ時間餘。詩意閣五十餘閣。蜈蚣閣三閣。……人員之多。不減稻江五月十三。城隍賽祭……」,記錄當時的盛況數十藝陣參與,足以媲美大稻埕台北霞海城隍爺繞境祭典。

SONY DSC

青山王神轎。/圖片來源:台北城市散步。

艋舺大拜拜

 

農曆10月23日是青山王誕辰,當日是為艋舺大拜拜,地方家戶皆會宰殺牲畜,在騎樓、路邊辦桌招待親友客人「吃拜拜」。當日午後,台北各地民眾陸續湧進艋舺,警察需協助進行交通管制,全盛時期估計超過30萬人,然而此一習俗今日已消失。

目前青山王遶境主要於農曆10月20、21兩日進行暗訪,22日則為正日遶境,遶境的規模與範圍,從日治時期原有的艋舺,逐漸擴大至北邊西門町、南邊加蚋仔,走遍整個萬華地區,仍是台北市內最重大的迎神賽會之一,當青山王起駕時,總有許多地方政治人物參與,以期待拉抬自己的聲勢。

2003年SARS疫情在萬華地區醫院爆發,艋舺青山宮即與萬華地區三十餘間宮廟舉辦法會,並實施百年來首度舉辦的「放王船」儀式,王船行經萬華各地區,最後送至淡水河岸焚燒,象徵將SARS送走。

2003年青山宮放王船儀式 。/圖片來源:艋舺青山宮影片 

路關是遶境前廟方公告的遶境路線說明,路是隊伍行經路線,關則是地點,如廟宇、紅壇等>青山王遶境路關通常第一天暗訪會走訪萬華南區,包括一部分艋舺及加蚋仔;第二天暗訪則是部分艋舺及西門町;第三天正日遶境則以艋舺及周邊地區為主,信徒相信青山王巡視至自家,可驅邪避凶,故每年遶境路關是地方的角力,拖延難產的狀況時常發生。

路線安排還需考量爐主、副爐主及頭家擺設的紅壇香案。每年農曆10月23日青山王祭典結束後當日,在神明前擲筊選出次一年度的爐主1人、副爐主2人及頭家數十人,爐主頭家們必須出資負擔祭典的相關費用,通常爐主頭家多是艋舺地方仕紳,有趣的是2007年一位法國籍青年連續擲得15個聖筊,榮膺爐主。

2015%e5%b9%b4%e9%9d%92%e5%b1%b1%e7%8e%8b%e6%9a%97%e8%a8%aa%e7%ac%ac%e4%b8%80%e6%99%9a%e8%b7%af%e9%97%9c2015年青山王暗訪第一晚路關。/圖片來源:台北城市散步。
SONY DSC 2014年青山王暗訪,崛江社接駕紅壇。/圖片來源:台北城市散步。

尊王駕前護衛

 

每年青山王繞境必定於駕前護衛的有青山宮八將團、義安社、義英社及鳳音社,四個社團都有豐富的歷史淵源。

八將團是由還願將腳慢慢組成,1962年左右確認為九人的編制延續至今,由八位手持各種刑具的人扮演八位將軍,中間有一位兒童擔任引路童子,青山宮八將臉譜最大的特色是,由枷將軍領頭四位紅臉譜將軍,鎖將軍則帶領四位綠臉譜將軍。

1921年西門市場(今西門紅樓)的肉販商四大金剛組成義安社,恭塑「謝大爺」、「范二爺」傳承至今,其特色是上揚的鬢角,展現神將氣魄。義英社則是西門市場魚販所組成,有三對范謝將軍,鳳音社則有文武判官、陰陽司、增祿司神將四尊。前兩日青山王暗訪僅有八將團、義安社、義英社、鳳音社隨侍出巡,正日遶境時才會加入其他各地陣頭隊伍。

SONY DSC

青山宮八將團。/圖片來源:台北城市散步。

SONY DSC

艋舺義安社謝大爺。/圖片來源:台北城市散步。

SONY DSC

艋舺義英社七爺。/圖片來源:台北城市散步。

SONY DSC

鳳英社老祖文判官。/圖片來源:台北城市散步。

無形文化資產的保存

 

文化資產包括有形與無形,有形是歷史建築、古蹟、聚落等;無形則是民俗、技藝、藝術等,相較於古蹟建築容易被看到、重視一般人較難有機會接觸無形文化資產。萬華地區最重要的「艋舺青山宮暗訪暨遶境」已登錄為台北市民俗文化資產,祭典期間行經萬華,可見到人們沿路搭設香案、紅壇,等待迎接青山王的到來,表達神明與信徒之間的深刻聯繫。

遶境前導的頭燈上書寫五位神明:靈安尊王、觀音佛祖、清水祖師、天上聖母、保儀大夫,則代表艋舺龍山寺、艋舺清水巖、台北天后宮等參與祭典。然而相較大甲媽祖遶境,多數台北人並不知道艋舺青山宮的文化重要性,期待更多人認識、參與青山宮遶境活動,讓此一重要無形文化資產能保存傳統。

參考資料:
《迎神在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民國102年
《八將》呂江銘註,民國94年
《民俗慶典活動與集體記憶的探討─以艋舺青山宮為例》陳雅芳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碩士班,民國99年
艋舺義安社,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monga.yian/about/

本系列和台北城市散步合作,為艋舺青山王繞境做系列報導。

 

▼青山王暗訪導覽▼

 

《青山王暗訪》謝宗榮、呂江銘、許泰英

11/19(六) 晚上18:30-20:30 (第一場)
11/20(日) 晚上20:00-22:00 (第二場)

http://www.taipei-walkingtour.tw/t-tours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