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王暗訪系列二】穿梭小巷,用六座古蹟,拼湊艋舺的生活樣態!

編碼:00039
文化:艋舺歷史
文/陳德娜、邵璦婷 圖/邵璦婷、網路資料

 

1935manga萬華古地圖。/圖片來源:網路資料

 

上一篇提到了艋舺歷史,我們見證了艋舺興於河道,也衰於河道。19世紀中的一場械鬥,逼走了同安人,間接促成了大龍峒及大稻埕的開發。未料多年後,艋舺也因河道淤積而漸漸沒落,敗逃的同安人在大稻埕東山再起,開啟了另一個盛世。

 

這一篇我們來聊聊在極盛時期的艋舺,存在的多項社會建設。由於商業發達,經濟能力強,各種社會福利措施,如育嬰堂、義倉…等,還有教育機構的書院等,都逐漸設置。

 

淡北育嬰堂

 

4938faaf2f96e淡北育嬰堂現址為仁濟醫院。/圖片來源:http://pics.ee/1ceS

 

清乾隆年代起,艋舺即因碼頭的形成而熱鬧繁榮,在商業全盛時期,每日來往的船隻,多如過江之鯽,因此沿岸一帶便成了眾多郊商、船夫、碼頭工人的落腳處,這些勞動階級人口,每天在繁重的體力消耗後,入夜便常到妓院賭館尋歡作樂,因此華西街、貴陽街一帶則成了青樓娼妓集中區。

 

但過去沒有有效的節育措施,青樓女子所生的嬰兒,經常是含著淚水,拋棄在街頭,加上清朝初年民智未開,重男輕女的風氣之下,有許多女嬰一生下來就被溺斃。因此淡水同知陳培桂及地方士紳,聯合募捐興建育嬰堂來收容這些可憐的棄嬰,1870年設立在現在的仁濟醫院,成為艋舺重要社會慈善機構。

%e8%82%b2%e5%ac%b0%e5%a0%82%e7%a2%91%e6%96%87育嬰堂碑文。/圖片來源:台灣老照片資料庫。

 

當時的育嬰堂雇用四名奶媽來餵奶,經營育嬰事業;後來申請救濟者過多,才規定收容五十名為限。到了1884年,該堂基金積達五千元,便在西門石坊街(今衡陽路)和府前路(今重慶南路)建立店鋪十幢為基本財產,以其租金收入充作費用。

 

除了育嬰堂之外,台北知府陳星聚也在1879年,於育嬰堂旁邊設置養濟院,用來救濟、收容鰥寡孤獨及生病的老者。1886年,台灣巡撫劉銘傳在艋舺創辦同善堂,讓客死異鄉而無力殯殮的人有停柩之地。

 

%e4%b8%8b%e8%bc%89艋舺育嬰堂圖。/圖片來源:淡水廳志。

 

1899年,育嬰堂、養濟院、同善堂合併,並於艋舺育嬰堂原址設立台北仁濟院,並於1904、1905 年分別再併入回春院及保嬰局。一直延續到日治時期,從收容所變成精神病患的療養院、醫院,這項福利機構才停止。

 

 

愛愛寮

 

%e6%96%bd%e4%b9%be%e7%82%ba%e6%84%9b%e6%84%9b%e5%af%ae%e4%b9%9e%e4%b8%90%e6%b8%85%e7%90%86%e8%ba%ab%e9%ab%94施乾為乞丐清理身體。/圖片來源:財團法人台北市私立愛愛院。

 

除了仁濟院之外,日治時代亦有類似社福機構。當時,一位在總督府任職的青年——施乾,奉命調查艋舺地區的貧民生活,他眼見貧苦的人們流落街頭,渾身飢病交加而無人照顧,毅然決然地辭去優渥的公職,變賣家產,於1923年成立了愛愛寮,專門收養孤苦無依的乞丐。

 

施乾散盡個人積蓄,在艋舺買地、蓋草寮,收容乞丐並親自幫他們清洗身體,還教他們讀書認字、如何種菜養豬等等,希望讓這些乞丐能夠習得一技之長來養活自己。

 

面對如此龐大的開銷,施乾的夫人謝惜女士總是全力的支持,不只變賣嫁妝,更與乞丐同住愛愛寮、共食大鍋菜,日以繼夜地提供照顧。可惜謝惜女士在1923年因操勞過度逝世。施乾痛失愛妻及得力助手,又面臨愛愛寮的經營危機,但仍不放棄照顧乞丐的工作。這樣的善心感動了日本富家女清水照子,讓她願意拋下京都富裕的生活,嫁到台灣一起從事社會救濟。甚至在施乾去世之後,放棄日本國籍繼續守護愛愛寮直到九十四歲。

 

%e6%96%bd%e4%b9%be%e4%b8%80%e5%ae%b6%e5%90%88%e5%bd%b1施乾與清水照子的合影。/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施乾也就其對乞丐生活的觀察,撰寫書籍,提出解決乞丐問題的行動方針,喚起社會大眾對乞丐問題的關注。1947年,愛愛寮向國民政府登記立案,改名為台北愛愛院,至今仍在服務孤苦無依之老人。

 

學海書院

 

學海書院現為高氏宗祠。/圖片來源:典藏台灣網站

 

學海書院原名文甲書院,是清代北部的最高學府,也是北台灣現存的唯一一座書院。1836年淡水廳同知婁雲見艋舺商業貿易興盛,遂提於艋舺清水巖北側建立書院,未果,耗時七年,1842新任同知曹謹上任後捐出薪俸才建造完成。1847,閩浙總督劉韻珂巡視台灣,路經艋舺時,認為名字不好聽,題「學海書院」匾額後,才改為現在所稱的學海書院。

 

臺灣書院的建築,雖因書院的性質而有大小之別,但其格局多遵照中國書院,大多為二進或三進。學海書院就是三進式四合院,第一進為門廳,第二進為講堂,第三進為朱子祠;第二進與第三進之間則有左右走廊以利天雨時進出,另有門額上題「龍騰」、「魚躍」,均為鼓勵學子之意。

 

在空間配置上,學海書院的格局展現了中國傳統教育的精神與理念。其主軸線由外而內分為三進,三進的空間利用表現出一進尊於一進的現象:祠堂祭拜南宋理學大師朱熹,為學術精神之根源;講堂實踐教育,是使學術精神復活之處,由外向內,先講堂而後祠堂,越往內則地位越崇高。另外,師長居所與學生宿舍相鄰,讓師生得以朝夕相處、共同生活,在無形中以身教配合言教,促使學生起見賢思齊之心。

 

1864書院重修完成後,由舉人陳維英擔任院長,他曾主持仰山、學海兩間書院,作育英才無數,地位備受尊崇,地方人士都尊稱他為「陳老師」,他也是學海書院最著名的院長。1867新置的艋舺義塾,以及1879成立的淡水儒學均附設於學海書院,也帶動了整個北淡地區的文風,成為當年臺灣學界重鎮。日據時期的學海書院曾被充當為軍舍及小學,後來又被轉售,有一經商的高姓族人將其買下,現在為高式家族的祠堂。

 

³¯ºû­^¡]¥k¡^ ¦r¨±¨¦¡A¢°¢´·³¤¤¨q¤~¡A¢³¢··³¤¤Á|¤H¡A¨É¦~¢´¢¸·³¡C®â°ö¾Ç¥ÍµL¼Æ¡A¤H­Ì´LºÙ¥L¬°³¯¦Ñ®v¡C¡]¨ú¦Û¦Ñ®v©²¤å¥v¤u§@«Çºô¯¸¡^陳維英像。/圖片來源:老師府文史工作室

 

-流動的人潮除了帶來了商機,更發展出了其他的社會活動以及原鄉傳統宗教信仰。以前的人相信建寺廟於街頭有坐鎮之效,街尾則能沖煞。雖然艋舺早已沒落,走在今日的萬華街頭,從街頭巷尾供奉著不同主神的寺廟中,我們仍可在香火鼎盛背後一窺當年風華。

 

艋舺龍山寺

 

龍山寺。/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龍山寺座落於台北市萬華區廣州街211號,主祀觀世音菩薩,不論之於當地人或是旅客,都可以說是萬華的心臟地帶,其更是見證了艋舺由興轉衰的轉捩點。

 

早年北台灣為蠻荒瘴癘之地,環境十分險惡,漢人前來開墾時,多攜帶家鄉廟宇香火為庇護。後因漢人聚落漸增,勢力最大、也來的最早的泉州三邑人士遂於清乾隆三年(西元1738年)合資興建龍山寺,並迎請福建省晉江縣安海龍山寺觀世音菩薩分靈來臺。

 

龍山寺中祀奉的觀音菩薩。/圖片來源:交通大學喀報

 

作為勢力來源的核心,龍山寺身兼了信仰與行政的雙重角色,不僅是居民信仰中心,舉凡議事、訴訟等均祈求神靈公斷,甚至1853年頂下郊拼,三邑人以龍山寺為作戰指揮中心攻打同安人。1884年中法戰爭中,法軍侵占基隆獅球嶺,當地居民乃組織義軍,以龍山寺印行文官署,協助擊退法軍,獲光緒皇帝賜「慈暉遠蔭」匾額。

 

 

日治時期,龍山寺部分空間被佔用作為學校、軍營以及臨時辦公處所。1919年,龍山寺方丈見到寺廟老舊破損,空間又被佔用,便與鄉紳進行募款重建,隔年便聘請當時頂尖的石匠師辛亞救、大木匠師王益順展開重建,才為今日龍山寺樣貌的基礎,而龍山寺的大殿卻在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全毀,戰後才修復。

 

 

艋舺清水巖

 

艋舺祖師廟。/圖片來源:台北旅遊網。

 

順著康定路直直走,在長沙路的交接口,座落另一座恢宏的廟宇——艋舺清水巖。清水巖俗稱艋舺祖師廟,主祀清水祖師,為安溪人的守護神。艋舺清水巖與三峽祖師廟、淡水祖師廟合稱臺北地區三大祖師廟,但這些祖師廟中以艋舺清水巖最具有歷史特色,不僅象徵安溪人的移民勢力,還見證了「頂下郊拼」。

 

1790年,渡海來臺的福建泉州安溪移民,公開募款募得三萬銀元,從泉州府安溪縣蓬萊鄉清水巖,攜來清水祖師香火。1853年,三邑人和同安人為了爭奪艋舺的商業利益,發生械鬥。當時三邑人欲攻打同安人,苦於沼澤遍佈不好進攻,於是想由清水巖借道通過,便向安溪人要求燒毀清水巖,並且答應事後會負責重修工作。

 

械鬥事件後,三邑人卻毀約,只捐獻了一對龍柱。安溪人於是重新募款,募得兩萬五千銀元,於1867年開始整修,耗時九年才完工。日治初期,清水巖被臺灣總督府充做為總督府國語學校的附屬學校。2002年,電影《艋舺》便是在祖師廟取景,片中主角們結拜、居住之地都在這裡,甚至還有不少鏡頭是在祖師爺神像前拍攝。

 

26電影艋舺中多個場景皆在祖師廟中拍攝。/圖片來源:《艋舺》劇照

 

艋舺青山宮

 

Processed with VSCO with m5 preset艋舺青山宮。/圖片來源:邵璦婷攝

 

艋舺青山宮俗稱青山王宮或青山王館,是艋舺地區居民重要信仰之一,與龍山寺、清水巖祖師廟並稱為艋舺三大廟宇。

 

1854年,艋舺市街逐漸繁榮之際,卻發生了一場大瘟疫,死傷慘重,因此福建惠安移民特地由原鄉分靈來台,想藉靈安尊王庇佑來弭平瘟疫。相傳靈安尊王神轎在途經舊街(今西園路)一帶時,突然重的無法抬舉,惠安移民於是擲筊問神意,後來經神明指示立廟於此。一開始只是暫立一座小祠來奉祀安靈,誰知當時患病的人聞訊紛紛前來祈禱求助,信徒倍增,於是擴建成大廟。

 

青山宮主祀由福建惠安移民從原鄉分靈而來的「靈安尊王」,每年農曆十月二十三日為青山王誕辰,艋舺地區均例都會舉行「青山王祭典」,是台北市最大的宗教祭典之一。在誕辰前二天舉行會舉行「青山王暗訪」,隊伍約從夜間六點多出發,巡行艋舺地區的大街小巷,掃除瘴癘厄運,探訪民間疾苦。二十二日當天為青山宮「遶境」之日,俗稱「迎青山王」,會有各路神明護駕接送,信徒則扮成神兵神將沿途分發鹹光餅,家家戶戶擺出供品虔誠祭拜,就這是「艋舺大拜拜」,最後一天則會在青山宮廣場舉行青山王祝壽大典。

 

1 青山宮內的侍衛神魁儡。/圖片來源:邵璦婷攝

 

 

過去的繞境,大多由地方居民共同出錢,請神明出巡來驅邪避煞。現在大多則是由廟方自己舉辦,唯獨艋舺青山宮至今仍是艋舺居民們共同出資,迎青山王的繞境,意義上,則傳承了舊時敬神、珍惜鄉里的心情。

 

走完艋舺一圈,我面向龍山寺,看著的是蜂擁持香的各方信徒。然一轉身,卻是被大批遊民佔據的艋舺公園。或許正因艋舺曾經繁盛一時,所以如鞭炮爆炸完後,只剩滿地遺留下的紅色碎片。走在萬華街頭,心情是矛盾的,因為一邊是對安居樂業的企盼,另一邊卻選擇放棄。

 

2露宿艋舺公園的遊民們。/圖片來源:日報新聞

 

艋舺過去的繁華由往來船舶載來,同時吸引了各地的三教九流。但當船走後,人卻留了下來繼續世世代代的流浪。

 

第一次白天走在萬華巷弄,經過一間間緊閉的清茶館時,儘管路上人煙稀少,卻給人一種隱隱然躁動著的氛圍。後來才知道,那些白天不營業的,到了晚上則是萬華的燈紅酒綠。日治時期時,為了集中管理情色產業,1898年於萬華劃定台灣第一個特定風化區,嚴禁私娼的營運,稱為「萬華遊廓」。後國民政府遷台時仍延續此制度,設立「寶斗里私娼寮」,直到2001年廢除公娼,華西街風化區才正式結束。然儘管公娼取消了,需求仍未減少,因此紅燈區的經營模式轉為阿公店或流鶯,也就是一般稱得私娼。

 

594812176_m

 

在商船不再經過艋舺後,經過了一百多年的沉澱,艋舺的失意似乎也一併停滯不曾消失。儘管從遺留下的建築物雕花或者做工複雜的古早小吃中,仍可以一瞥萬華昔日對於生活的富裕與講究,但不可否認的是其如今仍然面臨著更多整體社會制度下所淺藏的問題,不論是遊民抑或者性工作者。從打響北台灣商業重地的第一炮,到現在的末班站,對於艋舺的歷史,是值得細細追溯,直到那千帆航於淡水河的時刻。

 


 

本系列和台北城市散步合作,為艋舺青山王繞境做系列報導。

▼青山王暗訪導覽▼
《青山王暗訪》謝宗榮、呂江銘、許泰英
11/19(六) 晚上18:30-20:30 (第一場)
11/20(日) 晚上20:00-22:00 (第二場)

http://www.taipei-walkingtour.tw/t-tours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