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碼:00038
文化:艋舺歷史
文/陳德娜、邵璦婷 圖/邵璦婷、網路資料
艋舺龍山寺。 /圖片來元:龍山寺網站。
一出龍山寺捷運站,迎面而來的是莊嚴肅穆的龍山寺,每到下午四點便是龍山寺的誦經晚課,善男信女們站在龍山寺的各個角落虔誠低吟,混著木質香的輕煙伴隨誦經聲,瀰漫在龍山寺附近的街區。
每到下午四點便是龍山寺的誦經晚課,善男信女們站在龍山寺的各個角落虔誠誦經。/圖片來源:石健彤提供
我背後是艋舺公園,左右兩邊則分別為華西街及西昌街。沿著西昌街青草店的味道一路往前走兩個街區,往左轉是每年農曆十月舉辦艋舺大拜拜的青山宮,往右則是清水巖及剝皮寮。在這個古地名稱「艋舺」的區域,有股野性生猛的氣質,過往的痕跡沒有隨時間淡去,反而將曾經擁有的繁華、紛爭、沒落,既衝突又和諧的全部交疊成了今日的萬華。
在這個古地名稱「艋舺」的區域,有股野性生猛的氣質。/圖片來源:石健彤提供
起於河道 得天獨厚的「蕃薯市」
艋舺,也就是原住民從事商業時往來所搭乘的獨木舟「Bangka(巴賽族語)」的諧音。清初年,平埔族原住民多以獨木舟自淡水河上游載運農、獵產品等物與漢人交易,商業的發達吸引了大批外來移民定居此地,並由淡水河岸開始,迅速地往東發展街市。
艋舺地理位置圖。/圖片來源:遠流(1994)《台北歷史散步》頁11。
艋舺市街最早是從大漢溪口開始發展,也就是現在貴陽街二段和環河南路二段交叉處的第一水門附近。當時原住民時常載地瓜來這裡和漢人交換貨物,久而久之貴陽街二段這部分便被稱為「蕃薯市」。因應商業的發展,休閒娛樂的場所也如雨後春筍般冒出,老一輩艋舺人還記得,早期的蕃薯市是何等熱鬧,戲院的歌仔戲天天滿座,華西街小巷裡的青樓紅燈高掛、尋芳客川流不息,到蕃薯市去「秤蕃薯」成為尋芳客的行話。
乾隆年間,艋舺靠著濱臨淡水河的優越地理位置,成為台北盆地貨物的集散中心,整個艋舺地區日漸繁榮,而後也陸續興建了龍山寺(1738年)、青山宮(1856年)、清水祖師廟(1787年),從此以後該區居民的生活便以廟宇為中心,從事多項建設,更促進了艋舺地區的蓬勃發展。到了嘉慶、道光年間,艋舺已經比當時的淡水廳來的繁榮,並且有「一府二鹿三艋舺」之稱。
古艋舺市街圖。新莊沿岸因上游淤積而逐日淺化,到嘉慶年間已不敷大船隻用,因而船隻則集中於艋舺,艋舺遂更進繁榮,新莊因之沒落,遂有一府、二鹿、三艋舺之稱。/圖片來源:《艋舺龍山寺建寺二百五十週年紀念》
衰於河道 猛烈的械鬥「頂下郊拼」
艋舺地區以泉州的「晉江」、「惠安」、「南安」三縣的居民為主,合稱「三邑人」,來的最早、人數也最多。由於泉州人善於經商,因此當時的艋舺商人組成了「郊行」,是類似今日商業公會的機構,「頂郊」就是三邑人所屬商會的名稱。而另一批來的較晚、人數也較少的泉州同安籍移民,則落腳現今老松國小一帶,其商會則稱為「下郊」。當時的他們跟大陸沿海地區各地往來貿易,可以說是:「商船如林、貿易鼎盛」,使得艋舺發展越發興旺,也因此官府陸續將原先設於淡水、新莊的政府機構移駐於此,使艋舺成臺北盆地的政治、軍事中心。
1738年,因為北臺灣有瘴癘之氣,許多民眾死於瘟疫,艋舺三邑人為求神明保佑,便從晉江龍山寺,分香觀音菩薩的香火到台灣,並且建成艋舺龍山寺。龍山寺落成後,泉州三邑商人就將頂郊行政中心設於該廟。得到了宗教庇護與場地,頂郊擁有稅金及軍隊,甚至也開始發展道路闢建、義渡、義倉、賑災、巡更等公共事務,不過,這體系並沒有將同安人的下郊納入。
同治六年(西元1867年)八月,龍山寺因遭颱風肆虐,寺壁嚴重受損,當時募款得1萬5千多元,於同年十月八日整修。因臺灣地區氣候炎熱潮濕,加上地震與颱風災害頻繁,這次整修後維持了52年,直到日據時期才改建。此照片為1919日據時期重建前所攝。/圖片來源:龍山寺官網。
—道光咸豐年間,艋舺移民漸多,同安人為主的下郊,與三邑人的頂郊爭取艋舺碼頭的泊船權利,加上同安人自己奉祀鄉土神霞海城隍,並未加入龍山寺的信仰圈,時常發生衝突。在清廷刻意忽視下,1853年,三邑人終於與同安人發生了俗稱「頂下郊拚」的分類械鬥。
1853年初,中國閩南漳州、泉州兩地天地會民變,臺灣經濟與民心受其影響。下郊同安人對於頂郊三邑人霸佔碼頭與艋舺龍山寺深感不滿,蠢蠢欲動。三邑人見狀,取得仕紳領袖黃龍安同意後,以艋舺龍山寺作為作戰中心,主動攻擊同安人。於是兩方人馬在隨即展開械鬥,史稱「頂下郊拼」。
起先各有攻防,未有明顯勝負,三邑人雖具有人數優勢,但是其聚集的龍山寺周圍與同安人所居之八甲莊(今老松國小附近),正好隔著安溪人所建的艋舺清水祖師廟(今康定路艋舺清水巖),並且沼澤遍布,難以大規模攻擊。因此,三邑人向中立者泉州安溪人借道,威脅利誘,希望能夠拆掉清水祖師廟,以便攻進八甲莊,並承諾事成之後,會幫助安溪人重建廟宇。安溪大老白隆發無奈被迫同意,只能將清水祖師神像遷出,任三邑人燒毀廟宇。
頂下郊拼示意圖。/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三邑人強勢進攻之餘,還將同安人房屋全數焚毀。敗逃的同安人,不得不放棄艋舺的地盤,由大老林佑藻率領,先是逃往北方的大龍峒,但不受當地同安人的接納,轉而逃往大稻埕,並在大稻埕建了霞海城隍廟,奉祀從械鬥中救出的霞海城隍神像。事後,三邑人得勝,佔了艋舺大部分利益,但並未依約幫助安溪人重建清水祖師廟,白隆發責問三邑人,三邑人卻只捐獻了一對龍柱。敵不過三邑人的勢力,白隆發也無可奈何,只好向安溪人募款重建。
頂下郊拼影響層面極廣,除了造成人員傷亡,及八甲庄、祖師廟付之一炬外,也間接促成大稻埕與大龍峒的開發。好景不常,兩次英法聯軍之後,清廷與列強簽訂條約,開放安平、淡水等港口為國際通商港口,因此,在1860年,淡水正式開港。但是實際起卸的口岸,則包括艋舺和大稻埕。不久之後,艋舺因為河沙淤積,漸漸衰微,船隻大多都停靠在大稻埕。於是大稻埕逐漸取代艋舺,成為北台灣的商業貿易中心,大稻埕同安人又再次得到商利。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龍山寺官網、網路資料
本系列和台北城市散步合作,為艋舺青山王繞境做系列報導。
▼青山王暗訪導覽▼
《青山王暗訪》謝宗榮、呂江銘、許泰英
11/19(六) 晚上18:30-20:30 (第一場)
11/20(日) 晚上20:00-22:00 (第二場)
http://www.taipei-walkingtour.tw/t-tours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