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傳千年的最「小」工藝 陳逢顯毫雕創作屢破世界紀錄

編碼:00035
文化:毫芒雕刻
保存人:陳逢顯
文/張媛媛、邵璦婷 圖/林俐安

 

 

 

 

「尺」「寸」之遙 放大鏡下的藝術世界

 

陳逢顯紮起一頭白髮,頗有古道俠義之氣,說起話來氣韻悠長,眼神清澈而溫柔。

 

踏入陳逢顯毫芒雕刻館,映入眼簾的是一排動物圖形的灰白地磚,鑲邊的青苔放肆的流淌在這條小道上,走道邊擺放著零散的藝術品,一塊又一塊的日本黑瓦磚雕吸引著過路人的目光,迎接我們的,是一棟兩層樓的簡單樓房和一場以「鏡」窺天的藝術盛宴。

走入毫芒雕刻館內的「動物」步道。

 

這裡承載著陳逢顯師傅近四十年來的心血,掛滿了書法、人像素描等畫作,還有坐落各處裝有放大鏡的展示櫃。我幾乎得把臉貼在那些透明的櫃子上,閉上一隻眼睛,才能找尋鏡後微乎其微的渺小世界。

 

 

流傳千年的極致藝術 民間工藝與皇帝的玩具

 

其實早在殷商時期便已開始發展微型雕刻,依技法分類,可分成微雕、微刻、微書、微畫、微塑五種,合稱「五藝」。當時甲骨文是書寫在烏龜殼上,為了節省空間,字都不會寫太大,龜殼甚至會重複使用。隋唐以後實行科舉,許多考生為了攜帶不易被發現的小抄,常將密密麻麻的文字寫在幾毫米的紙片上,衍生出「微書」,行至明清時期,毫芒雕刻才逐漸走往藝術發展的巔峰。

 

相傳這些原本散落於民間的奇珍賞玩,在皇帝遊歷四處時被發現,便將這項工藝帶回宮廷,成為宮中珍玩收藏,如故宮珍藏的「多寶閣」即為明、清帝王酷愛的精巧珍品。清末民初時大規模的戰亂讓這項工藝漸漸沒落,瀕臨失傳的邊緣,目前大部分的毫芒雕刻家大多僅專攻一藝(一項素材),如蛋雕、米雕等等。陳逢顯則靠著多年累積的藝術底蘊和晝夜間不斷的鑽研、探索,好以不同的材質創作,才開創出一片毫芒藝術天地。

陳逢顯的微書作品,以日文書寫的金箔微小書。

 

雕刻鋼板   鋪下「毫芒雕刻」的創作之路

 

陳逢顯於1955年出生,台北市人,一場對毫芒雕刻的啟蒙之旅發生在他唸小學時。陳逢顯回憶道,小學時一趟戶外教學參訪故宮,見到了200多年前清代雕刻家陳祖章的傳世之作〈雕橄欖核舟〉,大為驚豔。雕刻家以古文為題材,在長3.4公分、高1.6公分的橄欖核上,雕出8個表情動態不一的人物、精緻的花窗、以及300多字的〈後赤壁賦〉全文,這種神乎其技觸發了陳逢顯的想像,而在心中埋下了雕刻之夢。

清,乾隆二年,陳祖章 雕橄欖核舟。圖片取自故宮網站。

 

他自幼就身懷藝術夢想,喜歡塗鴉,小學時便展現其藝術天分,對於書法、繪畫皆有涉獵,國中畢業後進入稻江美工科就讀。退伍之後進中央印製廠工作,開啟了他不一樣的人生。在中央印製廠,陳逢顯主要在製版部門雕刻專門印製鈔票的鋼版,有別於一般的藝術創作,「鈔票鋼版」是由許許多多的點所組成,需要非常精細的繪製和無比的耐心。日積月累的訓練加強了他的雕刻技巧,也鋪下了日後「毫芒雕刻」的創作之路。

 

陳逢顯從小對書法、繪畫皆有涉獵,長期培養的深厚藝術底蘊,也成為他藝術創作之路上的沃土。

 

一沙一世界 收錄世界文學的微小書

 

陳逢顯回憶起自己在中央印製廠工作時,首次接觸到鋼板、鋼針、微毛筆、放大鏡等工具,突發奇想的在南瓜籽上刻出一幅山水畫,沒想到大受同事的好評,自此之後他開始不斷地嘗試各種不同的媒材,如木、石、棉、金屬等等,一般人不會想到的牙線、縫衣針、甚至是螞蟻的頭,都是他的創作素材。

陳逢顯在針頭上的創作,為世界上最小的茶壺。

 

作品一個小過一個,陳逢顯也透露,台灣適合的工具很少,大部份都得向國外進口或自己改造,他就曾經為了要寫小字,把日本買來的狼毫毛筆修到只剩一根狼毫!而成日埋首在微小若塵埃的作品之中,陳逢顯也練就了一身「心靜專一」的好功夫,每每創作前屏息、吐氣、將身心靈調整到最靜謐的狀態,才有辦法在如此微小的世界裡翱翔。

 

陳顯逢自己最滿意的作品,是他的微小書《唐詩三百首》,當時他將約莫一萬字的總字量刻在只有0.3公分寬的鋼板上,耗時兩年,對眼力及耐力都是非常大的考驗,後續印刷後的裝幀、選紙等等,也讓他吃盡了苦頭。

 

除此之外,陳逢顯也利用時下新聞、軼聞作為創作題材,例如他的新創作──米雕蔡英文肖像,將蔡英文的畫像繪製在米粒上,須以放大鏡才能細探其精細的畫工和渺小的文字,刻上「謙卑、謙卑、再謙卑」,藝術品頓時變得活潑有趣。

米雕蔡英文肖像,須以放大鏡才能一探究竟。

 

陳逢顯的多項作品,已可入金氏世界紀錄,但皆以「作品太小」為由,未能錄入。但對現在的他來說,能夠跟世界頂尖的毫芒藝術家共同創作交流,才是最過癮的事。「作為一個藝術家,要敢於嘗試,把時下很震撼的東西當作創作素材。」這股敢於實驗與創新的自信,仍舊奠基於深厚扎實的藝術基礎。

 

現實人生的殘酷考驗 後繼無人的工藝

 

談及工藝傳承,陳逢顯亦無奈的嘆了一口氣:「學這個是一輩子的事。」即便有心想學習工藝,也必須熬得過現實的考驗,藝術雖然有深度但卻是殘酷的,沒有基本的生存條件便很難繼續堅持下去。

 

雖然傳承這項工藝並不容易,但陳逢顯透過自身的力量推廣毫芒和磚雕藝術,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夠盡其所能好好保存,收藏於館內。世上有這麼一個地方,藏有流傳千年的藝術和無盡的心血。

 

午餐時間過後,陣陣的菜香稍稍填補了我們飢腸轆轆的肚子。臨走之前,我們四處觀望這片屬於陳逢顯的靜謐藝術天地。「這些都是我自己親手做的,當初是為了讓孫子認識動物……」我們的目光隨著陳逢顯明亮的話音落在了腳下的金魚石頭上,望向剛才一路走來的「動物」步道,內心掀起了一絲讚嘆。

布置社區的磚雕裝置藝術。

踏出毫芒雕刻館,我們好似陷入了磚牆迷宮裡,在曲折的小路中徘徊,望向一旁掛於牆上的裝置藝術,是一塊又一塊的磚雕,默默的凝望著來往的人們和車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