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碼:00018
文化:門神彩繪
保存人:劉家正
文/邵璦婷 圖/陳慕天
甫踏進工作室,裊裊的線香氣味讓人感到心神安定,他一邊笑著一邊用親切的台灣國語招呼著我們,身上的淡黃色唐裝襯托出他的臉色紅潤、氣度雍容,他就是國寶級門神彩繪大師——劉家正。
劉家正為人謙和有禮,眉宇間常帶著笑。
勤奮好學 執筆彩繪四十餘年
民國三十多年,美軍轟炸台灣,劉家正的祖父帶著全家一路從嘉義逃到南投信義鄉,就此在這裡扎了根。劉家正從小就生長在一片好山好水之中,家住玉山腳下,因此他別號「玉山人」。
小時候的劉家正喜歡畫畫,當時姨丈常常跟一群朋友來到信義鄉寫生,姨丈曾竹根是專業的佛像畫師,所以初中畢業後就到台南向姨丈習藝。為了拓展劉家正的繪畫領域,曾竹根將他帶到雲鵬工藝社,拜當時專門彩繪寺廟的丁網老師為師。爾後又因要精進技術,先後受教於名畫師潘麗水及蔡草如。
劉家正回憶當年學藝,都是趁師傅作畫時,在一旁揣摩、趁機學習,晚上用藤筆在地上練習;偶爾師傅抽考似地喚他去畫,劉家正也能表現出一定水準。師傅漸漸願意讓他真正執筆、出任畫師。「這也跟天份有關!」劉家正打趣地說,有位師兄練了兩年,卻總是被師傅罵「鬼畫符」。
劉家正作畫的樣子,就跟這神像一樣,不怒而威,沈靜中帶有一股力量。
中西融合 畫出神像新風貌
事實上,畫神像需要非常深厚的繪畫功力。同樣身為藝術家,傳統畫師卻常常被學院派畫家看不起,甚至有人說他們「只是塗油漆,根本不是作畫」。劉家正心中不服,但他始終認為「在哪裡被人看不起,就要在哪裡做到最好給人看」。
二十六歲那年,劉家正受邀到木柵集應廟作畫,自此開始了四十餘年的繪畫生涯。即便別人看作品不分好壞,但他清楚明白要改變繪畫界看輕傳統畫師的困境,自身的技巧就必須更加精進。於是他開始學習國畫描繪人物、花鳥山水的技法,也學習書法亦柔亦剛的筆觸,甚至 研讀解剖學,以習得西畫中肌肉的紋理表現,更結合水彩、素描等上色技巧靈活運用。
劉家正將所有中西繪畫的優點融入在傳統廟宇彩繪中,他深入瞭解什麼是遠近、什麼是層次,為的就是爭一口氣,把民俗工藝變成藝術。劉家正筆下的門神,眼觀四方,兇而不惡,面部表情 細緻生動,人物形象活靈活現,像是要從畫中跳出來一樣。
「門神的技法表現,從『眼睛』就看得出來。」劉家正講究光影、層次烘托出神韻,他描繪的眼神中乘載著情緒,帶出每位神明各自不同的故事。
劉家正的作品也曾經多次赴國外展覽,也在民國一百年的時候,因「門神彩繪」的藝術造詣,榮獲「100年臺北市傳統藝術藝師獎」,就連國畫大師李奇茂也對他讚譽有加。曾經有一次赴中國展覽時,一位老先生看到劉家正的畫非常感動,「因為文革的關係,有許多過去的傳統文化都已不見。」老先生感傷地說,並且感謝劉家正的巧工,使他的記憶得以重現,「我不只重現,我是重新打造。」劉家正語帶自信地回應。
這是劉家正三十多年前的作品,有一次老寺修復中相遇,師傅自費為廟方建了新門,把祂收藏了起來。相比過去的作品,可以看出現在光影與鬍鬚的技法,變得更為細膩。
妙手修復 重現廟宇古樸之美
劉家正畫過的廟宇,全台至今已達近千間,稱他「全台灣畫過最多廟宇的畫師」也不為過。
談起廟宇彩繪工程,劉家正臉色一凜,顯出專業態度。他說,現在的廟宇彩繪分成「修補」或是「重新彩繪」兩種做法———部分廟宇由於歷史悠久,樑柱上的畫已經毀損嚴重,修復時得將木頭上的油漆磨除,「*披麻捉灰」後再重新彩繪,以保護木頭不在腐蝕損壞。
*披麻捉灰:彩繪之前要先確認木頭樑柱是否平整、是否有裂痕,因此會先綁麻布使樑柱強化,在上石灰填補縫隙,讓它表面光滑才好畫而不易脫落,這道工序叫做「披麻捉灰」,可以讓樑柱的使用期限增加好多年。依據樑柱狀態又可將要上幾道工序分為「一麻五灰」、「二麻七灰」等。
若原畫作的狀況良好,只有少部分需要補強,便可以直接補膠;然而,想要將膠的顏色調到和原作一致,也需要多年的深厚功力。「廟宇配色若是太過豔麗,就容易顯得俗氣!」劉家正再三強調配色的重要性。色彩調配需要考慮每間廟宇的環境色彩,因此常可以見到他不厭其煩的,與廟方人員溝通每個細節的配色。修補時如何「修舊如舊」,考驗著一個師傅的真功夫。
每幅廟寺彩繪大都經歷十幾年後,就被廟方的人重新翻修過,因此台灣早年許多大師的作品都逐漸絕跡;而劉家正為了使作品歷久彌新,除了使用環保無污染的顏料之外,甚至還嘗試了飛機塗料。
劉家正最廣為人知的,還是他彩繪門神的高超技術。門神彩繪可被視為廟宇彩繪的集大成者,除了要懂得作畫,貼金箔、搭配神明的配件等等也都要學精。「畫門神的時候,有許多細節值得注意」劉家正告訴我們,例如門神要有四顧眼,因為是看顧廟宇,所以畫出來要眼觀四面;門神表情必須威嚴而不兇惡,雖然是守護廟宇,但是也不能讓信眾感到害怕。
另外,門神不是只有秦叔寶和尉遲恭,每一尊廟宇的主神都有自己搭配的門神,像是凌霄寶殿所祭拜的玉皇大帝,就常搭配著王天君和托塔天王,若是觀音廟,則搭配佛教門神。
一間廟宇彩繪師傅的功力,看門神就知道。因為門神彩繪相當複雜,神明身上整間廟宇的彩繪都有,有圖騰、鳳、龍、魚、松、花鳥、神像……,可以說是集大成。
兒女傳承 延續偉大志業
談及古蹟的修復,無論好與壞,廟方、畫師、政府都有不同的答案。劉家正認為,廟宇彩繪應該去蕪存菁,把已經壞掉、不堪用的地方修補好,把好的東西留下來。而修復的過程中力求維持廟宇的歷史感,呈現古色古香的氛圍。
可是對許多廟方或是包商來說,可能會追求便宜行事,用敷衍的心態交差,劉家正曾經遇過包商對他說:「不用這麼認真,隨便畫畫就好。」讓他十分難過,認為自己多年心血被不想好好做事的人糟蹋。亦遇過有些廟方為了保存廟宇原貌,堅持不得修復,可是結構已經嚴重損毀,不修復則會有坍塌的危機,如此極端的態度也令人為這些百年建築捏把冷汗。
現在,劉家正將一身功夫傳授給兒女,出外作畫時都會帶著兒女一起。目前就讀真理大學宗教系的女兒也分享,跟劉家正出去作畫時非常辛苦,因為父親要求非常嚴格,即使沒有人看得到的地方也馬虎不得。「因為神明會看見」劉家正笑笑地說,自己常常會回到過去作畫的那些廟宇,時時反省有哪一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他認為自己上一輩子有燒好香,所以這輩子可以為神明服務、為神明看顧廟宇,虔誠謙卑之心溢於言表,一生致力傳承、推廣傳統廟宇彩繪,凜然風骨令人敬佩。
劉家正相信自己上一輩子有燒好香,所以這輩子可以為神明服務,為神明看顧廟宇,虔誠謙卑之心溢於言表,一生致力傳承、推廣傳統廟宇彩繪,凜然風骨令人敬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