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嶼上的陶藝路(上)

 

那天,我們起了大清早,伴著初夏卻溼熱的空氣,踏上通往鶯歌的火車,搖搖晃晃地來到了鶯歌小鎮。徒步前往文生窯的路上,林立著製陶工作室與製陶工廠,但寧靜的街道上空無一人,時間彷彿靜止了……

 

「鶯歌」,印象中是一個璀璨與滄桑並存的地方;
但事實上,我想我們並不甚瞭解它。

 

帶著疑問,我們見到了今天採集故事的對象
──陶藝師傅吳明儀,泉州吳家陶藝第24代的傳承者。

 

細細剖析吳明儀師傅的工藝生命,才發現「他的家族史」,儼然正是「台灣陶藝的發展史」啊!

 

 

台灣陶藝來自對岸的主要有兩派──泉州師傅與福州師傅,而吳明儀師傅傳承了泉州吳家的手藝,是落地台灣後的第三代。

 

吳明儀回憶爺爺當年來台灣,傳授了許多陶藝技巧給一般人,讓陶藝產業不再備受壟斷;而1996年時,他自己也公開了獨門「銅紅綠釉藥」的配方。

 

「他瘋了!」當時許多人如此認為;但這其實出自於師傅對待陶藝「共榮共好」的心境──讓更多人了解技術的重要性,能讓好作品得到肯定,也能帶動整個陶藝界更進步。

 

他們不斷開發新的陶藝技巧與產品──在吳明儀父親的時代,吳家以製作「仿古董花瓶」享譽國際。

 

當時,以「拉胚」的形式,加上精湛的「多段聯結」技術,能做出高達一層樓的巨型花瓶。也由於銷路穩定,鶯歌製陶師們開始鑽研這類仿明清時期的大花瓶,並邀請香港的彩繪詩來幫花瓶繪製仿古圖樣。

 

對製陶產業而言,那是個榮光迸發的年代……(待續)

 

 

 

探尋陶藝的亙古之美→陶藝的亙古之美 柴燒大師吳明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