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光影】EP4.政治文獻裡的日子(一):魯王與鄭成功

   

編碼:00165 

文/陳姿樺  圖/文化銀行
責任編輯/邵璦婷、陳德娜

   

  

如果說世世代代留下來的文化史蹟,給了我們窺見歷史生活樣貌的途徑;那些當代的政治文獻與紀錄,便是告訴我們歷史事實,進而建構起國家發展脈絡的軌跡。

       

「國寶光影」的第五展間,展示了政治相關的複製物件與圖檔。(文化銀行攝)

    

洗刷三百年的歷史冤屈——魯王壙誌

   

談起最早在臺的漢人政權,一般人肯定會想到鄭成功,但你可能沒聽過「魯王」這個名字。魯王朱以海(1618-1662)是明皇族成員之一;明朝南渡後,成為南明主要勢力之一,終其一生都在為抵抗清軍出力,直至最後退居金門後病逝。1959 年,國軍在金門舊金城城東發現魯王壙誌。

   

出土時碑身完整,僅右上部分損毀,上頭的字跡幾乎都能辨識,玄武岩製成的碑身上刻印著「皇明監國魯王壙誌」八字,也刻畫著魯王朱以海的畢生事蹟,而其中,更包含了足以一舉洗刷鄭成功三百年冤屈的文字紀錄。

     

根據《明史》記載,魯王乃因與鄭成功爭執而被沉入海中身亡。然而,壙誌中卻明示:「王素有哮疾,壬寅十一月十三日,中痰而薨。 」證實魯王是在晚年時因哮喘發作而過世,由此可知《明史》記載上的闕漏。至今存放於國立歷史博物館的魯王壙誌,留給後世的不只是魯王生平,更是為明清史、鄭氏時期的臺灣史留下了重要的研究價值。

    

隨境而遷的歷史定位——鄭成功畫像

   

既然回望明鄭時期,不可能不談談鄭成功(1624—1662)。作為首位在臺建立政權的漢人,他的名字大概是臺灣學生在歷史課裡第一個記住的漢人名字,對臺灣的歷史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在那個沒有相片紀錄的年代,鄭成功的真實長相始終是個謎,順利流傳至今的畫像是我們有幸能更認識他的憑據。臺灣現存的鄭成功畫像眾多,國立臺灣博物館典藏的「鄭成功畫像」則是當時鄭成功在臺南時命人繪製的作品,自鄭克塽降清以來,這幅畫作由鄭氏家族代代相傳。

   

如今雖不可考「鄭成功畫像」的緣由與用途,但其表現形式明顯偏向明代帝王像,也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流傳極廣,且據說是最接近鄭氏生前真實儀容的一幅鄭成功畫像。

     

在歷史洪流下,鄭成功畫像也被觀看者賦予了不同的意義。(文化銀行攝)

   

這幅畫像後由第 5 代鄭維隆轉渡日人,但遭其後代抗議,於是 1911 年又由佐久間總督以國寶規格,將此畫遷至臺灣神社,並轉為全島性祭祀,賦予鄭成功另一種歷史定位。然而,變動的時刻早就不只如此,民族英雄、延平郡王、開臺始祖……,集各種身分於一身的鄭成功,在中國、日本抑或台灣,對於他的定位,又何嘗不是總有因地制宜的詮釋方法呢?

      

對於歷史,盡信歷史課本餵養的一切是一種選擇,但若有機會能夠親自看看時代留下來的足跡,或許我們就能看見歷史的另一面,魯王壙誌是如此,鄭成功畫像亦然。

       

  


  

# 想了解更多國寶的故事,臺灣國寶館開館展覽【國寶光影】現正展出中!
地點: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

開放時間:每日9:00至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