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故事的人 李聖心與父親之間的剪紙記憶

 

編碼:00149
文/陳姿樺  圖/陳姿樺
責任編輯/徐雪瓊

 

當一幅幅的剪紙作品在面前展開,就代表著成千上百個故事同時間翩翩起舞。你可曾好奇為什麼牡丹上的鳥常是白頭翁嗎?當松鼠和葡萄被剪在同一幅紙裡又代表著什麼意思呢?這些背後所喻含的,便是剪紙藝術的美麗所在──讓紙說故事,而李聖心,與她的父親,已故剪紙國寶的李煥章,就是剪故事的人。

 

走進空軍三重一村,眷村建築如歲月靜止似地完整保留那個年代的氛圍,採訪這天是「李煥章剪紙特展」的第一天,李聖心就在裡頭招呼著來參觀的民眾。

 

剪紙特展第一天,李聖心正忙著招呼著參觀民眾。(陳姿樺攝)

 

剪紙歷史悠久 風貌演變各地不同

 

「人都是愛美的動物。」談起剪紙的起源,李聖心開頭便這麼說。若要追溯剪紙的起源,最早可以從中國還沒有發明紙的那個年代開始說起,如商周時代在金箔、銀箔上進行鏤刻裝飾,或是在較容易取得的樹葉、皮革剪上美麗的圖騰;等到宋代紙張已經開始普及,加上文人治國等歷史因素,剪紙開始變得興盛,並深入每一個家庭的日常,隨著時代演變這項文化也傳入臺灣。

 

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剪紙的發展去到了不同的地域,也出現了不同的面貌。從中國的歷史上來看,遼闊的地幅中各個省份與民族都獨具個性,例如北方的剪紙就較為粗獷,可是到了江南,揚州剪紙、杭州剪紙等,則多半是描述山水與花鳥的秀麗。

 

日常生活最常見的剪紙藝術,便是貼在窗上裝飾的窗花。(陳姿樺攝)

 

剪紙的圖案種類多變,若依用途來說大致上可分為貼於窗上裝飾的窗花、用於喜慶儀禮時的喜花、刺繡時先剪為底的刺繡花,以及餽贈親友的禮品花等;除此之外,針對父親的剪紙作品,李聖心的分類則是以主題區分,例如人物、花鳥、山水、傳統民俗等,特別的是由於父親生前喜愛書畫等傳統藝術,因此也留下了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文字類剪紙作品。

 

李煥章的文字剪紙作品,令許多參觀民眾嘆為觀止。(陳姿樺攝)

 

雕、鏤、刻、剪 藏於指尖和紙間的秘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但精細的剪紙需要的可不只一把剪刀而已。剪紙的原則通常是「外剪內刻」,剪刀適合剪圓弧形或是範圍較大的部分,刻刀則適合內部精細的構圖;紙的材質更是一大學問,除了一般常見的紅紙,另有宣紙、棉紙,以及適合保存的綾紙,各有各的特色。

 

剪紙不是一把剪刀就能搞定,而是依據各自不同的功用而有不同的器具。圖為剪紙工具。(陳姿樺攝)

 

而剪紙的表現手法則以陽刻、陰刻、陰陽刻三種為主。陽刻意指保留原有的圖案線條、去掉線條以外的部分、以空白部分呈現圖案;陰刻則是與陽刻相反,選擇留下線條外的部分,保留完整的塊面突顯美感,而大多數的剪紙作品則是以陰陽刻手法,視整體構圖的需要融合兩種技法,彼此互補、相輔相成。

 

左方作品為陽刻,右方作品則為陰刻部分較多並加上套色。(圖片來源:李聖心)

 

然而要成就一幅剪紙作品,過程的折疊技法也是不可或缺。利用對折剪出對稱圖形,若重複對折則會出現多組的連續對稱圖形,還有一種中心點對稱折剪,以紙張的對角線交會點為中心剪,則展開後的對稱圖案數量又將與對折數成正比,不同的折疊方式碰上不同的剪紙方式,故事就在留下的空隙與紙面中展開。

 

除了折折剪剪,剪紙作品的色彩也是大幅影響觀看感受的要素之一,大致上可分為單色剪紙與複色剪紙;單色剪紙多以紅色象徵喜氣,複色剪紙則又分為套色、染色和拼色等作法,展現色彩的豐富性,總能讓剪紙藝師的各種想像躍然紙上。

 

李聖心示範不同的折紙方式,剪出來的效果也有所分別。(陳姿樺攝)

 

諧音、象徵、聯想 傳遞百姓祝願

 

「它要帶有意涵,你才會覺得它是動人的故事。」訪談中,李聖心是如此談論著剪紙藝術,每每生動比劃起每幅圖案的意涵時,便像是場耐人尋味的機智問答。

 

剪紙題材的表現往往是創作者的所求所想和寓意的寄託之處,常見的方式包含諧音法,如蝙蝠諧音福氣、魚則是年年有餘;再來則是象徵法,如龍、鳳等較為祥瑞的動物,或是松鶴象徵長壽、石榴象徵多子等;最後是聯想法,透過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經由聯想帶出不同的意義。

 

就像文章開頭的提問,牡丹象徵富貴,搭配上象徵長壽的白頭翁,即取富貴白頭之意;而藉由葡萄一串一串的形象聯想多子,利用十二生肖對上十二地支則可得「鼠」為「子」之意,「松鼠」便為「送子」,葡萄松鼠自然而然成為送子、多子的祝福。

 

李聖心剪紙時的神情總是特別專注。(陳姿樺攝)

 

把人生剪進紙裡 是鄉愁也可以是祝福

 

「爸爸他是隨著軍隊一起過來臺灣,會動手剪大概都是過年過節。」李聖心提及祖籍在中國山東的父親李煥章,初到臺灣剪的都是思鄉的形狀,後來成為學校的輔導老師,紙和剪刀就成了親近學生的途徑,看著鑽研剪紙一輩子的父親,李聖心也在耳濡目染之下接觸剪紙,進而擔下了保存與傳承的重任。

 

剪紙這門藝術,除了將所念所想剪出來,常常也是想剪一些快樂給身邊的人。談起父親生前坐公車若是遇到有人讓座,都會拿出剪紙來送給對方。本職為保險業的李聖心,也將這項習慣帶在身上,訪談中說著說著便在包包裡翻找,「這個送你!」令人又驚又喜,「這就是人和情的一個樂趣,不是用價格來衡量的。」剪的人開心,收到的人更歡喜,小小的剪紙作品,卻總有著把它周遭的世界大大點亮的魔力。

 

李聖心熱情的介紹展間,讓民眾更認識父親與剪紙藝術。(陳姿樺攝)

 

「我很希望在我有生之年,剪紙在臺灣還活著。」在這個凡事講求「快」的時代,剪紙的精雕細琢與慢工出細活,似乎已經快跟不上這個時代的步伐,也漸漸遠離一般人的生活。「如果現在的時代潮流就是這樣走,那當然它就會漸漸被淡忘。」李聖心如是談起,除了持續的教課、傳承,更希望政府以及整個社會,能夠再好好看看剪紙的美與價值。

 

採訪這天是開展的第一天,短暫的週末下午不時有人入內參觀,時光在這棟屋裡和這些被掛在牆上的作品一樣被好好安放著,李聖心環繞在父親的作品中,在剪紙的世界中向遊客一一細數著與父親之間的回憶,如同父親未曾遠離那般。

 


文化銀行每週都有關於老文化的報導!
若你喜歡這篇文章,那我們每週三都可以私訊給你新的喔!
[每週三都想收到請點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