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笛醫生成心如 賦予天然竹材多樣生命力

 

編碼:00140
文/李宛諭  圖/李宛諭
責任編輯/邵璦婷

 

竹笛的起源距今已有 8000 年的歷史。/圖片來源:李宛諭 攝

 

笛的起源距今已有 8000 年的歷史,然早期的笛子僅是用於誘捕獵物的信號工具,到了周朝才出現與現今竹笛類似的「篪」。此後,笛樂成為漢朝相和歌、隋唐燕樂、宋代說唱諸宮調、元代雜劇與明清戲曲等重要的伴奏樂器。在崑曲中運用的竹笛稱為「崑笛」,而在清代的梆子戲使用的竹笛則稱為「梆笛」。

 

民國之後,竹笛持續為民歌、京劇、江南絲竹等傳統音樂伴奏。1935年中央廣播電台成立國樂隊,而後國樂漸漸進入臺灣正規教育體系,職業國樂團也相繼成立,竹笛遂有了新的發展空間。音色清新明亮、表現力豐富的竹笛,如今不再只是戲曲的伴奏工具,也成為庶民常見的樂器。

 

半路出家 成心如自學製笛方法

 

寧靜的健康路社區大樓裡,隱藏著一處小宅,推開大門,悅耳的笛聲熱烈迎賓,身軀不禁隨著音符搖擺,笛子吹開了聽覺,也吹亮了黑暗的夜。這裡除了是成心如修復與製作竹笛的「心竹笛工作室」,也是一群年輕人推廣「竹笛藝術」的秘密基地。

 

對竹笛製作過程瞭若指掌的成心如,其實並非工匠出身,也未依循傳統的習藝道路,而是在演奏過程中「半路出家」。「大學時代就一直覺得笛子音準很不穩定,常拿著調音器在對。」中國文化大學國樂系畢業的成心如表示,自己一開始只專精演奏領域,但卻漸漸在吹奏過程中,發現許多竹子根本上的問題。

 

大學畢業後,成心如成為學校國樂社的指導老師,並前往中國學習不同的竹笛演奏方式,同時也開始鑽研製作技巧,「製作是因為有演奏需求,一個製作者必須是一個好的演奏者。」

 

因此,成心如憑藉零星的維修經驗,輔以網路資訊慢慢摸索,而即便沒有工廠的台鑽、墨斗等機器,她仍活用日常生活就能取得的銼刀、砂紙、通槍條等器具,製作出具有手工溫度的笛子。

 

成心如活用日常生活就能取得的工具製作竹笛,圖為以砂紙磨去竹屑。/圖片來源:李宛諭 攝

 

笛子製作步驟 從揀選竹材開始

 

欲製作一把竹笛,首先需揀選適合的竹材,其中又以苦竹最為人普遍使用。因生長土壤肥沃,苦竹質地堅硬、竹身筆直,且竹節少,適合製成講究聲音一致性的笛子。

 

另也有人使用外型較古樸的紫竹,偏好開放音色的人則會選用斑竹,但無論任何竹材採收後,都須擺放至少三年,以去除水氣,若竹身不夠直,還需經由炭火烘烤校正。

 

任何竹材採收後,都須擺放至少三年,以去除水氣。/圖片來源:心竹笛工作室提供

 

選完竹材後,打通竹節、用長銼刀磨平內側竹壁,再以卡尺測量內徑,並將控制音調高低的笛塞推入適當位置。「通竹子前可以大約定調,但最後要看頭尾內徑大小。」心竹笛工作室的成心如表示,竹材的內徑無法改變,不同大小的內徑適合的調性也不同,因此需謹慎評估。

 

定調後,以粉筆在竹身上做記號、畫直線,接著依序打出吹孔和笛孔,再用小刀手工調整圓孔形狀,並貼上蘆葦笛膜。「笛膜是竹笛最大的特點。」成心如指出,笛膜能放大竹笛聲音,在古代可避免笛音被熱鬧的戲曲伴奏掩埋。然而,笛膜黏貼的鬆緊程度、材質都會影響音色,「有些師傅會用膠帶,但聲音就比較悶。」

 

以電鑽打出笛孔後,需用小刀手工調整形狀。/圖片來源:李宛諭 攝

 

調音上漆 考驗師傅專業與經驗

 

打完孔後,需以紗布在竹笛內部擦上一層均勻的蟲膠漆,若是去皮的苦竹外部也要上漆,並擺乾。「天然的蟲膠漆最大的作用是會呼吸。」成心如表示,蟲膠漆能避免竹子內水氣在散發時,於外層產生如壁癌般的水泡。

 

不過,蟲膠漆的厚度對音色的影響非常大,太薄不行,太厚音色又會過亮,因此,需根據竹材與經驗,評估上漆的厚度。「竹子的材質跟漆的震動要有美學的配合。」工作室成員經宇補充。

 

打完孔後,以紗布在竹笛內部擦上一層均勻的蟲膠漆。/圖片來源:李宛諭 攝

 

一把竹笛至少需耗費三週才能完成,其中調音就佔據超過四分之三的製作時間。事實上,在鑽孔過程中,就需不斷藉由試吹來調整音色,還有人會在竹身綁上布線。而每一次上漆、纏線或擺放,都必須重新校音。

 

成心如認為,製作過程中最困難的地方在於,是否能精準掌握外在環境的變動,「外在的空氣、溫度、濕度都會影響音準。」笛子完成、外部拋光打蠟後,有些人會在竹身刻上詩詞,再經由演奏者的詮釋,賦予天然竹材更豐富的生命力,每一次吹奏,都是全新的聽覺享受。

 

有些人會在竹身刻上詩詞,賦予天然竹材更豐富的生命力。/圖片來源:心竹笛工作室提供

 

推廣竹笛藝術 拒絕工廠化音色

 

然而,由於竹笛單價低,在樂器壞掉時,臺灣人普遍選擇更換,而非送修。但成心如認為,許多竹子材料良好,有些甚至具有紀念性,不該輕易被淘汰。因此,她與幾位國樂社學生成立「心竹笛工作室」,除專門修復與製作竹笛,也透過臉書、YouTube等網路平台,推廣竹笛藝術。

 

竹笛藝術涵蓋層面廣,大至製作維修技巧,小至各種音色的賞析。而跑遍中國大江南北的成心如,吸收不同流派的竹笛音色,錄製吹奏技巧,分享在網路上。「藝術很重要的東西就是要不一樣。」成心如認為,臺灣的資訊發達,且相較於受到地域限制的中國,更能夠雜揉多樣的音色,內化成屬於寶島的竹笛特色。

 

成心如認為,臺灣的竹笛音色具有多樣性。 /圖片來源:李宛諭 攝

 

如今,竹笛漸漸工廠化與標準化,吹出來的聲音缺乏特色,傳統多樣性不斷流失。「這個聲音不應該被忘記。」工作室成員小銘認為,竹笛藝術隨著外來文化的進入,慢慢淡出臺灣人的記憶。因此,他們決定集合不同領域的人,將傳統的聲音紀錄下來,讓更多人聽見笛音的美麗。

 

世界共通語言 平台吸引各國竹笛愛好者

 

平台吸引世界各地、不分年齡層的竹笛愛好者加入。「全世界的人只要聽到好聽的聲音都喜歡。」小銘發現,音樂是世界共通的語言,平台受眾不限於臺灣,而能擴展到越南、加拿大、新加坡等地,「(越南人)很喜歡,但不會講英文,卻很努力在粉專上表達對我們的支持。」

 

目前,平台內容以製作技巧的「匠人」與演奏技巧的「樂人」為主,未來工作室將規劃介紹民生旋律的「庶民」,與介紹樂曲故事背景的「文人」兩區塊,希望竹笛藝術的推廣不只是點到為止,而能加入更深層的藝術賞析。

 

此外,成心如也盼更多樂友加入網路平台、彼此交流,「不要只有一家之言。」 對竹笛滿腔的熱忱,不只打造了國樂交流平台,也催化了工作室如家人一般的師生情誼。訪問尾聲,笛聲再度響起,悠揚的旋律摻雜著此起彼落的笑聲。

 

這一瞬間,忘卻生命塵俗的不快,忘卻愛恨貪癡糾雜的世界,閉上眼、豎起耳,只剩下聽覺最純粹的享受和愉悅。

 


文化銀行每週都有關於老文化的報導!
若你喜歡這篇文章,那我們每週三都可以私訊給你新的喔!
[每週三都想收到請點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