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碼:00114
文/李宛諭 圖/網路圖片
責任編輯/邵璦婷
猶記得小時候淘氣的你東奔西跑,一不小心撞倒了圓桌,「哐啷!」碗盤如瀑布般傾瀉而下,碎片須臾間爬滿磁磚地,只見阿嬤迎面走來,你緊閉雙眼,心想:「完蛋!要挨罵了。」沒想到阿嬤不慍不火,還慈藹地摸摸你的頭,口中唸著:「歲歲(碎碎)平安。」這才想起今天是大年初一,你擦擦額頭上因緊張而冒出的汗珠,感謝「諧音」的民俗文化救了自己。你,是否有過類似的記憶?
從小到大,諧音意象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形影不離,除上述童年記憶,諸如大樓電梯避開「四」、賭徒不可喝舒跑,否則會「輸到跑路」等例子不勝枚舉。而在台灣各大民俗慶典、節日中,飲食文化也蘊藏許多諧音奧秘,例如過年吃的「蓋粿」與「過」諧音,象徵「年年好過」、中秋節吃的柚子,因「柚」與「佑」諧音,象徵月亮保佑等。這期專題,文化銀行將介紹各節日中含有諧音意象的食物,包含元宵節的「元宵與湯圓」、清明節的「草仔粿」、中元節的「芋粿巧」與重陽節的「鬆糕」,但在此之前,我們必須先瞭解諧音的歷史。
諧音趣味 從文學藝術到庶民文化
利用字音的相同或相似,構成諧音雙關以象徵寓意,是中華文化的有趣特色。「諧音」歷來是漢語中重要的修辭手段,經常為小說、對聯、相聲等文藝和口語所用。
諧音的起源可追溯回先民的語言崇拜和巫術祝語,有人說屈原的《離騷》題目本身就有運用諧音修辭。唐朝詩人劉禹錫曾寫過一篇〈竹枝詞〉,其中有句:「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情)還有晴(情)。」又李商隱有句:「春蠶到死絲(思)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由此可見,唐代時諧音手法已廣為詩、詞人所運用。到了明朝,有金聖嘆「蓮(憐)子心中苦,梨(離)兒腹內酸。」等例,清代曹雪芹的《紅樓夢》也大量運用諧音意象。
國語諧音最常見於「歇後語」。歇後語由兩個部分組成,前半部類似謎題表面,作為引導者;後半部則像謎底,是意思表達的重點。歇後語經常用雙關、諧音、比喻等趣味修辭,使文字更加活潑,並增強文章的表現力。例如:「電線桿上綁雞毛-好大的撣子(膽子)」,或者「和尚打傘─無法無天(無髮無天)」等。
除了歇後語,諧音意象也會出現在剪紙、年畫等藝術作品上。自宋代以來,過年就有貼年畫、水墨畫或剪紙的習俗,這些藝術品在創作技法上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利用諧音賦予物體特殊的文化意義。例如王向陽的水墨畫作品《馬上封侯》,其構圖是一隻猴子騎在馬背上,奔馳向前,後有一蜜蜂尾隨而來,這就是借用「馬」上「蜂」(封)「猴」(侯)之諧音,巧成一幅出口吉利的有趣作品,寄予希冀仕途順利、封侯加爵的願望。
國語諧音在整個中國史脈絡上扮演舉足輕重之角色,除是文學藝術愛用的修辭技法,也是庶民歇後語蘊藏的趣味現象。然除了國語,是否還有其他語言喜歡使用諧音呢?
玩轉諧音 不同語言的相同習慣
台灣寶島融合豐富、多元的語言文化,除了常見的國語諧音,也有其他語言的諧音意象,閩南語為最大宗,其中又以「諺語」的諧音最為常見。例如:塑膠管歹去(壞掉)-歹講(塑膠管),意旨某事物難以啟齒,或難以預料。而演變至今,年輕人愛用的「火星文」也常借用閩南語諧音。例如:宮本美代子(根本沒事情)、櫻櫻美代子(閒閒沒事做)、2266(零零落落)等。
原住民語的諧音則常見於地名,位在新竹縣五峰鄉的「白蘭部落」就是一例。白蘭部落舊稱Kewujan,意指鹿很多的地方,日治時期,日警以部落為核心設立警所與小學,並將原本散居的泰雅族遷居放一處,這種人群聚集地在泰雅語裡叫做「堵難」,日人因而將之諧音為較典雅的「白蘭」,此名沿用至今。
此外,「烏來」其實是泰雅語,意思是溫泉。據傳以前有一群泰雅族人來此,遠望溪水中煙霧濛濛而升,經觀察後,發現這些煙霧是由岸邊湧出的熱水所形成,於是就高呼「Urai」,亦即溫泉之意,而後便稱此地為「烏來」。另還有例子如:「艋舺」為平埔族原住民「凱達格蘭族」語中獨木舟(ManKa)諧音。
最後,客家文化中也能發現諧音意象。例如:懷孕女兒即將臨盆時,農曆若逢三、十三、廿三,因「三」與「生」客語諧音,母親要送雞蛋及毛芋子,祝福女兒順產。而客家人掃墓祭品中,包含「有食有剩」的蛋(蛋客語唸春,春與剩的客語諧音);客家人過端午節時,會吃茄子、長豆與桃李。吃茄子可預防蚊子咬(茄子客語為「吊菜」,「咬」土音為「ㄉ一ㄠ」,取其諧音)。
趨吉避凶 諧音體現民俗文化心理
英國語言學家帕默爾說:「語言忠實反映了一個民族的全部歷史和文化,以及各種遊戲和娛樂、各種信仰和偏見。」民俗是文化的體現,是民間社會長期形成、具有傳承性的所有風俗習慣的總稱。而民俗文化沉澱在語言裡,因此,我們可透過「諧音」來了解當地的民俗文化心理。
從中華民族心理來看,民俗中的諧音現象可歸納為兩大類:一是表吉利的諧音,一是表避諱的諧音。「趨吉避凶」是核心概念,在逢年過節、婚喪喜慶、迎來送往的場合中,人們往往巧借諧音寄寓深意,表達對未來美好生活的祈求,而即使遇到不幸之事或不雅之語,仍會借用諧音討吉利,例如在年節摔破碗盤時,會說「歲歲平安」。此外,人們也用諧音表忌諱,例如送禮不送時鐘(終)或是雨傘(散)等。
「諧音」不僅是語言現象,更是一種民俗文化體現,具有歷史性、民族性和地域性等特點,它在不同的民族生活中與節慶相互融合,形塑人們交往活動的行為規約。諧音意象與我們的生活緊緊相容,因而經常被忽略,但它就像一面鏡子,反射一個民族的心理,也反照台灣人對生命的美好想望。
參考資料:
- 書籍
- 陸傳傑,2014,《被誤解的台灣老地名》(初版),台灣:遠足文化。
- 安倍明義,2003,《台灣地名研究》(初版),台灣:武陵出版社。
- 韓敬體,2002,《語文應用漫談》(初版),台灣:台灣商務。
- 沈錫倫,2001,《民俗文化中的語言奇趣》(初版),台灣:台灣商務。
- 網路資源
- 中國論文網,〈諧音現象與民俗文化〉,中國論文網: http://www.xzbu.com/7/view-8630858.htm,檢索日期:2018年4月5日。
- 博碩士論文
- 張瑞光,2008,〈台灣信仰習俗中的語言文化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 研討會文章
1.潘江東,2003,〈客家飲食文化〉,客家飲食文化,9月29日,台灣。
文化銀行每週都有關於老文化的報導!
若你喜歡這篇文章,那我們每週三都可以私訊給你新的喔!
[每週三都想收到請點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