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公疼憨人,全臺唯一手工印模──鄭永斌的印模夢工廠

編碼:00077
文化:印模
文/顏麗家 圖/顏麗家
責任編輯/邵璦婷

 

生活中常見的傳統糕餅類,不論是紅龜粿、月餅、還是綠豆糕,上面總會印上充滿古意的花紋,你是否曾經想過這些花紋都是從哪裡來呢?

 

台中大興十五街的一座透天厝,看似普通的民宅卻傳出陣陣鋸木聲,門內老師傅精雕細琢,手中的印模儼然成形──這裡是浣豐食品模具行,老闆鄭永斌從民國75年開業至今,生產近乎國內所有印模,「玉珍齋啦、一福堂啦、甚至高雄的舊振南、吳記啦」他細數:「全台的大廠家都跟我拿過模子。」

 

生意忙碌的鄭永斌。/顏麗家攝

 

 

年尾囡仔讀冊憨慢 只對藝術有興趣

 

今年56歲的鄭永斌出生在台中北屯,「我是年尾囡仔,讀書又晚讀一年」,幼時還患有小兒麻痺,求學過程艱難。雖然「讀冊憨慢」,但他熱愛藝術,鄭永斌說,國小時的繪畫比賽,每班老師都會推薦學生,鄭永斌沒被選上,仍志氣十足地參賽,結果「反而是被推薦的沒得獎,我得獎。」

 

受到鼓舞後,讓他更加確定自己的志向,「就是對『藝術』有興趣。」國中畢業後,鄭永斌又透過國民就業輔導中心轉介,南下高雄學習木雕,之後就一直從事雕刻,到現在都沒有改變。

 

高雄、三義、大溪 漂泊的木雕少年

 

最初,鄭永斌在高雄的郭文興師傅底下做門花雕刻,雕木門上的淺浮雕,辛苦的學徒生活,反而磨練出他扎實的基本功,例如鄭永斌正色地告訴我們「磨刀就是最重要,也最基本的功夫」。

 

做木藝雕刻時,刀口的大小與刀的厚度息息相關,「薄的刀子刀口磨太大,你會覺得很鋒利,可是很快就斷裂。」磨刀必須累積經驗,逐漸掌握厚度與刀口的黃金比例,才能讓作品呈現最完美的狀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掌握好基本功才有辦法呈現作品的精緻度,這是年少時期的鄭永斌就習得的道理。

 

兩年後,他遇上中國改革開放,地租、稅金、勞力成本都非常低廉,廠商一家家出走,台灣的木雕加工反而沒落。鄭永斌發覺門花雕刻好景不常,於是17歲的他帶著木刀,前往大溪、三義進修,先在三義學會立體雕,又在大溪學做神桌、龍鳳椅等更複雜的雕刻技巧。不久後更加入建廟團,參與過東勢三山國王廟、彰化文武廟等建廟工程。

 

回首年少這段學藝的歲月,鄭永斌表示「廟宇雕刻深藏的技術含量最多」,是許多木雕師傅都憧憬的工作。

 

揮別建廟游牧生活 定居故鄉做印模

 

建廟工作雖然附有成就感,不過工時不穩,工作地點更是四處漂泊。「在花蓮就整批去花蓮,在台東就整批去台東。」和師傅頭住在隨便建起的工寮,生活簡陋又不方便,他自嘲:「就像木雕界的遊牧民族。」

 

最終為了生活著想,鄭永斌20歲回到台中,向一位做玩具兼印模的師傅學藝。對他而言,印模是全新挑戰,「刀子都一樣,可是雕法不一樣,完全不一樣。」他靠著前四年磨練的技巧,仍是經過百般摸索,才抓到所有細節和眉角,並在26歲的時候成立浣豐食品模具行。

 

鳳梨形狀的餅印。/顏麗家攝

 

創業初期,浣豐食品模具行經營慘澹,「工作地是一個菸寮」,接代工訂單勉強維生,後來仰賴鄭永斌收藏奇石的興趣──接奇石底座的訂單,不僅撐起生意,銷量更超過本業的印模,利潤豐厚甚至讓他一度想要轉行。

 

就在這個節骨眼,鄭永斌開始接到印模的海量訂單,讓他接下來的四五年內毫無閒暇,只能專注在印模身上。他解釋:「經濟好起來之後,很多人都會送禮。」而送禮習慣又以廣式月餅為主,印模的需求因此日日攀升,當時的生意「做一個中秋就可以撐一年。」趕訂單時,鄭永斌一天睡不到6小時,白天五六點就開始做,做到半夜一兩點才休息,「吃飯在工作時吃,因為根本沒有時間讓你休息。」

 

彌勒佛形狀的糕印。/顏麗家攝

 

印模四大類:餅印、糕印、粿印、糖印

 

鄭永斌將印模分為四大類:「餅印、糕印、粿印、糖印。」其中粿印和餅印最為常見,用於廣式月餅、喜餅、和紅龜粿。在做粿、做餅需反覆敲打印模,所以粿印和餅印都選用質地硬,耐敲擊的烏心木製作。

 

糕印較少見,用於拜神明的素三牲或鬆糕。糖印則是最稀有的印模,因為製糖技術改變,除了收藏之外幾乎看不見,鄭永斌打開自己收藏的糖印,五片木板依順序組合,成了一個精緻的小佛塔,他說:「不用的時候泡在水裡,要用的時候綁起來,灌糖漿下去。」古代人結婚都會有糖塔,現在多用來替神明祝壽。

 

最常見的紅龜粿印。/顏麗家攝
廣式小月餅的印模。/顏麗家攝
套模畫板。/顏麗家攝

 

針對不同的印模類型,常會搭配不一樣的花紋。像是粿版最常用的龜形紋和蝙蝠紋,就是代表賜福和長壽。糕餅類的魚紋跟壽桃紋,則分別代表年年有餘和長壽的意思。

 

鄭永斌雕刻的壽桃印模。/顏麗家攝

 

現在我們最常見的到,應該就是月餅上所印的字紋,通常會印上「囍」字,祝福雙喜臨門;如果是結婚用的喜餅,則會加上龍鳳紋代表龍鳳呈祥,或是瓜果紋,祝福瓜瓞綿綿、早生貴子。

 

 

選材考究 從原木開始的木材加工

 

對於印模用的木材,鄭永斌則十分講究,必須從買入原木,再拉到木材廠剝料,然後放在室內自然蔭乾一年以上。為了避免木材內殘留水分,日後反潮變形,自然蔭乾是鄭永斌堅持的工序。

 

蔭乾一年後,再將木材放進工廠的備料區,套模、畫出成品形狀、再用線鋸把鋸成型。成型後的粗胚要經過刨削;刨木分兩次,第一次用手動,配合機器將木材磨平;第二次則直接放進機器中拋光、打磨至到表面光滑。最後才是刨花,「刨出我們要刻的那個部分」,然後手工修飾剩下的邊邊角角。

 

圖中央黑點是氣孔,在敲模和出模時非常重要。/顏麗家攝

 

鄭永斌考量到印模的四角「若是尖角,敲擊後會很快產生毛邊,木頭的纖維容易跑出來,很快就會壞」,因此獨創了一道工序——「倒角」,將木材邊緣90度的尖角磨圓,延長印模的使用壽命。接著打氣孔,「這個氣孔相當重要,要空氣跑出來才會黏得穩,雕花才會入得夠」,食物出模的時候「空氣跑進去,就很容易出來。」打完氣孔後就可以雕花、打磨,準備出貨給客戶了。

 

創新與收藏 守護「最有台灣味的行業」

 

除了做印模,鄭永彬更收藏的超過千個印模藏品,櫃子裡放不下,連家中的樓梯、走廊都是印模展示區,還因為藏品過多,曾經考慮過開博物館。

 

除了傳統印模之外,他也積極開發不同材質,如陶瓷、石材等。鄭永斌也配合客戶需求,挑戰不同的極限,最大曾經做過140斤的印模,他如數家珍地說:「寬度110公分左右,高度連同手把應該190公分,是印烏龜還有壽桃。」

 

鄭永斌收藏的老印模,年代不詳。/顏麗家攝
陶瓷小印模。/顏麗家攝

 

「當初也沒有想這麼多,是為了生計才投入這個行業。」但投入越深,越能感受這項傳統工藝正在消失;訪畢,問起他是否還會繼續做下去,他給了非常肯定的答案,因為「這是屬於最傳統,最有台灣味的行業。」

 

強烈的使命感讓他堅持手工超過30年,刻過幾乎全台灣的印模。當年畫畫得獎的小學生、攜木刀漂泊的少年早已長大,如今鄭永斌落腳台中太平,一刀一鑿,刻畫傳統好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