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手空拳打不打的過甩棍?五種臺灣本土拳法,行走江湖防身必備!

文/蘇心平 圖/顏寧
責任編輯/邵璦婷

 

 

 

中國功夫名揚海外的重要人物,大家不免俗應該會都會想到李小龍;他從詠春拳所衍伸出其自創的截拳道,直到現在仍有許多學徒,他的武打電影甚至成為了中國武術的象徵。

 

那台灣呢?

 

從清康熙23年(1684)臺灣被納入中國版圖後,到民國38年間,臺灣所發展的武術,最初都是隨著渡海墾台的先民帶入;但在各地扎根後也都隨著時間而衍伸出不同的特色,今天就帶大家來看看這些屬於台灣的武術拳法。

 

流民拳

 

圖片製作:顏寧/資訊搜集:蘇心平

 

「流民」指的是在戰亂時流離失所的百姓,在顛沛流離中用以自衛的拳法就是所謂的流民拳。

 

最初,流民拳隨著遷臺的客家人而引入臺灣,主要流傳於新竹、桃園龍潭一帶客家庄,在經過新竹關西的范炎師傅去蕪存菁後,整理成今日的拳法。而也因大多流傳於客家人之間,所以又稱客家拳。

 

由於這是一套用於保命,而非單純用以強健體魄、鍛鍊心智的拳法,因此流民拳比起套路更注重實戰,其特點在於「招不過三」,意思是必須在短時間內結束戰鬥,以求自保。此外更有「三招不,回頭就跑」一說,指的是若三招內還無法打敗對手,就代表遇到高手了,這時候就得趕緊逃跑以求自保。

 

流民拳在實戰中也確實有十分出色的表現,不僅是民國78年台灣第四屆中正盃錦標賽總冠軍,更奪得北京第一屆世界盃自由搏擊散打世界金牌。我國海軍陸戰隊特勤隊及其他治安單位也都曾聘請流民拳的師傅授拳,流民拳的高實戰性表露無遺。

 

縱鶴拳

 

圖片製作:顏寧/資訊搜集:蘇心平

 

縱鶴拳是由在清道光年間,由創始祖師方徽石所創。方徽石從年幼便開始學習鶴拳,到了20歲左右,儘管考中武舉人,但對於仕途不感興趣的他,並沒有投入官場,而是雲遊各地,結交各個門派的師友。

 

然而他學習武藝的對象不只是人而已,樹枝上的鳥、河裡的魚也都對他有所啟發。他把從飛禽走獸身上觀察到的特點,融入原先的鶴拳之中,再加上茶山天竺寺所傳授運氣之法,而創立「縱鶴拳」。其中的「縱」,有彈、抖、狀、震的意思,正是觀察樹上鳥兒抖掉身上雨水、狗從水中上岸後把水甩掉的樣子而來。

 

除了「縱勁」之外,縱鶴拳也十分講究用氣,也就是所謂的內功,有一套特殊的呼吸方法以培養丹田內氣。在身法上則要求龜背鶴身,蝦臂狗縱身。

 

縱鶴拳傳入台灣大約是在大正十一(1922)年時,因雲林豪紳黃朝深先生,聘林國仲師傅(二高師)至雲林虎尾傳授,而引入台灣。據說當時有個日本武士道教練,認為二高師的武功不過爾爾,於是趁著某日二高師在練功時潛行到他背後,想給他點顏色瞧瞧。想不到,才剛出手碰到二高師,二高師便將他拋到幾尺外的假山旁,嚇得他落荒而逃。而這件事也在學習縱鶴拳的門生中,傳為一段神話。

                                                                                                              

金鷹拳

 

圖片製作:顏寧/資訊搜集:蘇心平

 

金鷹拳相傳是岳飛訓練士兵的一套拳法,一開始在福建一帶流傳,之後便隨著來台開墾的先民一起引入台灣,並在台灣落地生根。

 

道光八年(1828)時,原先居住於嘉義民雄鄉的阿善師,來到西螺廣興里一帶,創立振興社傳授金鷹拳,並流傳於七欠的頭欠(廣興、頂湳、埔姜崙)一帶。其特色為鷹爪手,拳法注重拳、掌、爪並用,且多擒拿、指戳的招式。

 

阿善師武功高強,過去在竹山砍下的桂竹會順著濁水溪流到西螺,阿善師一手便能擊碎竹子頭。此外他還會配置一種叫「響馬丹」的毒藥,相傳只要被丟到頭上,眼睛必定會失明。除了武藝之外,精通醫術的阿善師也會傳授弟子醫術以濟世救人,此外阿善師還會要求徒弟必須先習文才能夠練武。這樣才德兼備的形象,讓阿善師廣受當地居民的景仰。

 

過去華視更曾拍攝電視劇《西螺七劍》,其中主角便是以阿善師為原型,訴說阿善師在七崁地區創立武館、團結起當地居民,最後共同抗日的故事,雖然內容與史實多少有些出入,但還是可以看出阿善師當時的地位及影響力。

 

布雞拳

 

圖片製作:顏寧/資訊搜集:蘇心平

 

 

布雞拳相傳是由「布雞禪師」所創立,但關於布雞禪師究竟是何許人,並沒有更進一步的資料。目前只知道,布雞拳的出現最早是在道光11(1831)時,居住於雲林七欠地區的居民,為了防範南方的土匪,便從祖籍詔安縣官陂聘請了廖金生師傅來台開設武野館傳授布雞拳。布雞拳的特色在身法注重「龜背鶴身」動作則是以手部為主,出拳剛猛有力,也是一套適合實戰的拳法。

 

相傳在咸豐年間,皇帝派武狀元來臺視察臺灣的武術,從打貓到諸羅山,已經打遍了13間武館,終於輪到了這時在諸羅山授藝的金生師。金生師要求暫緩三天,並寫信要求在港尾的弟子廖納廣、廖旺前來比武。三日過後,武狀元再次登門拜訪,兩位弟子便率先表演武術,震驚觀眾及前來視察的武狀元,自然也就沒有金生師出場的必要了。而武狀元結束考察後,回朝稟報,於是咸豐便冊封港尾武術獅陣為「武野館金獅連陣」。

 

除布雞拳外,金生師也擅長輕功、氣功以及跌打損傷的藥膏的製作,武野館的開口獅陣也頗有名氣,據說金生師在舞獅時可跳過兩張八仙桌,可見其輕功了得。

 

太祖拳

圖片製作:顏寧/資訊搜集:蘇心平

 

太祖拳是起源於以武術見長的宋太祖趙匡胤,戚繼光的《紀效新書.拳經捷要》中有記載道:「宋太祖有三十二勢長拳。」而太祖拳又可分為南北兩派,隨先民引入臺灣的是流傳於福建地區的南派太祖拳。

 

同為西螺七崁武術之一的太祖拳,最早是由光緒年間取得武秀才的廖懋昭(萬得師),於24歲時在七欠範圍之外的西螺街上創立勤習堂傳授,而「勤習」名稱的由來,是萬得師的師傅高榮用以勉勵學武之人,只有勤習,才能練成一身好功夫。

 

太祖拳法的特色在於剛、猛、緊、穩、小。講求下盤穩健,動作幅度小、招式緊密相連、出拳剛猛、揮掌生風,是著重於上肢且十分陽剛的一套拳法。

 

當時,西螺的武師都是擅長北管文武場樂器的成員,西螺的街頭也都連傳著:「聽曲市仔頭錦城齋,看武街仔尾勤習堂」。意思是,要聽曲的話,就要到街頭的錦成齋,如果要看武術,那就要到街尾的勤習堂,由此可見勤習堂的名氣之大。

 

 

以上為大家介紹了五種臺灣本土拳法,這些拳雖然不像截拳道一樣能夠揚名於國際,也不見得能夠像斷水流大師兄,一樣自信地認為其他武術都是垃圾。但在臺灣拳法中除了習武的精神之外,多數也具備了保衛鄰里、懸壺濟世的功能,同時也都蘊含了當地的特色及文化。每種拳法發展的脈絡,也多少反映了在地的開墾狀況,其內涵也值得大家去發掘與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