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碼:00067
文化:打鐵
文/王亦信 圖/鏡週刊提供
責任編輯/邵璦婷
走進新莊老街,叮叮咚咚的打鐵聲從巷弄傳來,爐火裡火苗歡快起舞,一把把刀具從迸裂四射的火花中誕生,從百年前的新莊王家打鐵店創始人王金磚,到如今接手的第三代傳人王崇德,日日用打鐵店的爐火,已經燃燒了百年的時光。
走過最風光的時期,打鐵業已成為夕陽產業,王崇德深刻體會行業的沒落,「能做我就繼續做下去,做不了就收掉。」即便如此,日日用打鐵店依舊堅持手工鐵鍛,那鏗鏘有力的覆搥打聲,已然是新莊人無法忘懷的絕響。
王崇德祖傳三代,是現今新莊唯一擁有打鐵鍛造技術的工匠。/圖片來源:鏡週刊提供。
家業一脈相承 祖父是新莊打鐵王
說起王氏家族的歷史,要追溯到清朝。當時的新莊是台灣北部稻米的重要產區,居民大多也以務農維生,對鋤頭、鐮刀等鐵製農具的需求量大,農具製造業也跟著十分發達,王崇德的祖先當時從福建永春來台定居,這個從事打鐵業的家族,自然選在新莊落腳。
民國三年王金磚在新莊路創立「金日用打鐵店」,而他的五個兒子,除了老三改行做糕餅,其餘四個都傳承父親手藝:老二於祖店旁另開一間,名為「金正用」;老四則於台北士林開店,取名為「士林金日用」;老大和老五王叔明,即王崇德的父親,共同主持祖店「金日用」。民國40年時,王叔明在現址新莊路414號,開了「日日用打鐵店」,而後一直營業至今。
作為長子的王崇德,笑說自己從小在「磨刀霍霍」中長大。以前還沒有幫忙磨刀的機器,只能用削的,王崇德十歲的時候就要幫忙削刀。國小時他放學後還寧願在外面晃蕩一陣子再回家,這樣能少幹一點累活。
高中畢業後,他原本排斥當打鐵匠,退伍後在外賣過自助餐、修過車,而立之年仍一事無成,才決定回家繼續從事從小就有的專業,也能有穩定的生活保障,結果坐著坐著就一直到了今日。如今56歲的王崇德,是新莊唯一能做打鐵鍛造技術的師傅。這塊傳承了三代的打鐵招牌,依舊屹立不搖。
工藝講究 手工打鐵更耐用
走進「日日用打鐵店」門口,不大的店面陳設樸素,地上擺滿了鋤頭、農具、刀具。王崇德忙著把鋤頭放進燃燒的火爐,一陣陣熱浪逼來,他臉上全是汗水,每日要從早上八點,工作到晚上六七點才休息。
日日用打鐵店有一套非常講究的流程,王崇德一早要先用煤炭把爐火生起,用夾子把鐵塊加熱變紅後,使用鎚床定型;再以手工敲打的方式調整、固定形狀。打尖後要快速到冷水中,使紅鐵變硬,目的是提高鐵的強度,最後還要裝柄、磨光。
王崇德運用學校所學的機械能力,改良了店裡的器械,但整個流程還是屬手工打造,也因此費時較長,說一把刀大概需要一到兩個小時不等,每一種刀需要的時間也都不相同,王崇德一天約能製作二十把左右。
大型刀具公司機械化量產,對傳統手工打鐵業是很大的衝擊,王崇德說,在他父親剛接手生意時,新莊有十幾家打鐵鋪,整條街都是叮叮噹噹的打鐵聲,傳到他時已經所剩無幾,他無奈地說「這個工作賺不到什麼錢,而且又累又熱,沒有人想做。」
但王崇德堅信:「如果機器做的真的那麼好用,我們乾脆早就收起來了。」他認為,手工製刀依舊有機器無法取代的優點:耐用。他們會將材料在火爐內燒軟燒紅之後,再以敲打擠壓來進行鍛造。這樣製造出來的刀具,密度比較高,更加剛強耐用。
從日日用打鐵店出品的刀子,至少可以用三、四十年,王崇德說如果用鈍了,隨時都可以拿回來找他磨刀。這家百年老店無需花錢打廣告,靠的都是顧客口耳相傳好口碑,客人介紹親朋好友上門,也有餐廳的廚師找上門來,「我們是細水長流,常常都有生意做,雖然是不多啦,不過我也不貪心。」
打鐵業看似沒落,但仍有不少熟客找王崇德(左)製刀。/圖片來源:鏡週刊提供。
兒女助陣打鐵店 傳統煥發新機
打了幾十年的鐵,從最初不甘心守著傳統老行業,現在的王崇德則是在這份職業中做出了樂趣,並越來越享受這個過程。把一個刀子磨好,甚至賦予它生命,在這個過程中,王崇德不會感到累,反而是滿滿的成就感。
如今王崇德已經把打鐵看做藝術業。/圖片來源:鏡週刊提供。
至於是否要把這份家業傳承下去,王崇德倒是看得很開,打算做到自己老了就收掉,也沒有強迫子女學打鐵。但令他意外的是,兩個女兒一個兒子都非常支持打鐵店。女兒幫他註冊了臉書粉絲專頁,把店鋪的資訊放到網路,更可以讓客人在網路下單。
至於他唯一的兒子,服完兵役後更是主動提出要幫忙經營家業。這個帶著眼鏡的年輕人,如今也在日日用打鐵店忙前忙後,一邊跟父親學手藝,一邊思考用創新的方法,甚至希望比較新的製作技術取代現有的手工製作,讓傳統產業煥發生機。
去年兒子王柏凱退伍後,自願回家幫忙,從最基礎的磨刀開始學起。 /圖片來源:鏡週刊提供。
日日用打鐵店的技術越變越好,那份一絲不苟的態度卻從未改變,王崇德走過了百年的起起伏伏,將手工打鐵技術流傳下來,直到今日仍在把這份傳統的美好向世人訴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