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銀樓學徒,一路爬到神明的頭上做事──天冠銀帽帶傳統工藝走向國際(下)

 

銀帽製作 工藝考驗真功夫

 

銀帽製作的時間根據等級高低而有所不同,有些十來天即可完成,有些卻要耗上一個月。製作銀帽時,必須先將堅硬的銀塊融化,利用輾壓機壓扁後進行「抽絲」;當銀塊被抽成細細的銀絲後,再將絲線以不同的數目纏繞,成為粗細不同的銀線。

 

即將組裝的配件。 /圖片來源:顏麗家攝
還沒洗過的聖帝帽,銀上面有薄薄一層氧化物。 /圖片來源:顏麗家攝

 

再來用刀在銀/金片上進行打版,製作銀帽組裝元件的形狀,然後用鑿刀、鉆子、球頭衝子等工具在薄銀上搗壓、切鑿以做出不同的弧度和花紋。再將凹成各形狀的柳絲排成各式精美的圖案,最後點火將柳絲焊上並組裝其他元件即可完成。

 

即將組裝的配件。 /圖片來源:顏麗家攝

 

順序上,先做出帽子的主體,再做配件,然後做配件上裝飾的花草、紋路;最後組裝所有配件,再以酸和刷子輕輕清洗帽身,黏上寶石、翡翠、水晶等,就完成一頂神帽了。敘述上看似簡單,其中卻包含許多高難度的技法,例如塌工能夠使圖案浮凸於銀器表面、雙色工法則彰顯質地的細膩美感;鍍金是在表面鍍上一層物料,而刮金則是在鍍金之後刮除鍍上的物質,呈現材質之美。

 

蘇啟松示範刷洗銀具,手中是隨手做的銀葡萄。 /圖片來源:顏麗家攝
「沒有做過的花樣會先畫一次草圖,做過的都記在腦裡了。」蘇啟松說。 /圖片來源:顏麗家攝

 

上山下海量頭圍 「予神明舒適」

 

不同於其他神帽店家,蘇啟松的神帽製程先以測量頭圍開始,有時是廟方帶神明來量,有時對方沒來,則是再遠都要自行前去測量,為的就是「予(ㄏㄡ)神明舒適」。量完頭圍後,則視客戶要求選材,「看伊是金亦是銀銅」,選完材質,才依照神格的不同打造專屬的神明帽。

 

不同於其他店家,蘇啟松驕傲的說「阮兜攏用施華洛世奇水晶,毋是塑膠ㄟ!」將神帽戴上神明的頭上前,還有一個關鍵的步驟絕對不能省略,必須將神帽放在燃燒的檀香上香薰,這是為了薰除瘴癘之氣,淨化後的神帽才能戴上神明的頭,也顯現了藝師對信仰的虔誠和尊重。

 

說服么弟入行 兄弟合作一世人

 

蘇啟松的神帽路,除了父母加持,更有弟弟蘇建安的協助。蘇建安與蘇啟松相差11歲,原本對神帽只有觀賞的興趣,高中畢業後想要考警專,但遭到家人極力反彈。當時蘇啟松深知弟弟「不喜歡別人管」,就與弟弟徹夜長談,隔天蘇建安就前往金工廠報到。

 

蘇建安學成工藝後就回家與哥哥一起做神帽,蘇啟松個性內斂,留著一頭紳士般的短髮,而蘇建安外向,留著跟伍佰一樣瀟灑的長髮。兩兄弟合作後,有蘇啟松顧著內場,蘇建安往外增加客源,更將傳統創新,除了在讓神帽前往羅浮宮參展外,得了海內外不少獎項,更獲得政府認定的工藝之家認證。

 

 

「先艱苦三冬,以後較快活,有功夫在手,毋驚呷沒飽。」

 

想起當時鄰居的小孩都去念高中,自己卻在銀樓過著一天11小時、月休一天的學徒生活,蘇啟松並不後悔,比起花錢念三年書,出來不知道要作什麼工作,他認為學徒的三年是先苦後甘,從創業到現在做神帽已30幾年,養活自己更養活一家人。

 

蘇啟松的神帽人生正如他口中的「先艱苦三冬,以後較快活,有功夫在手,毋驚呷沒飽。」

 

製作圓珠的磨板(左)和銲接用的硼砂(右) /圖片來源:顏麗家攝
認真焊接中的蘇啟松。/圖片來源:顏麗家攝

 


 

神帽百百種 必知十種基本形

 

神明有文武百官,神帽當然也有百百種,然而最常見的基本行不外乎媽祖帽、聖帝帽(常見於天公或文關公)、員外帽(常見於土地公),以下將對神帽的幾種基本帽形做介紹:

 

一、媽祖帽:

[soliloquy id=”2394″]

常見於天上聖母、白蓮聖母。外型與皇帝的冕冠相似,但是只有前面有垂珠,因為古時女子不能直接以面示人,後面則沒有垂珠。雙鬢處一定各有一組鳳凰,後帽桶呈髮髻狀。有些媽祖會有戟、旗,或九條龍的配件。

 

二、鳳冠:

常見於註生娘娘、九天玄女、七星娘娘、王母娘娘、太陰娘娘、各府仙姑、臨水夫人等,主體為「C」字型頭箍,神帽的後面沒有帽桶。裝飾配件是銜著磬或有垂珠的鳳凰,數量最多為九組,其次為七或五組。

 

 

三、佛祖帽:

又稱「五佛帽」,常見於觀世音菩薩,由五片劍狀的五角板構成,傳說是因為佛祖以前修練時收很多弟子,但後來離開弟子回家看生病的老父,回來時只剩五個弟子了,所以佛祖的帽子上就有這五片板子,也叫做「五峰」。佛祖帽的特點是不能用龍鳳作裝飾,帽子的主體也是「C」字型頭箍,用鐵線扭緊固定於神像額頭。

 

四、聖帝帽:

常見於天公、玉皇大帝、三官大帝、保生大帝、文昌帝君、東嶽大帝、東華帝君、黃帝軒轅氏、文衡帝君、北極紫微大帝、閻羅天子、南極大帝等。看起來是一個圓筒上放有一片長板,就像古時候的黃帝帽子,前後都有垂珠,因為凡人不可以直視天子。

 

五、武帽:

又稱「武盔」,常見於武關公,特徵是後帽桶側邊的三角外型,以及後帽桶正面的「關公」、「壽」等裝飾文字。

 

六、帝帽:

跟聖帝帽差一個字,但造型就差很多,常見於各府千歲、司命灶公、延平郡王、廣澤尊王、十二瘟王、藥皇大帝、五穀先帝等。特徵是後面會有一個半圓柱狀的帽桶。

 

七、元帥帽:

又稱「通天冠」,常見於李托塔天王、各府元帥、將軍、周倉、田都元帥、岳王、邢府千歲、門神等神明所配戴。特徵是呈圓柱體的帽桶,還有帽桶上面正中央的尖頭長槍,而且會有龍王纏繞在長槍上,左右側無戟、旗的配件。

 

八、王帽:

常見於池府千歲、吳王千歲、三山國王、開漳聖王、西秦莊府王爺、靈安尊王、安南尊王等。帽子是為四方形平台,中央有一組鳳凰頭,鳳嘴朝前,平台的左邊、右邊、跟後面各有俗稱「鳥翅仔」的鳥翅狀銀片,分成兩層,下層面積較大,約呈45度角下垂,總共有六片鳥翅仔。上下兩層分別象徵雙翼與鳳尾,而左右兩邊下層的鳥翅仔,會有一條龍盤據其上。

 

 

九、狀元帽:

常見於鍾馗、魁星爺等,帽桶兩邊各有一支「御賜金花」,而帽桶底端也各有一支「翹翅仔」。

 

 

 

十、相帽:

常見於土地公(福德正神)、城隍爺、境主公、巧聖先師、魯班先師、武財神等。特徵是四角帽桶,和橫插在後帽桶左右的兩支「翹翅仔」,有點像燕子的尾巴,上面各有一條龍盤據。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神明有專屬的帽子,例如:

 

呂祖帽:是呂洞賓專用的帽子,看起來像斜頂屋,前方斜面有太極八卦圖騰,後方斜面有兩組帽帶垂下。

 

虎頭盔:虎爺將軍的帽子,正面有一隻老虎,而背面有老虎尾巴,除了虎爺之外有些元帥的部將也會戴。

 

員外帽:只有在手持木杖的土地公上才會看見,是無官職的帽冠,外型與員外巾相同,後方垂下兩角布巾。

 

七爺八爺帽:是謝將軍(高瘦七爺)、范將軍(矮寬八爺)的帽子,帽如其形,七爺帽桶上窄下寬,八爺帽桶上寬下窄。

[soliloquy id=”2396″]

 

 

 

 

參考資料:國立台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方賓秀《蘇啟松、蘇建安宗教金銀細工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