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捏麵人其實是給「好兄弟」看的嗎? 謝源張:「我希望讓基隆成為米雕的故鄉」

編碼:00051
文化:米雕(捏麵人)
文/應元宜 圖/應元宜
責任編輯/邵璦婷

 

西元1851年,因為水源、商業、信仰等因素長久以來的摩擦,基隆爆發了一場嚴重的漳泉械鬥,一百零八人因此喪命。由於情勢緊張,任何舉動都可能再次引發衝突,雙方甚至不敢至事發地收屍。

 

沒想到接著幾年就鬧起了旱災,地方大老們推測是在械鬥中喪生卻無法入土為安的怨氣所致,因此協調之後將屍骨合葬,建立「老大公廟」以祭祀,並於每年中元節舉辦普渡宴慰問。就這樣,雞籠中元祭跨越了一百五十多年的光陰,一直傳承至今,成為基隆每年最重要的祭典,也無意間保留了台灣傳統的飲食和米雕文化。

 

出生總鋪師家:與雞籠中元祭的不解之緣

 

出生於基隆的謝源張,父親是一位總舖師。成長在這樣的家庭,節慶時經常要幫忙爸爸辦桌,耳濡目染之下,從小就很熟悉中元普渡的傳統規矩和米雕製作,也就這樣開始了跟雞籠中元祭一生的淵源。

 

整理稿紙中的謝源張。/圖片來源:應元宜攝

 

雞籠中元祭和台灣其他地區的中元祭最大的不同之一,就是每年由十五個宗親會輪流舉辦。宗親會以「姓」為分類依據,打破了最初的祖籍地緣聯繫,達到防止械鬥、維持社會和諧的目的。

 

同時,這種輪值舉辦的制度,也讓各宗親會有了互相比較的競爭意識,為了面子,大家都想讓讓自家宗親會舉辦最大最豪華的中元祭。謝源張說,2013年謝家宗親會主普時,他就特別特別要求所有的細節都要做到最好。

 

雞籠中元祭另一個特別之處,則是它的完整度──從起燈腳、豎燈篙、放水燈等引導、邀請好兄弟的儀式,到款待眾生的普渡宴,再到最後關鬼門前驅趕用的跳鍾馗。整個鬼月的傳統科儀具有完整的先後順序,是其他地區難以看到的;而這整個過程中所保留下來的傳統文化和精神,也是最讓謝源張感動與珍惜的。

 

從畫家到無形文化保存者

 

在三十九歲之前,謝源張其實是一名畫家。除了中西傳統美術的水墨和油畫,他還創作過許許多多漫畫和卡通。一直到現在,風景寫生、油畫等過去的創作,都還掛在他的工作間,營造出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

 

一直到八零年代中期,一次偶然的機會下他開始捏起小時候曾幫父親做過的「麵粉尪仔」(米雕,俗稱捏麵人),越捏越有心得,越捏越意識到文化傳承的重要性,從此便以發揚米雕為志業,並且成為基隆的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者。

 

米雕,台語唸作麵粉尪仔,是將麵食做成牲禮、蔬果、人物等形狀,作為觀賞用的供品,也就是普渡宴中重要的「看桌」。就像現在婚禮開飯前會有影片,或者吃飯時有娛樂用的卡拉OK一樣,看桌也是讓好兄弟飯前飯後能夠「駐足觀賞」的地方,因此一桌「看生」看似簡單,其實盡是巧思。

 

正在製作中的各式水果看生。/圖片來源:應元宜攝

 

看桌上常見的看生,包含水果、水族(卵生)、山受(胎生)、飛禽(化生)等四類,凡是我們能想到的水果和動物,從牛、豬、魚、家禽到昆蟲,都是謝源張的涉獵範圍。

 

謝源張作品,以蔬果形象為基礎設計的素桌看生。/圖片來源:應元宜攝

 

除此之外,一旁搭建的戲台上,還會有「大看生」。一般來說都是傳統故事中的人物,由於雞籠中元祭起源於械鬥,因此特別選擇有一百零八名成神角色的封神榜,傳達「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教化意義。

 

謝源張作品,大看生。/圖片來源:應元宜攝

 

捨不下的文化情義

 

說到普渡的辦桌文化,謝源張拿出一張密密麻麻的清單,列著所有菜餚的名稱和所代表的意義。普渡宴的基本菜單,從代表平民百姓的「漢食碗桌」和「漢食盤桌」,到王公侯爵的「品高桌」、皇帝的「九龍碗桌」,身份切分之精細可以看出主人對待這些「客人」的用心。然而同時,普渡必備的菜色「空心菜」,則代表著主人「無心留客」,希望好兄弟飽足一頓後就離去。

 

雖然清單中各式各樣的要點,看著就讓人眼花,但其實點點滴滴都是先民對眾生的情義和關懷。例如雞籠中元祭的「西洋桌」,便是因為基隆自大航海時代以來,便有洋人生活的足跡,此外也曾發生過數次戰役,因此特地做給在基隆海域附近喪生的外國好兄弟們。

 

謝源張回憶過去到外縣市,常被問為什麼堅持要有西洋桌,「這是一種忠厚、寬宏的心胸,也是普渡宴最重要的精神!」看著謝源張認真的神色,我們也在他反覆的叮嚀和強調中理解普渡傳統的意義,不只是單純的象徵或儀式,而是將慈悲、虔誠的生活態度具象化。

 

當傳統米雕與時代接軌

 

然而,2017的今日,畢竟和一百五十年前不同了,學畫出身的謝源張,對此有一番自己的見解:「以前米雕是一種工藝,師傅就是照著做;現在我希望米雕也能是一種藝術。」他拿出一張張線條俐落的彩色圖稿,紙上是一尊尊大看生的人物設計。

 

為了構思古裝人物的造型,他更是做足了功課,將電視劇、台日中三地出版的小說插圖、漫畫和版畫等都納入自己的資料庫。過去對於美、色彩和線條的訓練,如今都化為養分,讓他得以突破過去對於米雕技藝的印象,而往更高一層雕塑藝術的層面前進。

 

封神榜大看生的設計彩稿,總共一百零八為成神的角色,謝源張計畫每年十二尊,全部完成後再舉辦封神榜米雕特展。/圖片來源:應元宜攝

 

除了更精緻生動的設計,謝源張還捨棄了傳統麵粉加上糯米粉為材料的製法,而改用樹脂(麵包粉混和白膠)來創作。「傳統的麵食的好處自然是可以食用,但容易乾裂、發霉,現在改良的則能讓參與搶孤的民眾帶回家保存,各有各的優點。」謝源張隨手拿起一個未完成的作品,隔著一段距離就放手讓它落在桌上,「咚」的好大一聲,作品卻絲毫無損。他直言以樹脂製成的看生耐摔不易壞,同時也不用擔心太早做食材會在辦桌前壞掉,「不然喔,我都擔心做不完。」

 

創新米雕的製作過程揭密

 

看著栩栩如生的米雕作品,我們不免認為這必然是像極其複雜的工藝,然而謝源張卻笑著提問:「會揉湯圓嗎?會的話,你們就會作米雕。」說罷便打開工作桌上的塑膠盒,捻了一小塊樹脂便開始揉捏起來。

 

謝源張示範米雕製作。/圖片來源:應元宜攝

 

製作米雕最需注意的要點,便是要反覆揉捏到表面光滑平整,不能讓空氣保留再麵糰或樹脂團中。「就是因為這樣,另一個稱呼才叫捏麵人啊。」謝源張一邊快速的揉捏,同時和我們解釋製作的要點,動作快速俐落,經驗十足。白色的樹脂很快的就變成圓滑的一球,他接著利用簡單工具的輔助,幾秒鐘就完成了一個可愛的小兔子。

 

剪刀喀擦兩下,小兔子的基本形狀就完成了。/圖片來源:應元宜攝

 

對於體積較大或形狀相較複雜的米雕等,則先利用鐵絲和保麗龍作為支架和基底,再以各色樹脂包覆。這樣的改良作法看似較簡單,其實是運用了雕塑的概念,讓米雕能有誇張動態的戲劇美感。

 

文化保存的困境

 

從1988年立下決心開始,謝源張可以說是一心撲在米雕和雞籠中元祭上。改良過後的米雕結合卡通或文創議題,加上他的好口才,具有十足的吸引力,許多大小朋友都是他的學生。除了藉由授課、辦創作展來推廣,他更在2007年創立了雞籠米雕藝術學會,要讓大家注意到米雕的美,以及雞籠中元祭的傳統精神。

 

三十年的熱情,在提起現今狀況時,全數轉化成恨鐵不成鋼的怒氣。謝源張直言,辦一年的雞籠中元祭,主辦宗親會要花掉近一千六百萬元,扣除基隆市政府和觀光局各自的補助,剩下一半以上都資金都必須從民間募款,每年都令主辦單位十分頭痛。

 

除了資金問題,更讓人灰心的是政府對於祭典內涵的不重視,雖然每年中元祭都人潮洶湧,但很少人在意科儀背後的文化意涵,政府也甚少直接對文化資產直接做出有利的保護或支持。

 

過去中元祭的重頭戲其實是在農曆七月的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號,二十五號是普渡拜拜,放水燈的儀式就會在前一天退潮的時間點施放,因此水燈能順水而出,二十六號的跳鍾馗也是在關鬼門之前名符其實的「驅鬼」。而現在中元祭卻因政策,統一改為農曆十五祭拜,前一天的放水燈儀式,原本是要鄭重地邀請海上的孤魂來參加祭典,卻遇到漲潮而讓水燈放不出去,淪為觀賞的性質,讓傳統儀式失去了原本的意義。

 

 

雖然直呼可惜,但謝源張每年仍不懈地製作著一桌桌精美的看桌米雕,希望這個已經流傳百年的祭典能夠完美呈現,讓更多人認識這個仍在基隆保存著的傳統文化,同時也注意到在文化保存時所面臨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