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錢也請不到,出團只看交情!傍淡水河而生的百年軒社──淡水南北軒  

編碼:00050
文化:北管
文/李怡欣 圖/李怡欣、沉雁泉、陳靖元
責任編輯/邵璦婷

 

震天鑼鼓、高亢嗩吶,每每聽到總禁不住好奇循聲前往,看這次是哪尊神明出巡逗鬧熱。喧天的鼓樂,彷彿能夠帶著廟會盛宴與信眾的虔誠,一併上達天聽,這是台灣民俗慶典不可或缺的北管音樂。

 

除了是民俗慶典必備音樂之外,你可能不知道,北管也是台灣早期的休閒娛樂,說它是農業社會的流行樂,一點也不為過。

 

週六傍晚的淡水,休假出遊的人潮熱鬧了河岸,漫步老街看人來人往、商家奮力吆喝攬客,突然間嗩吶、鑼鼓齊聲響起,原來在人來人往的公明街上,藏身百年歷史的北管軒社——淡水南北軒。

 

有百年歷史的北管軒社——淡水南北軒,今年初從公明街會館移至淡古文創工坊團練。/圖片來源:沉雁泉攝

 

 

傍淡水河而生 行程是舊時淡水生活縮影 

 

1917年淡水南北軒成立,與淡水軒、和義軒三軒鼎立。初期成員多為淡水港碼頭工人、攤販與車伕,逐漸擴散至各行各業。

 

傍淡水河而生,南北軒年度行程就是舊時淡水的生活縮影,許多在地祭典都能看見南北軒隊伍參與其中:大年初一一早軒社子弟在公明街會館集合出發,途經福佑宮、清水巖、龍山寺踩街走春、排場扮仙,以「歕春[1]」傳統開始新年的第一天。

 

接著是農曆三月二十福佑宮迎媽祖、五月初淡水大鬧熱、六月下旬南北軒主神西秦王爺聖誕、七月中旬福佑宮普渡,這些淡水大日子也能看到他們的蹤跡。其中農曆五月初五初六的「淡水大鬧熱」是淡水最盛大的慶典,在我們吃粽子、立蛋的同時,淡水的慶祝方式一點也不端午,而是透過遶境慶賀當地信仰中心-清水祖師得道日。

 

農曆五月初五傍晚暗訪、初六遶境,淡水在地廟宇、花轎舞獅、北管軒社都會共襄盛舉。有關淡水大鬧熱,在地流傳「淡水迎祖師公,看南北軒拼和義軒」這句話,當南北軒遇到和義軒,一場精采絕倫的軒拼軒較勁就要登場。

 

三軒鼎立時代   「輸人不輸陣,輸陣歹看面」

 

「輸人不輸陣,輸陣歹看面」這句我們熟悉的俗諺正是由拼館文化而生。日治時期,淡水軒、和義軒、南北軒三軒鼎立,曾同台依序演出相同戲碼,拼演員、拼行頭也拼後場陣仗。隨著淡水軒逐漸沒落,拼館轉由南北軒與和義軒兩軒相拼。

 

拼館拼的是子弟一年來的累積成果,副軒長林星光說在拼館風氣極盛時期,兩軒子弟皆為此全力準備:請知名先生指導、訂製服裝、旗幟,無所不用其極,表演前將內容視為最高機密,甚至會「藏陣頭」,把樂隊、馬匹藏起來,避免對手發現。

 

表演當天兩軒相遇,在沒有麥克風的時代,神將相互較勁,嗩吶不絕於耳,兩邊曲目不能重複,直到一方走音或是沒有曲目演奏才算分出高下,場面盛大,熱鬧非凡。

 

 

歷年來南北軒的旗幟。/圖片來源:陳靖元攝

 

 

不只鑼鼓與嗩吶 陣頭以外的北管

 

親自拜訪南北軒會館,軒社子弟賣力打鼓、敲鈸、吹嗩吶,合奏成生氣蓬勃的台灣傳統交響樂,林星光仔細介紹北管的樂器及表演型態。北管團的編制分成「前場」跟「後場」,後場演奏樂器,前場負責戲曲表演。

 

北管樂器涵蓋管樂器、絃樂器與打擊樂器。除了一般民眾最熟悉的嗩吶與鑼鼓,還有鴨母笛[2]、椰胡[3]、北管三弦[4]、北月琴[5]等等。不同於西式的五線譜,北管演奏樂器看的是工尺譜,以上、尺、工、凡、六、五、乙七個音依序對照到Do到Si,並以單皮鼓為指揮,控制節奏與速度。

 

因廟會或婚喪喜慶講求熱鬧,嗩吶可以無限壯大聲勢,所以初學者大多會從嗩吶學起,能速成參與遊街陣頭。

 

鼓類打擊樂器,從左至右分別是通鼓、扁鼓與單皮鼓。/圖片來源:李怡欣攝
嗩吶與絃樂器。/圖片來源:李怡欣攝
北管表演看的工尺譜。/圖片來源:李怡欣攝

 

北管音樂有三種表演型式,除了在我們最熟悉的遊街陣頭之外,還有清唱樂曲的「排場」,以及難度最高的「上棚」-子弟戲。北管在陣頭中負責演奏音樂,在神明出巡、婚喪喜慶場合出陣。排場跟上棚則是戲曲表演,前者在固定場地演奏或唱曲;後者加上前場演員裝扮與身段,粉墨登台演出。

 

子弟戲花費的人力、金錢與時間相當可觀,現在許多北管團隊僅能出陣頭,無法籌備子弟戲。但林星光認為北管傳統文化應完整傳承,因此會從後場練習中挑選對前場表演有興趣的子弟,並且請國寶級邱火榮及劉玉鷹老師來分別指導。一般來說,常見的子弟戲有祝神明壽誕的《三仙[6]》、瑤池金母邀請八仙前往慶祝蟠桃大會的《八仙[7]》等扮仙戲。

 

每兩年,淡水南北軒皆會在淡水祖師廟廟埕上演大戲,2015年演出《洛花河》,故事敘述描述唐營元帥樊梨花與薛丁山奉命征討西域,在洛花河遇到番將鐵板道人、飛鈸禪師擺下金罡大陣,後透過神女相救破了陣法並且大退番將。現場民眾反應熱烈,更有人表示:「好久沒在廟口看戲了!好感動!」今年正逢軒社百年,大戲《三進士[8]》也正緊鑼密鼓籌備中。

 

 

用錢也請不到 有「交陪」才出陣

 

北管文化在日治時期一度因皇民化禁鼓樂政策中斷,直到民國時期才再度恢復生氣,但隨著農業社會轉成工商社會,攀升的工作時數擠壓了人的休閒時間,軒社變成僅剩假日能夠練習。

 

1960年代電視電影取代傳統戲曲成為主流休閒娛樂,加上近四十年來職業北管樂團興起,志工性質的南北軒出陣的次數跟會員人數明顯變少。

 

過去的南北軒只有在會員家的婚喪喜慶,以及有深厚交情的團體相邀才會出陣。問起是否考慮將南北軒轉型,成為可以接案出陣表演的團體?林星光強調南北軒作為子弟團的精神:「要請職業團花錢就請得到,但子弟團要『交陪』到一定程度才能出團。」

 

林星光表示,交情深厚的團體對他們都很尊敬,會親自寄大帖邀請,出去表演時很風光,沿路吃吃喝喝,也會收到匾額與感謝狀,相較之下子弟團是比較光彩的。用錢也請不到,與人為善、搏感情互相力挺,「交陪」這點是南北軒從未改變的精神,也是子弟團的榮耀。

 

創社百年,南北軒子弟將會館鐵門進行彩繪,重現50年前初搬來公明街的樣貌。/圖片來源:李怡欣攝

 

薪火相傳的先鋒部隊 年輕人也來學北管 

 

談到這十幾年南北軒最大的改變,林星光笑說:「應該是年輕人變多了吧!」2003年南北軒僅剩3位會演奏樂器的藝師,皆已高齡七十。眼看傳承四代的軒社遭遇失傳危機,年屆半百的他毅然決然肩負傳承重任。

 

復興軒社初期,傳承文化的風氣尚未抬頭,也沒有社群網絡,訊息通知慢又不方便,從招募人力到籌募金錢都是挑戰。林星光聘請老師、招募子弟,重新開館授課,為了讓對北管有興趣的新血沒有經濟負擔,他自掏腰包贊助子弟樂器。

 

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南北軒吸引愈來愈多對北管有興趣的子弟,十年前加入的成員躋身中流砥柱,透過臉書社群把北管知識以年輕、有趣的方式傳遞給更多人。

 

「以前學北管都是老人家的事,現在年輕人也會來學。」參與團練的子弟橫跨各年齡層,有人信仰傳承文化的崇高理想,盼本土的樂音能走向更遠的未來,讓下一代依然能體會北管子弟團的精神;有人加入南北軒的理由是因為阿公阿嬤因軒社結識,如今斯人已逝,他仍透過參與軒社,拼湊更多上一代的記憶。

 

南北軒子弟因為不一樣的理由齊聚一堂,林星光帶領軒社走上更長遠的路。創社百年,不同世代薪火相傳下,神龕上西秦王爺的香火依然熠熠不滅。

北管團隊中將學習技藝的團員稱作「子弟」,比起「團員」、「社員」等稱呼,更多了一份包容和承襲之意。/圖片來源:李怡欣攝。

 


[1]『歕春』是台灣過年的習俗,過年時由三至四人組成的鼓吹陣 ,沿門挨戶奏樂助興並祝賀,然後接受主人致送的紅包,再到另一家去。

 

[2]鴨母笛俗稱鴨母叭(達)仔,北管藝人稱「管」,管身為木或竹,吹嘴以大片蘆葦所製,吹聲低沉、渾厚,略帶鼻音似鴨聲,吹奏時極具穿透力。

[3]音箱由椰子殼做成,呈半球體,是北管福路戲的主要樂器。

[4]北管三絃又稱「北三絃」,與南管三絃不同,屬於型制較小的三絃彈撥樂器。三絃琴筒兩面以蛇皮包覆,音色清脆,且演奏時「不與拉絃樂器齊奏,旋律上因個人風格彈性加花」,增添樂曲豐富感。

[5]北管月琴為短柄的北月琴(京月琴),藝人們多稱「頭手(琴)」,與一般常見長柄的南月琴(乞食琴仔)不同,可裝一絃或二絃,「聲如馬蹄輕快,極為特殊」。

[6]神明壽誕之時,福祿壽、麻姑、魁星、財神等前往祝壽的戲。

[7]瑤池金母邀請八仙慶祝蟠桃大會,瑤池金母取出萬年瓊漿玉液請眾仙飲用, 一個個喝的酩酊大醉,好不快活!

[8] 《三進士》敘述書生張文達為赴京趕考,籌資借錢,但其妻因無力償還債務,只好忍痛將二子賣到其他人家,以還清借款。而後張文達出任巡按,二子上進,亦皆中進士,一家三進士於巡按府中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