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山記事:鳳山新城與消失的打鐵街

 

走在鳳山街頭不時可以看見歷史存續的遺跡,清領時期建置的砲台、廟宇、城牆,經過幾百年的歲月更迭仍然靜靜矗立。除了悠久的古蹟之外,最為特別的就是一個從過去流傳到現在的行業——打鐵。

 

經過香火鼎盛的鳳山龍山寺,進入家具街,「打鐵」這個古老的行業就隱身在巷弄裡頭。因為產業群聚的關係,三民路的小巷中形成了打鐵街,短短幾公尺的道路兩旁曾經開設十四家打鐵店家。然而,這樣的風光已經不再,曾經充斥著火光以及轟轟聲響的街道如今只剩下三、四家打鐵店家,也不再有絡繹不絕的買客。打鐵街的風光與失落,伴隨著鳳山的變革,都能在歷史中找到軌跡。

 

鳳山縣新城與打鐵街

 

在開始談論「打鐵街」如何出現之前,一定要先知道鳳山新城如何形成。明鄭滅亡之後,清領治台設立台灣府,並將明鄭時期的行政分區略加調整,由承天府、天興州、萬年州改為諸羅、台灣、鳳山三縣。其中,鳳山縣設置於興隆莊(今高雄市左營區)。

 

台灣堡圖中的鳳山縣新城。/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1787年,因為台灣府知府取締天地會,又逮捕天地會領袖林爽文的叔叔,因而發生林爽文事件。鳳山縣城兩度因為兵災而損毀,因此清廷將鳳山縣城遷往埤頭街(今高雄市鳳山區),為了與左營區的鳳山縣舊城有所區別,因此稱為「鳳山縣新城」。而「打鐵街」就是在「鳳山縣新城」建立之後逐漸出現。

 

《鳳山縣采訪冊》有言:「打鐵街,在小東門內,逐日為市。」小東門又稱東便門,鳳山新城六座城門中唯一留下來的一座。「東便門」過往是一個碼頭,當時因為台灣的富庶,許多鐵匠從中國乘船由前鎮河進入鳳山溪,於鳳山溪附近的「東便門港口」上岸,希望能在此安家立業。這些鐵匠上岸之後,由於打鐵器具巨大不容易搬運,因此就地落戶,形成「打鐵街」。

 

 東便門是鳳山縣新城唯一留下來的城門。/圖片來源:涂芝瑄
從前鎮河接鳳山溪,就能夠進入鳳山新城。/圖片來源:高雄市水利局

 

打鐵街的變革

 

「打鐵街」的群聚效應除了與就地落戶的鐵匠有關,也與鳳山早期形成同質性產業市集有很大的關係。農業社會與家庭生活都會使用到的刀、剪、鎚、釘、鋤頭、犁都是鐵製品。在鋼鐵工業尚未發展之時,所有的鐵製品都要仰賴鐵匠的製作,農業與生活上的必需品替打鐵街帶來巨大的客群。農業發達的時候,早上五六點打鐵街就開始工作,期間會有許多小攤販都會來到這,賣小吃給打鐵師傅。打鐵聲與小販叫賣聲此起彼落,營造出一片繁榮的景象。

 店舖外陳列的鐵具。/圖片來源:涂芝瑄
 

隨著時代變革,鳳山的農地銳減,鋼鐵工業也高速發展,打鐵街開始轉型接洽建築相關產業的需求。建築所使用的鐵具昂貴、耗損率高,建築工人為了減少開銷會將需要整理的工具送至打鐵街,請鐵匠協助。此外,某些台灣的企業有少量訂製的需求時也會找上打鐵街,一部分因為鋼鐵工業不接受少量訂單,一部分也因為打鐵街的「手工製造」可說是品質保證,因此某些企業更願意向打鐵街訂製鐵器。

 

失落的傳統產業

 

今日的打鐵街不再有過去熙攘的人群,也少有機會看到鐵匠師傅將爐火燃起打鐵。鳳山打鐵街的鐵匠師傅已經沒有再收學徒,因為習得這樣技藝至少需要三年,很少有人願意長時間投入。此外,「打鐵」這種高噪音的產業若沒有像「打鐵街」這樣產業群聚,根本無法隨意開業,更增加了這份技藝傳承的難處。

 

大部分的時候,鐵匠師傅只是顧著自己的店家,販售過往製作好的鐵器,偶而替客人磨磨刀。只有在政府舉辦「古蹟巡禮」活動時,打鐵街才會重新充滿參觀人群。儘管如此,當客人帶著菜刀走進鐵店,看著鐵匠師傅熟稔的動作讓鈍蝕的菜刀重新充滿光澤,正如「打鐵」此項技藝,雖然暫時沒有傳承,卻仍獨自綻放光亮。

 

 打鐵街上唯一持續打鐵的店家。/圖片來源:涂芝瑄

 

 

參考資料:

  1. 2008《高縣文獻:鳳山建城220週年特輯》,高雄:高雄縣政府文化局。
  1. 1960《鳳山縣采訪冊》。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原刊於光緒二十年(1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