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祭水燈頭 海上孤魂的豪華別墅

編碼:00028
文化:水燈頭
保存人:杜振豪
文/陳慕天 圖/陳慕天

 

「7月15日,基隆的浪正漲著,要給好兄弟的水燈頭一下水就被沖了回來,怎麼推都出不去,老人家說『潮來客也來』,這是好兄弟搶著進房的兆頭。」全台最年輕的文資保存者,水頭燈師傅杜振豪講著他們基隆中元祭的故事,信仰著人神鬼之間的和諧共存。

 全台最年輕的文資保存者杜振豪,左方水燈頭為他今年的作品。

 

 

雞籠中元祭 漳泉械鬥的108條命

 

「死者為大,大者為公。」基隆的老大公廟起源自18世紀清朝的彰泉械鬥。杜振豪說,咸豐年間彰泉械鬥,基隆死了108條人命,當時的板橋林家出面調解,決定改以「賽陣頭(普渡賽會)」取代「打破頭(械鬥血拼)」,才開始了至今一百五十年的基隆中元祭。

 

當時108人埋葬的地點叫做「老大公墓」,後於日治時代遷址才升格為「老大公廟」,進而將當年的祖先升為神格,在地的俗語:「先拜老大公,再拜好兄弟」就是這樣而來。老大公廟主要的祭祀活動就是廣為人知基隆中元祭,在每年農曆七月舉行,其中的中元普渡則由各宗親會輪流擔任主普。

 

 杜振豪隸屬劉唐杜宗親會,「京兆、彭城、普陽」分別是「杜、劉、唐」三個姓氏的堂號。

 

在基隆,共有十五個姓氏宗親會,每年雞籠中元祭各宗親會輪流負責搭建主普壇,全部輪完一次要十五年。日治時期前的主普壇並無固定的設置地點,是昭和4年起,何藍韓姓宗親會輪值主普時,決議于高砂公園設立固定主普壇。後來到了民國六零年代,主普壇則遷至了今日的中正公園。每年負責主普的宗親,透過主普壇佈置的奢華度來展示自家實力,進而取代了當時的械鬥,也讓各宗親會擁有輪流服務大眾的機會。

 

除了主普壇外,水燈頭與遊行花車也是重要的實力展示。杜振豪年僅28歲,極其年輕就被文化部列為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者,他的作品不少老師傅都做不出來。民國一百年,剛好是杜振豪的宗親會——劉唐杜宗親會擔任主普,他花了整整一年的時間規劃設計,完成了基隆歷史上最大的水燈頭,足足有12呎寬,十來個壯漢才抬得動。比起咸豐6年的水燈頭,只有一呎寬,一人即可拿起,隨著時代的演變和基隆人「輸人不輸陣」的精神,杜振豪的作品也讓各宗親會驚艷。

 

民國一百年剛好是劉唐杜主普,杜振豪打造12呎寬的作品,當年因此被列入文化部非物質文化資產。

 

 

水燈頭 源自印度的民俗活動

 

放水燈的意義是請當年在水上往生的好兄弟,可以在中元節時回到陽間來接受供奉,用以祈求水陸兩界孤魂靖安和諧。台灣各地的水燈,都在下午三點後開始下水,但基隆的傳統,則是在半夜子時交接的時候放入水中。

 

 老人家常說,水頭燈「有前無後」。所有的擺飾都在正面,背面不做任何裝飾。

 

各宗親會的水燈頭會以遊行的花車載送到望海巷,法師會在下水前進行誦經,接著開始淨散、引魂,時辰一到,各家壯丁將水燈頭抬入水中燒給好兄弟。民間相傳,水燈的由來也是因為唐太宗遊地府,見到孤魂野鬼無家可歸,因此返陽後開始製作紙紮冥房,讓好兄弟也能適得其所。

 

其實,水燈可說是亞洲宗教的代表文化,歷史上最早的水燈源自印度的印度教與婆羅門教,是用于祭祀河神,消災解厄。後來透過佛教,開始傳播至整個東南亞地區,形成了各地重要的宗教文化,在台灣放水燈頭則是成為了道教的重要民俗儀式。

 

 

水上孤魂的豪華別墅

 

水燈頭的製作過程,就跟蓋房子一樣,打底最為重要,基隆海岸的浪很大,龐大的紙糊稍有不慎就會損毀。底盤完成後,開始架樑柱,做起房間的格局,一呎一格。「在整棟房子的設計過程,都使用魯班尺來量,所有數字要見紅不見黑,這樣才吉利,看起來比例也會比較漂亮。」相較於歐美的黃金比例,台灣傳統建築上也有自己的美學信仰,不同的長度尺寸都有著自己的意義。

 

 紙紮的屋子大多以粉色為主,屋簷上印刷著各種獸類的圖樣,屋內會有紙紮的人偶。

 

水頭燈的支架,來自於南投竹山的竹子,由於房子支架需要彎曲,所以這些竹子不像一般的竹工藝品需要曬乾,師傅們都是在竹子還青綠時,就開始進行形狀加工,這樣竹枝才有彈性、柔軟度。而傳統放在水燈內的紙紮尪仔,是自己一個一個捏、一筆一筆畫的,只不過隨著時代的演進,糊紙幾乎都成了印刷品與工廠製品。

 

 傳統的紙紮人都是全部手工捏製,現在多已被工廠成品所取代。

 

 

傳統民俗 融合多元文化

 

水燈裡頭,就跟真實的家一樣,有大廳也有廚房,除了大廳保持傳統以外,廚房內皆已換上了大同電鍋、冰箱等傢俱。今年,杜振豪特別放上歐風的樑柱,概念來自於日據時代,當時大批留洋的日本建築師來台,將台灣當成實驗基地,因此大量仿洋風磚樓的建築設計開始出現。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原因是基隆曾經有荷蘭人、西班牙人統治,當時留下的異國元素,他也希望可以融入在這項傳統民俗之中。

 

 杜振豪靈感來自台灣老街上許多的「仿洋風磚樓」,是今年雞籠中元祭的創新。

 

對應不同的年代,需要照顧不同文化的好兄弟,是基隆的特色。全台灣也只有這裡在中元普渡的時候,特別擺一桌西洋桌,放上紅酒、麵包、壽司,宴請這些當年在台殖民的外國好兄弟。

 

 歐式的神像,是為了招待當年在台殞命的西班牙、荷蘭孤魂。

 

 

傳統工藝 躍上國際舞台

 

如同金紙一樣,許多人認為有燒就好,不少人都跟杜振豪說,不用做這麼辛苦花俏,反正是要燒掉的,這樣的想法使得傳統文化少了精緻化與創新永續的可能性。「下水前的花車遊行,是給人看的,無所謂,但這是要燒給好兄弟的,我認為要做好才行。」杜振豪一邊做著水燈一邊說著,至今他仍願意在水燈頭結構上不斷突破創新,都是來自於對好兄弟的誠心祝福。

 

 下水前,杜振豪對人偶做最終調整,用誠心祝福這些海上的好兄弟們都能適得其所。

 

基隆中元祭是台灣重要的民俗慶典,宗親會水頭燈更可說是台灣代表性的傳統工藝。今年六月,台灣的沒落的傳統工藝紙紮成為了法國博物館的展品,或許有一天,基隆中元祭的放水燈,也能躍上國際舞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