爐火純青的琉璃精工技藝,連日本都得向他取經!工藝中心稱他為:「臺灣玻璃工藝的創始人之一。」

編碼:00020
單位:許金烺玻璃藝術工坊
文化:玻璃藝術
保存人:許金烺
文/劉玟秀 圖/劉玟秀

 

許金烺作品風格強烈,具濃厚的地方風采。

 

許金烺的工作室位於新竹市普天宮旁,環境幽謐,遠離塵囂。當我抵達工作室時,許金烺正專注地打著電動,聽到太太的招呼聲才轉過頭來,露齒一笑。

 

「電玩遊戲是我的靈感來源之一,」許金烺靦腆地笑,指著其中一個玻璃櫃,裡面典藏了一系列以電玩角色為主題的作品。「我的創作題材全來自生活,靈感就是身邊的故事。」

 

許金烺現場示範如何燒製玻璃藝品。

 

 

從玻璃工廠小學徒 躍身國際大師

 

早在日據時代開始,新竹便因玻璃原料矽砂的蘊藏量豐富及盛產瓦斯,而被視為玻璃產業基地,產量曾經是台灣第一。隨著工業逐漸轉型,新竹玻璃由工業朝著附加價值更高的工藝邁進,而許金烺是其中一人。

 

從工廠學徒躍身國際大師,許金烺一踏入玻璃界即展現過人天賦,16歲時便成立個人工作室,推出系列創作,更帶動新竹玻璃創作風潮。他的作品風格強烈,具濃厚的地方風采,精細的工法更備受國際矚目,其著名代表作〈臉譜〉及多項作品均受新竹玻璃工藝博物館典藏。

 

「很多人問我,會進行玻璃創作是不是因為喜歡玻璃,但其實一開始只是為了錢。」許金烺笑笑,他表示,13歲時進入玻璃工廠擔任學徒,為的就是貼補家用,但因為學習能力佳,燒製技術很快便超越工廠師傅。「在操作時,我漸漸發現玻璃的其他發展可能,於是便開始嘗試不同的技法,開始自己做研發。」

 

16歲那年,已累積相當多作品的許金烺決定成立個人工作室,專注於作品創作,研發出玻璃火熔細工雕塑,更首創「玻璃動物」──將玻璃造型延伸至動物等多元化造型,同時帶動了新竹玻璃藝術熱潮。

 

許金烺的名氣很快便傳遍各地,但他並不因此而懈怠,在1996年時決意轉換跑道,投入琉璃創作。「朋友不看好,認為琉璃創作沒有發展空間,」許金烺回憶:「但我認為,任何人、任何東西都有自己的發展空間及可能。」

 

從玻璃細工轉往琉璃創作,不到兩年的時間,許金烺便受邀至日本參加瀨戶國際玻璃展和兵庫縣加古川琉璃珠藝術個展,2001年更獲邀至日本參加國際玻璃年會現場教學示範,為台灣第一人。

 

許金烺神情專注。

 

 

玩創藝術 靈感不絕

 

「我喜歡玩新的東西,就是要跟別人不一樣!」許金烺眨著閃亮亮的眼說。也因此他很快地在國際間有了知名度,曾應邀至紐約、巴黎與日本參加玻璃藝術展,更於2000至2006年應聘為日本全國玻璃製作協會的指導老師。

 

許金烺更首創「實心雕塑」法,如今在玻璃界被廣泛應用。「實心雕塑」為一種玻璃塑形技法,加工時以左右兩手各持一實心玻璃棒,不斷於火焰中旋轉,利用點、拉、熔、切、壓等手勢使其塑形。

 

除了精細工法外,許金烺作品的一大特色為將玻璃藝術「落實在地方」,呈現濃厚的本土風采,作品風格多樣、色彩豐富。他的創作素材主要來自生活週遭,如:農漁林牧、風土民情、廟會民俗等,「當我到台東時,就將珠光鳳蝶化為琉璃珠;當我聽完嘉義的觀音故事時,就創作了這個觀音大士。」他利用玻璃創作記錄台灣各地的文化。

 

許金烺認為,藝術是個人對美的觀察,更重要的是將自己融入其中,讓感覺釋放。因此他時常鼓勵學生,多觀察、多體驗生活的每一刻。

 

如果玻璃創作只是讓人看不懂的藝術品,那可就失去了意義。許金烺近來不斷推動玻璃產業升級,將玻璃生活化,透過琉璃珠精細小巧、容易把玩的特性,做成飾品、吊飾、耳機塞等。

 

迷你花瓶精巧細緻。

 

「更重要的是,讓玻璃跟上時代!」許金烺展示其設計的「迷你花瓶」,大小僅一根手指頭大,設計理念來自於現今社會多為小家庭,居住空間狹小,「迷你花瓶」精巧細緻,既不占空間又能美化環境,只要插上幾根小花朵便讓房間有煥然一新的感覺。

 

透明澄淨的玻璃茶杯。

 

許金烺也利用玻璃燒製了晶瑩剔透的沾水筆,筆桿在燈光下散發著絢麗光芒,顯得十分夢幻。此外,他用玻璃設計了玻璃茶杯,在杯底鎔鑄一朵小楓葉,由於杯體全為透明,所以唯有將杯子擦洗的乾乾淨淨,才能看清楚杯底的楓葉,「這樣才能提醒自己常保乾淨!」

 

看似懷錶的菸灰缸。

 

菸灰缸內部。

 

許金烺接著拿出外表看似如鑲有名畫的懷錶,打開才發現原來是菸灰缸。許太太笑說:「煙灰缸弄得這麼美,多浪費!」許金烺抬眉道:「抽菸也要抽的有格調呀!」

 

融合了藝術與生活,許金烺指出:「玻璃製作成本低,附加價值高,無毒又環保,發展空間極大!」未來,他預計推動「珠寶玻璃」,讓玻璃成為既時尚又珍貴的素材。

 

 

退居幕後致力傳承 徒弟遍布南北東西

 

「天涯若比鄰,有的來自恆春,每周花超過六千元的交通費來到工作室學習;有的來自嘉義,每周搭火車、騎腳踏車往返;也有來自基隆和宜蘭的。」許金烺的學生來自台灣各地,不畏辛勞奔走新竹拜師學藝。

 

身兼新竹市風城玻璃藝術家協進會理事長,許金烺不遺餘力推廣玻璃藝術,除在工作室開班授課外,亦在各大學及社區推廣,全力投入培育玻璃人才的工作,「台灣玻璃發展起步已經太慢,這不過是剛開始,未來的發展空間還很大!我年紀大了,該退居幕後當推手。期望年輕的一代能繼續努力,讓台灣的玻璃成為世界舞台的焦點。」

 

許金烺及其太太伉儷情深。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