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開兩千年工藝考古謎團

 

說起考古,大家可能直覺會聯想到「碳14考古」、或近年興起的「水下考古」等,以科學式的調查、分析進行的考古方法。我們也是,這回出門採故事前,真沒想過考證古史也需要「工藝家」的參與啊!且聽行員娓娓道來……

 

 

時間回到二千年前,秦朝名將蒙恬的愛用筆以「蒼毫」為名──根據《中華古今注》的記載,蒼毫筆乃是以「柘木」為筆桿製作而成;然而,歷來許多學者都對此抱持疑問,認為柘木應為「枯木」,只因二字太相似(字跡潦草?)而導致了誤傳。

 

「我覺得我做毛筆的,應該要有使命感!」由於多數學者並不了解毛筆的特性與製作需求,陳耀文身為故宮毛筆技術顧問,便承擔起「讓蒼毫筆再現」的大任,為爭議還原真相。

 

「再現」說起來容易,實際上可真是件大工程──除了查證古籍,師傅還央請熟識的草藥郎中帶他入山,「光是那筆桿就讓我找了半年!」尋尋覓覓,才在五股觀音山見到柘木身影。

 

柘木終於到手,細細探究之後,師傅發現多數柘木內部中空,與竹子相似、都具有「虛心」的特質,塞入筆毛相當方便;倘若換做一般的實心枯木,古時候當然也沒有任何機械工具可以幫忙鑽洞,「哇~那一支就要挖很久了!」他笑著說到。

 

 

當年的蒼毫筆,極可能就是「以柘為管」──行員最初聽了也感到懷疑「會不會太簡單了?」;但仔細想來,若回歸爭論的根本,所有工藝不都源於真誠人性嗎?

 

 

 

走進文化金庫‬‧繼續未完的故事→樂「挑」其中 陳耀文造筆造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