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光生活百態 理事長葉寶春專訪

編碼:00009
單位:晴光商圈促進會
文化:條通歷史
保存人:葉寶春
文/陳菱萱 圖/張均谷

 

51歲的葉寶春從小就一直居住在晴光商圈裡,原是一位美容院講師,因為醫美和開架式化妝品的快速發展,使得傳統美容院的工作環境改變,於是她便離開了這個行業。現在她則是擔任晴光商圈促進會的理事長。

 

第一眼看見她時,葉寶春感染力十足的笑容與星期天早晨的太陽一樣,格外溫暖,也令人放鬆,粉色上衣與灰色淑女帽襯托著她開朗、親切的氣息。隨著她的步伐走入家中,映入眼簾的是牆壁上曾與學生合作、推動晴光商圈的文宣,能夠清楚感受到她對於推廣晴光商圈的不遺餘力。

 

「如果晴光沒有歷史、沒有文化的話,那饒河夜市算什麼!」葉寶春堅毅的眼神、沉穩的口氣,娓娓道出每個在晴光商圈裡平凡卻迷人的生活點滴,每一個故事對她來說都是深刻的寶藏。

 

晴光商圈的生活一角。

 

 

因應居民生活型態  連結商圈脈動

 

葉寶春表示,晴光商圈的居民有一個特性,因為商圈生活機能發達,不太需要離開平常的生活空間,居民買菜等生活行為多為固定路線,所以如果跨出了原本熟悉的生活圈便很容易迷路。葉寶春回憶起兒時,有一次到朋友家吃蛋糕,只是走了一條跟平常不同的路而已,她就在返家的途中迷路了。

 

對居民來說,食衣住行育樂都能在晴光商圈被滿足,這裡就像是一個安全的秘密基地一樣,若居民走出了基地,外面的世界反而如偌大的叢林,容易讓人慌了腳步。更有趣的是,大部份的居民都在附近工作,他們同時是住戶也是商家。因此,當地居民佔此商圈消費人數的百分之七十,延伸出商家配合著左右鄰居的生活作息,而較晚才開始營業的現象。

 

丁香豆花為晴光商圈中的老字號冰店。

 

 

居民文化背景多元  社區包容性強

 

因為歷經了日治時期、國民政府、美軍顧問團及外籍移工進入的各個階段,這裡的居民來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但文化的差異並不影響他們相處,社區的包容性強,形成了一個高度信任的社群網絡。

 

這樣包容與信任性強的居民文化,在過去託人從國外帶商品回來販賣的制度中可見一斑。葉寶春打趣地說:「以前的人不會換匯率,羊咩咩符號(日幣)就直接改成台幣符號來賣了!」 在戒嚴時期出國並不是常態,只有從事貿易工作或有需求至國外考察者,才較有機會出國,所以居民並不太了解幣值的換算,即使事實上是以高價買回商品,但彼此並不會特別斤斤計較,最後藉由這樣的形式變向成為了大家一起分攤能出國者在機票和住宿上的花費。

 

也正因為居民間多元文化的背景,這裡的人常因口音上的不同,鬧出了很多諧音上的趣事。曾經有個居住在這裡的美國人,當著大家的面前向一位台灣女生說:「你真的真的很胖誒!」 居民們都用疑惑的表情看著那個美國人,心裡想著怎麼會有人這麼沒禮貌。而那個台灣女生也不客氣地回他說:「你更胖!」後來居民才知道其實他想說的是「棒」,而不是「胖」。所以類似這樣可愛的笑話便點綴著他們的生活。在這裡,文化的異同雖然互相碰撞,卻也閃耀著居民之間的溫柔與體諒。

 

於福利麵包店中稍作休憩的教會修女。

 

 

居民生活型態 深受政府政策影響

 

在地居民的生活,除了和晴光商圈黏著度高以及對於不同文化的包容力強之外,也常常受到政府政策的影響。

 

以八大行業為例,陳水扁在擔任台北市市長時,鐵腕實施了「首都掃黃」的政策,使這裡的酒店業績剩不到三分之一。而原本因酒店聚集所帶來的人潮消失後,連帶也影響到周圍店家的生意。

 

葉寶春家中的鵝肉店,便受此衝擊,一天原本可以賣出七八十盤鵝肉,掃黃後生意大不如前。除此之外,也因平行輸入 (註:商品雖未經由正式代理商進口,卻是合法的貨品,一般俗稱水貨。)以及1979年開放國人出國觀光後,居民有了更多的管道來取得國外的商品,因此,託人代買的制度便不再盛行。

 

對於外地人來說,感受最明顯的是中山北路二段、三段上的移工街。葉寶春在採訪完後,親自帶領我們走進這個生活圈。在移工街上,你可以強烈感受到族群的差異而形成截然不同的街景風光。1992年台灣開放合法引進了外籍勞工,這裡的聖多福教堂成了菲律賓移工或華僑的社交中心,因為宗教安撫了他們在異地生活的不安,也給予了他們面對不如意時所需要的勇氣,所以漸漸地開啟了屬於他們的生活場域。

 

你常常可以看到,明明對街還是你熟悉的人群及語言,但過了一條街之後,便有著專屬於另一個民族的銀行、超市及餐廳,而且沿街有一連串的路邊攤,琳瑯滿目讓人難以一一細數,商品大多是價格低廉與樣式稍舊的衣服、飾品及手機。

 

在此駐留一會後,你會發現這裡是他們的小小天堂,他們自在地用母語暢談著、享用著思念已久的家鄉味、與好友一起購物殺價,朝氣、熱鬧的氛圍佈滿著移工街上的每個地方、每個角落。

 

由葉寶春理事長帶領走入晴光商圈。

 

 

深耕鄉里 對年輕一代的祝福

 

問起葉寶春為何會想要擔任商圈理事長時,令人意外的是,她笑著回答說:「純屬意外!」原來,當初因為爸爸的期許,葉寶春便成為了當時由二十家在地店家所組成的自治會理事長。第一次去市場管理處開會時,她發現摺頁裡竟然沒有晴光商圈的介紹,再加上聽到別人耳語:「因為晴光沒有歷史、沒有文化。」於是她開始意識到保存及推廣晴光商圈的重要性,為了重新認識晴光商圈,她找了以前的老鄰居做訪談,或是收集舊照片來紀錄商圈的點點滴滴。

 

「我一直在想,要怎麼做成一本書來讓居民認識當地,因為很多居民只是把晴光當作一個起床、上班、回來的例行地方而已。而且我也想拍個影片讓從中南部上來的遊客,可以先在遊覽車上對這裡有個概念,形成一個深度旅遊,而不是只是單純的消費而已。」這些都是葉寶春對於未來真切的期望,也是她想為晴光商圈繼續做出的努力。

 

在交流互動中,葉寶春也對我們這次的拜訪感到疑惑,對她而言,過去的經驗讓她覺得外地人因為情感上的連結薄弱,所以呈現的規劃大多很學術而不夠深入,或者沒有考量到在地的需求。但無論如何,葉寶春仍是期盼年輕一代,不管是在自己家鄉或是外地都能有更多更好的發展。

 

結束採訪之後,葉寶春帶著我們走入晴光市場、移工街等地,透過她所訴說的每個故事,讓人體會到在歷史或文化的脈絡變動中,看似不起眼的「那些人、這些事」才是最溫暖動人的組成。葉寶春的正面與熱情,也讓我們提醒自己:在不斷成長之時,也不忘用初衷,溫柔地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事物。

 

 

 

分享到